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虹约申美——刘海粟与两代上海美专绘画作品展”在朱屺瞻艺术馆举办。展览以“两代上海美专发展与海派美术传承”为主题,分为“虹口弄潮”“艺海传承”“再起新航”三个板块,展出45位艺术家的53幅绘画作品,首次从虹口角度出发,打量和解读上海美专这个“新兴艺术策源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参观展览

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美术专门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原上海图画美术院”),在1912年诞生于虹口区,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后迁至江苏南京成为了“南京艺术学院”,这也是人们口中的“第一代上海美专”。而在1960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重新创办,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所正规的高等美术院校,延伸为如今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虽然第一代上海美专与新上海美专没有任何行政上的关联,但是新上海美专无论是其专业教师的教育背景,还是海派艺术的教学理念,却与第一代上海美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上海美专就是第一代上海美专的继承和发展。此次展览,正是展现了这两代上海美专的历史交汇,也是上海乃至中国美术教育史中的一段难忘记忆,梳理了百年来海派美术的演进以及两代上海美专蕴藉牵连着的人文余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用手机拍下刘海粟画中的黄山盛景

本次展览一大亮点,便是上海美专创始人、“新兴艺术策源地”的重要奠基者刘海粟先生8件代表性作品的亮相,其中有刘海粟先生不同年代分别用油画和国画表现的黄山盛景;1955年创作的《洞庭渔村》4米长卷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海粟作品《上海庙会》

刘海粟先生之女刘蟾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这几幅画作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谈起将印象派绘画与中国写意画法相结合的那幅《上海庙会》,她回忆道:“这是父亲1962年在上海龙华创作的,你看他的用笔手法,这么多的人物并没有很具象的表达,而是用笔触把庙会很热闹的形象表达出来了,通过画面连人们当时的情绪都能感觉到,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艺术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家刘蟾

刘蟾告诉记者,在上海美专112年的风雨历程中,一路走来有艰辛也有辉煌,父亲作为老校长,在教学生涯中,他坚持告诉学生,在绘画上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性格,这也是上海美专精神的一种传承。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的弟弟陈逸鸣在展览现场也表示:“刘海粟创立了上海美专,建立了全新的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也为培养出大量美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家陈逸鸣(其左侧为陈逸飞先生画作,其右侧则为孟光先生画作)

展览中还有一副素描画作——陈逸飞创作于1975年的《孟小莉肖像》,而在这幅画一旁的则是他在上海美专的恩师孟光先生的画作,这样的布展堪称巧妙。陈逸鸣告诉记者,孟光先生此次展出的这幅油画是他第一次见到,十分得意外,了解后才知道这幅画是由他的女儿提供的,而陈逸飞作品《孟小莉肖像》中的主角,则是孟光先生的另一位女儿,“纸张已泛黄,颇具年代感,孟小莉也是一直将这幅画视为珍藏。”不得不说,这幅素描,是陈逸飞在用恩师所教的“上海式素描”,向恩师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家陈家泠

这次参展的画家之一陈家泠先生始终感慨于上海这篇土壤的摩登、时髦、不拘一格,才让自己的画风以及教学风格善于吸收各方文化,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得以海纳百川,这才造就了上海美专在上海这座城市根基上创造辉煌的可能性,“这次的展览不仅是感恩前辈对大家的教育鼓励,更是对新一年的展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有部分作品是从上海美专名家的后代家中借出,弥足珍贵;有的作品还是第一次公开展出,如陈秋草、张充仁作品,经多年珍藏从仓库中取出,宛若打开了一部尘封的历史,颇具研究价值。

本次展出会持续到2025年1月12日,市民可以前往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朱屺瞻艺术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