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公布重量级研究结果,一架编号为“MD-19”的高超音速宽域飞行器展示在大家面前,完成了从飞行机动到安全降落。

说起宽域飞行器,就不得不提此前在展览中亮相的“MD-22”,根据官方的介绍,这款重达4吨飞行器,最大航程8000公里,最大速度7马赫,距离美军所谓的“1小时打遍全球”只有一步之遥,完成“2小时”打遍全球已经是绰绰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鸣镝-22】

当时很多人没有把这个过于科幻的概念当真,但现实却证明了,我国的宽域飞行器已经有了相当可靠的版本。

有人可能会好奇,什么是高超音速宽域飞行器?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能在大气层内外高速穿梭的航空器,在军事上,它可以在几乎任何条件下展开行动,这无疑是一个强大的战略工具。

这些飞行器不仅具备恐怖的速度,还能适应从低速到高超音速的宽广速度范围,换句话说,它们既能像飞机那样灵活飞行,也能像火箭般迅速冲刺,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军事应用自不必多言,我们都知道,一个快速响应机制对于现代战场有多么重要,高超音速飞行器赋予了军队迅速打击、侦察甚至战略投送的空中能力。

而在民用领域,未来或许我们也能坐着这样的交通工具,享受短短几十分钟的洲际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天飞机概念图】

当然,这样的尖端技术背后有着无法忽视的技术挑战,首先就是热防护问题。试想一下,当飞行器速度达到高超音速时,与空气的摩擦会产生极高的温度,这就要求飞行器拥有最先进的热防护系统,比如耐高温材料和创新冷却系统,以确保它在极端条件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推进系统则是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大难题,传统的涡轮引擎在如此高的速度下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催生了如超燃冲压发动机这样的新型推进技术。

接下来还有材料科学、控制与导航系统的挑战,每一项都是向着未知领域的探索,难度可想而知。

在军事领域,高超音速宽域飞行器无疑是一柄“利剑”,以中国的“鸣镝”飞行器为例,其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快速反应能力、突防能力及战略威慑上。

首先,它可以显著缩短从发现目标到实施打击的时间,提高战略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飞行器可以全球到达,进一步增强国家的全球影响力和战略威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公开飞行测试画面】

我们甚至可以畅想一下,若该技术能够转化为可投入实战的“轨道轰炸机”,那么传统轰炸机的地位将面临挑战,有网友开玩笑称,这是在和轰-20“抢饭碗”。

由此可见,对于中国来说,“鸣镝”飞行器不仅具备显著的战略价值和军事用途,更在维护主权和国家安全上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