济南市历城区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突出规划、改革、转型、共富,全力打造融合发展典范区、集成改革试验区、转型发展样板区、协同共富示范区,积极谋划实施“四大片区”,探索出一条具有历城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突出顶层设计,打造融合发展典范区。坚持“系统谋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推动形成资源统筹、产业集群、城乡互动的融合发展局面。
比如,谋划实施港沟街道港九美丽乡村先行区,涉及9个行政村,总面积约34.4平方公里,采取“区政府平台带动、村集体联动”发展模式,走城乡协同发展、联村共富之路,着力构建以芦南村田园综合体为龙头,九村联动的城乡融合试验区、美丽乡村示范区、泉源生态旅游先行区。目前,已完成6.5公里交通环线、2处山体修复、3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工建设港九路拓宽、韩仓河整治两大基础工程,推进五大农文旅项目。
谋划实施荷花路街道“水美乡村”片区,涉及13个行政村、25.1平方公里,重在恢复街道万亩良田,谋划创建1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1个济南近郊农旅休闲农业综合体,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目前,已流转土地3200亩,实施“旱改水”土地综合整治1500亩,建设完成“荷花溪田”农文旅项目,打造朱家庄“村超”足球品牌。
谋划实施唐王街道“种业基地”片区,涉及范围65平方公里,依托辖区种业企业集群优势和现代农业产业基础,积极争创都市种业创新引领区。集聚省级以上种业企业20余家,奶牛优秀种质自主培育与高效扩繁示范基地建成运营,山东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预计年底开园。
谋划实施彩石街道“五朵金花”片区,以彩西路沿线5个村庄为核心,带动全域35个村庄,依托区域内山、泉、林等优质乡村生态本底资源、闲置宅基地资源,重点发展旅游+农业+文创+康养等产业集群,打造省会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突出要素融合,打造集成改革试验区。持续畅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放活农民农村权益,全力推动集成式改革,先后开展农村产权进场交易、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等工作试点。
搭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按照“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的思路,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构建区、街、村三级服务联动运行机制,制定发布10余项操作交易规则和制度,涵盖4大类23项交易品种。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成交1320宗,总金额达6.25亿元,2023年成功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
探索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唐王“种业基地”片区深化“院校+村集体”合作机制,高标准打造山东种业、中国农业大学蔬菜育苗、鸿翔玉米种业3家科技小院,流转30套科技小院储备资源。彩石“五朵金花”片区和港九片区采用村集体有偿收回、社会企业参与盘活等多种方式,收储多处闲置宅基地发展民宿,“山乡后院”入选“山东精品民宿十佳品牌”。
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芦南村17.05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1842万元的价格成交入市,成为全市首宗农地入市项目,直接带动村集体和农民获得净收益232万元,惠及农民人数620人。
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创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土地股份合作、集中托管等多种模式的流转经营。全区新增土地规模化流转面积2万余亩,24个村庄实现整村流转或托管,土地流转率达68.1%,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81%。
突出产业升级,打造转型发展样板区。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创新发展“科农文旅产”,带动城乡产业转型发展。
聚焦现代农业,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唐王“种业基地”片区聚焦种业强“芯”,全力搭建产学研销链条体系。国家级奶牛优秀种质自主培育与高效扩繁示范基地、山东种业集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建设完成1万平方米亚洲单体最大的高标准锦鲤养殖玻璃温室,唐王锦鲤繁育基地成为江北最大的锦鲤产业园区,普朗特脱毒草莓育种育苗基地实现年产脱毒种苗1亿株,年产值3亿元以上,成为全省最大的冬暖式草莓种植基地。
聚焦智慧农业,强化数字科技赋能发展。荷花路“水美乡村”片区依托黄河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园,搭建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利用声光电检测和气象监测田间数据,实现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与省农科院合作建设育种基地,通过记录数据择优确定品种,片区主粮总产量增长15%,集体收入年均增收204万元,实现主粮增粮又增效。
聚焦生态农业,创新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港九片区创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思路,先后完成马家村、石庙村黄寨山破损山体治理工程,治理修复面积达13.44公顷;打造芦南村云台山田园综合体项目,“芦南村的山楂”“楂啤”等特色饮品有效提升附加值,村域成功获评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聚焦文旅农业,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荷花路“水美乡村”片区发布“荷花有品”农产品品牌和“荷花溪田”农文旅品牌,高标准建设观光塔、农业主题公园,打造稻田画、白鹭栖息地等网红打卡地,逐步形成小清河沿线特色体验带。彩石“五朵金花”片区,依托群泉资源,谋划打造“乡村研学游”新模式,策划打造玉河泉山泉网红打卡地,拓展农旅融合空间,推动乡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突出联建共享,打造协同共富示范区。探索“红色劳务”促共富。针对村民所求、市场所需,积极开展村领办劳务公司试点,推动劳务培训专业化。其中,芦南村成立云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先后培养各类新型农民130人次,引导297人次直接就业;朱家庄村依托清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探索形成“政府搭台、支部领办、群众受益”的“红色劳务”新模式,累计培训438人次,介绍就业669人次。
完善产业连接促共富。充分发挥跨村联建形式,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持续打造共富阵地。山东首家“草莓盒马村”和济南首个盒马村落户唐王片区,实现100余家家庭农场、合作社联合体升级,供应链辐射17个村,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万元、农户增收3000万元;同时,依托锦鲤产业园,通过成立党建联合体,带动12个村庄聚力发展,实现年产优质锦鲤1000余万尾,产值达5000余万元。
借力公用品牌促共富。打造“恣在历城”区级公用品牌+街道区域品牌+企业商标品牌三级融合、协同发展的“1+7+N”品牌体系,推动品牌化发展。其中,彩石片区依托“山水彩石”区域公共品牌和乡村赋能电商平台,为42个村集体开通专属赋能店铺,截至目前,交易额突破470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24万元。
深化产权改革促共富。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印发《济南市历城区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截至2023年底,折股量化资产12022万元,量化土地11196亩,18个试点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41家,涵盖农业种植、养殖、休闲旅游等多种业态,实现项目分红1036.7万元。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实习生 禚亦秋 李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