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起西伯利亚,大部分人可能会想到寒冷,但这片土地到底有多“冷”,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刺骨寒风那么简单。
很多人对西伯利亚的了解仅限于天气预报中,经常会提到的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儿的冬天长达七个月,气温能低到零下70℃。
或许有人会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能有什么可怕,我们的东北也很冷,在家里猫个冬不就挺过来了?
可在西伯利亚,“穿厚点”这三个字根本就不能解决这里的问题,想要熬过这里的冬天,是一场硬碰硬的生死较量。
西伯利亚到底有多冷?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能不能效仿我国东北搞出火热的冰雪经济?
冷得熊都懵!西伯利亚的冬季生存法则
毫不夸张的说,西伯利亚的冬天是人类文明的极限测试场。零下70多度是什么概念?用热水泼向空中,会瞬间变成冰晶消失无踪。
这样的极寒,别说人类,连野外生存能力比我们高不知道多少倍的动物,也得掂量着来。
面对西伯利亚的寒冬,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生活策略可以总结为一个字:屯。从吃的到烧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屯起来的。
居民在入冬前就得开始储备上千斤的粮食和上百罐腌菜。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乡土情怀,西伯利亚的冬季户外环境太恶劣了,供应链完全靠不住。菜窖和咸菜坛子里装着的仓储,虽然味道谈不上多好,可是一旦雪大封路,这些物资就是正儿八经的救命粮。
腌菜已经成了西伯利亚人人都会的生存技能。菜叶、根茎、肉类,只要能保存的都能扔进盐水罐头里封存。当地人对这些腌制食品的依赖,堪比北欧人对三文鱼的感情。
就算没有任何调料开罐直接吃,也能让他们感到温暖,没有什么比赛冰天雪地中吃上一口腌菜更显得幸福了。
如果说腌菜是“口粮担当”,那么柴火就是“热量担当”。在西伯利亚,一个家庭过冬需要提前准备整整一个月的木柴。
在西伯利亚砍柴,也同我们固有意义上的砍柴不是一回事,冰封的地表很难刨到树根,积雪覆盖的森林让人寸步难行。
可即便如此家家户户都得咬牙坚持。对他们来说,木柴堆的高度,几乎决定了他们能否熬过这个冬天。
在如此寒冷的冬天,任何现代科技都只是摆设,电池和发动机根本就抵挡不住如此低的温度,一旦车辆熄火可能得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才能继续使用。
所以驯鹿到现在也依然是西伯利亚人不可或缺的生存伙伴。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资源的延续。冬天的驯鹿可以在苔原中寻找苔藓,这项高端的技能是驯鹿可以在极寒中获取食物的法宝。
有了驯鹿,人们可以在雪地中穿梭,也能捕获更多的资源。这种人与驯鹿之间的默契早已延续了几百年,成为当地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只不过现在的气候变化让西伯利亚的驯鹿,迎来了艰难的生存危机,由于气候变暖,以往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偶尔会下上几场冻雨,苔藓会在冻雨的覆盖下形成冰层,驯鹿找不到食物就会饿死。
工业污染更是让苔原的生态系统日渐恶化,牧人们的生活空间不断缩小。
人们是该反思一下了,温带和热带的发达国家毫无节制的浪费着能源,缺给远在千里之外的西伯利亚带来了足以改变原始生态的恐怖变化。
如果说西伯利亚人的冬天,是残酷的命运抉择,那我国东北的冬天就有那么点戏剧性了!
