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消息发布以来,被全国各地关注。该《条例》明确“每餐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和班级负责老师与学生同标准共同用餐”,引得网友直呼:浙江上大分!
离法规正式实施的日子——2025年1月1日越来越近,不少浙江中小学食堂正着手改变,不再遵循学生吃“大锅菜”、教师吃“小锅菜”的惯例,全力烧好“一锅菜”。
当师生同餐同食、饭菜同质同享,烧的人、管的人正在做什么准备?师生同吃的这一锅饭菜,又有何改变?
杭州市滨和小学,老师、学生、学校负责人一起吃饭(受访者供图)
如何烧得健康可口
孩子的餐食无小事,牵动千家万户的心。特别是最近全国有的地方曝光出来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和热议。
如何吃得安心,一直是浙江各地学校重点关注的事。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浙江全省已有2338所中小学完成食堂硬件改造升级,后厨流程布局更合理,各类设施更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更到位。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学生正在吃饭(受访者供图)
现在,让孩子吃得安全只是一方面,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
说到吃,“众口难调”是常态,对“05后”“10后”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面对即将全省实行的“师生同餐”,浙江不少中小学总务主任直指其中难点——校园食堂该如何协调孩子和孩子、大人和孩子之间不同的口味和需求,烧出一锅安心又落胃的饭菜?
浙江有的中小学的主厨还在学校支持下,报名当地酒店的大厨培训班,准备趁着寒假,再学几样新菜式、更多新烧法,更好地满足学生、老师的多样需求。
校园食堂新鲜出炉的面包(受访者供图)
虽然餐盘还是那个不锈钢分格餐盘,但其中盛着的两荤一素一汤一水果,已大有讲究。
但找到一位好主厨,不是件简单事。据悉,杭州市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食堂备受师生喜欢的主厨沈森林,是学校给附近各个街道、社区都发出了征集令后寻觅到的。
杭州市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总务主任陈瑞源打趣说,“这是难得的组合”——无论是主厨还是帮厨,大部分都是附近居民,“自家孙辈就在这里读书,个个都会用心去烧”。
厨艺进阶、菜品提质之外,给予更多选择,成了更多学校食堂的改变方式。
浙江中小学大厨正参加厨艺比赛(受访者供图)
丽水2021年已实现全市251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共19万余名师生“同菜同质同价”。丽水市教育局食堂管理负责人说,如今,全市采用“6选3”的模式,学校每天推出6样菜,师生可以自主选其中3样菜为一个套餐。此外,还设置了“加菜”窗口,供有需求的师生选择。
宁波则是“卷”起了自助餐。2023年9月1日起,宁波全市取消了各大中小学的教工食堂,在实现“同样的饭菜、同样的质量、同样的价格”的同时,将好吃不贵的自助餐覆盖率提至80%。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更是把部分点菜权,交给校级“行为规范示范班”,让老师、学生共同参与主菜、配菜、甜点、水果的搭配。“长江的特制菜单上,已有500余道菜,里面都有大家喜欢的菜品。”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吴聪慧说,让孩子为自己吃什么做选择,他们会有被重视的感觉,幸福感也会提升,“吃起饭来不就更香了?”
从学生反馈看,该学校最受欢迎的菜品是鲍鱼蒸蛋、黑椒牛骨,最近提供的水果是新鲜上市的蓝莓、草莓、车厘子……但如此经营,食堂会不会亏本?
学校食堂供给的水果(受访者供图)
不会!杭州市的学校食堂大多有数智手段加持。通过校园“清膳e家”平台,杭州市中小学2627个上线食堂,都采用带量食谱,能一键生成食材采购订单,菜价如果异常,系统还会预警。每个学校每样菜品采购多少、每笔钱花在哪……全部清清楚楚,再加上全方位的监控系统,全程监督食堂后勤人员的规范操作。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试运行以来,该平台数智预警成效比较明显,各学校食堂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改进。
如何同标准共同用餐
其实,在立法前,浙江便有不少学校烧的是“一锅菜”,有的直接取消教师食堂,实行“师生同餐”。
杭州市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师生同坐一桌,学校负责人也跟着一起吃(受访者供图)
杭州市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自2022年建校以来,一直实行“师生同餐”制,学校就没设置过教师餐厅、没给老师另起过炉灶。
最近,记者走进校园里那个亮堂的千人大食堂。只见身着蓝绿色校服的学生们,以班为单位,挨着老师,热热闹闹围坐在长桌旁,咬一口油亮的冬笋烧肉、嘬一口热乎的牛骨萝卜枸杞汤,边吃边聊,小脸都是红扑扑的。
“陈老师!”在食堂转角,一个低年级男孩更是熟稔地喊住陈瑞源,大声“状告”班里分到的几块破皮披萨饼“不好看”,举着餐盘要“找后厨爷爷换”,一经许可,便风风火火跑没了影。
“吃到可口的大家一起赞;吃到不满意的,孩子向我们现场反馈,两年来已经成了习惯。”坐在学生中一起就餐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
杭州市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自2022年建校以来,一直实行“师生同餐”制(受访者供图)
如此学生、学校负责人、班级老师一起吃饭的情景,将在《条例》正式实施后,出现在浙江更多的中小学食堂。
其实,早在2019年,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便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提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还应建立家长陪餐制度。
“同餐一直是把好校园食品安全关的重要方式之一,浙江一直在推进。”浙江教育界人士表示,“这次‘师生同餐’写进《条例》,算是再一次强调了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浙江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社会行政法规处处长路国连告诉记者,这次浙江通过立法回应社会关切,总结实践经验,在《条例》中规定,实行集中用餐的学校,每餐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和班级负责老师与学生同标准共同用餐。目的是让学校负责人和老师,通过陪餐,更加直接直观了解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也是倒逼学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的刚性规定”。
“《条例》在规定陪餐制度时,还进行了反复论证,综合考虑了各方因素。”路国连强调,《条例》没有强制要求学校所有教职工与学生同标准共同用餐,只是要求学校相关负责人和班级负责老师陪餐,“2025年1月1日正式实行后,学校应当根据《条例》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可以安排学校负责人和班级老师以轮流陪餐等方式,确保法规条款落到实处。”
“当然,《条例》鼓励和支持实行集中用餐的学校,所有教职员工与学生同标准共同用餐。”他补充道。
杭州市滨和小学,老师、学生、学校负责人一起吃饭(受访者供图)
同餐背后,实质是一种风险共担的关系。丽水市教育局计财处副处长徐琳说:“通过协同监督,从而实现校园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的‘最大公约数’。”
采访中,各大中小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老师在其中的角色,更像是敏锐的“发现者”和“监督者”,为学生更快、更好地发现问题、反映问题。
如何更好管住小饭桌安全
守护校园餐桌安全,陪餐、同餐是一种督促方式。但根本上,还是要树立食品安全源头思维,让陪餐制进化为完善、长效、科学的常态化管理机制。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学校制作的精美餐食(受访者供图)
作为把控校园食品安全关的重要场所。《条例》也明确规定:学校食堂实行明厨亮灶,公开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学校应当建立家长代表对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制作的现场监督制度。
近年来,浙江依托省域食品安全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用智慧监管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学校食堂实现了100%运用“阳光厨房”实施线上巡检,食品安全量化等级100%达到B级以上,大宗食材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100%全覆盖。
为进一步确保安全关、监管关、营养关,浙江各地中小学在不断摸索、完善。
作为“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校”,早上6时,天还蒙蒙亮,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食堂里,食堂师傅、家委会的家长代表便已就位,师傅负责将当天到校的食材过秤验收、抽检农残、登记入库,家长则在一旁,查证索票、全程监督。
食材,来自市教育局公开招标中标单位;检测,由学校聘请第三方,在食堂设立食品检疫检测中心,每日对每样原材料进行农药残留等对应指标检测;校级家委会清廉督学部每月还会随机进行3次抽查。
第三方在食堂设立食品检疫检测中心,每日对每样原材料进行农药残留等对应指标检测(受访者供图)
杭州市滨和小学则是搭建了家长参与监督的机制。最近,家长林女士在女儿的强烈安利下,申请来学校吃一次食堂的饭菜。
“食材新鲜、味道清淡不寡淡,食堂是真的下了功夫。”林女士直言,“师生同餐、家长参与,‘饭菜到底怎么样’这个问题,大家共同关注,这是一个良性互动。”
共同守护小饭桌上的大安全(受访者供图)
“学校管理者要有‘吹毛求疵’的责任心,时刻绷紧校园食安这根弦。” 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曾公开强调,在实践中,要赋予每位陪餐人员相同的权利,普通老师、家长都有渠道过问校园食品安全链上的各个环节,允许他们把每个疑问一究到底。
“看上去都是吃的问题,背后蕴含的更是教育提质理念。”丽水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真正实现同一个食堂供餐、同一个窗口打菜、同一张桌子用餐,最主要的是观念的转变。
小食堂、大民生,办好学校食堂,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潮新闻 记者 谢丹颖 姜晓蓉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