玩转寒冬的东北人
东北的冬天同样严寒,但从“熬”到“玩”,东北人硬是将寒冬过成了节日。
东北的“猫冬”文化,其实由来已久。每年十月,农忙一结束,家家户户就开始为冬季储备物资。
白菜、土豆、大葱成了存在菜窖里的主角,腌酸菜、做咸菜更几乎是每家的传统。
酸菜缸里往往能装两百斤酸菜,没有什么仇怨是一锅猪肉炖粉条解决不了的,铁锅炖也成了东北寒冬里最暖胃的美味。这些传统习俗形成了东北特有的带着烟火气的文化符号。
时代的发展并没有让东北的猫冬文化成为历史, 火带来了更多新鲜的符号。
冬天是社区生活的“黄金季节”,扫雪、搓苞米、凿冰捕鱼,有条件的还能上山套兔子。一些做针线活、搓烟叶的传统手艺,也在这段时间里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近年来,东北更是将传统猫冬文化与现代冰雪旅游巧妙结合。去年哈尔滨凭借南方小土豆这几个字火遍了整个旅游圈,冰雪大世界每年都吸引了数百万游客。
一座座冰雕和雪雕在夜色中流光溢彩,让人流连忘返。春节假期期间,黑龙江省接待游客超过千万,实现了超百亿的旅游收入。这不仅让寒冬成为了“忙冬”,还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长春同样在冰雪经济上深耕细作。从莲花山滑雪场到冰雪新天地,各类冰雪项目层出不穷,丰富的滑雪娱乐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
周边的农家乐、民宿和交通设施也因为这些项目焕发了新活力。如今的长春,靠着冰雪旅游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已经接近六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千亿元,给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了地方经济的“新引擎”。
东北人用“玩”和“热”打破了寒冬的寂静,冰雪资源成了东北的“金山银山”,这背后是一场从文化到经济的成功转型。
有人或许好奇,我国东北都可以把冰雪竞技玩出新花样,那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比东北丰富多了,他们有可能也开放旅游这一新项目吗?
在我看来实在是有点难!
西伯利亚为何难燃“冷经济”
首先来说,西伯利亚的地理条件实在是太“硬核”了。冰雪旅游虽然需要冰雪,但至少要对冷有一个基本的限度。
所以西伯利亚的冷和东北的冷不是一个概念,东北的冷可以冷天热玩,
西伯利亚的极寒天气则上升到危及生命的层级。
零下五六十度的低温不是普通保暖装备可以解决的。
正如前文所说,在西伯利亚外出需要裹上几层厚衣服,车子一旦熄火就会被冻成铁疙瘩,手机根本就不可能在零下几十度的户外挺过几分钟。
对比东北的“冻人不冻心”,西伯利亚的冬天实在是太难以亲近了。而且从基础设施上来讲,西伯利亚没有像东北一样,背后有基建狂魔做后盾。
西伯利亚的交通状况实在太糟糕了,根本就达不到旅游开发的最基本要求。大多数村镇依靠有限的公路和铁路线连接,很多地方一旦下雪就完全封闭,只有马力大的雪地摩托才能勉强通行。
没有便捷的基础设施,游客根本就没有前去游玩的渠道,就算是心中向往也没有办法落到实处。
所以东北的交通网络,就成了西伯利亚人心中的白月光,哈尔滨、长春等地的交通网络发达,高铁、航班应有尽有。游客可以迅速抵达冰雪景区,享受滑雪和冰雕的乐趣。
而且俄罗斯人也没有像我们对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眼光,西伯利亚的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在是太重了。
由于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业公司,对这里进行了毫无节制的开发,土地和水源都被大面积破坏,苔原地区的驯鹿牧群数量逐年减少。
水银污染更是危及牧人的生活。许多驯鹿牧人不得不离开故土,连本地人都逐渐流失了,我怎么可能让游牧文化旅游成为热门呢?
所以东北让猫冬文化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背后站着的强大国家,以及同步发展的整个社会经济。
只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让当地将传统农耕文化和冰雪娱乐结合起来,通过推出“冰雪+民俗”的旅游模式。我们这些游客也才能体验滑雪刺激的同时,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温暖。
西伯利亚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
倒也不需要那么悲观。作为全球冰雪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西伯利亚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苔原、北极光、驯鹿文化本身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当地政府可以来我国东北取取经了,至少可以尝试发展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建立适应极寒环境的温暖酒店和度假村。
通过保护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娱乐项目,滑雪、狗拉雪橇和冰钓这样的项目对于游客来讲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结尾
从西伯利亚到东北,冰雪塑造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面对极寒靠顽强生存,一个则在寒冷中挖掘出无限的经济潜力。两地的冬天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缩影。
不管西伯利亚是否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冰雪发展之路,但至少我国的东北已经在冰雪经济要推动下让寒冬变得充满希望。
无论身处何地,面对寒冷总会有不同的答案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