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国民党军发动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胡宗南完成其人生中唯一的大胜,攻取延安,占领了陕甘宁根据地的绝大部分。

我们熟知的论调是,党中央本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战略观,主动撤出了延安,在陕北坚持转战,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其实陕北转战绝非一言两语能说得清。复盘这场关系甚重的战斗,拥有优势兵力的蒋介石,一度把握着绝对主动权,并曾有机会一举击破陕甘宁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

那么,蒋介石的优势是如何丧失?我党我军又是如何扭转局面的呢?

一、诡异的“延安悖论”

众所周知,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政治心脏,延安周围只有1万多野战军。即使后来彭总受命组建西北野战军,整合了部分地方武装,总兵力也才2万出头。相比其他四大解放区(东北、华东、晋冀鲁豫、晋察冀),兵力最少。

用最少的兵力保卫最重要的地区,我们姑且称之为“延安悖论”。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面临的军事威胁却一点也不比其他解放区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中有胡宗南集团约15万人,西北二马手中约有兵力10余万人,北面榆林尚有邓宝珊的一万余人,总兵力约25-26万,足称劲敌。尤其是二马,战斗力十分强悍,其作战风格一定程度上还对机动能力不强的边区部队构成克制。

就是这样情况下,1947年年初面临胡宗南集团日益紧张的威胁,中共中央还不愿从山西调太多部队保卫陕甘宁。

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战役战术层面考量,这确实不太好理解。要找到答案,必须从战略上审视。

几大战略区中,陕甘宁区的人力物力、工业体系都是最薄弱的,只有区区200余万人口,几乎没有工商业,全靠农业。抗战时国民党政府掀起反共高潮,1940年停发边区政府经费,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56%的收靠外援和国民党财政,骤然间停发后,一度发生粮荒。党中央不得不从野战部队中抽出一个旅在南泥湾实施屯垦。

这种自然条件,与其他任何一个战略区都无法相提并论。以华东解放区为例,其面积虽与陕甘宁差不多,但人口多达2400万,拥有一定工商业基础,农业更是得天独厚,可以支撑长期战争所需。

所以陕甘宁在战略上价值,虽然也很重要,但与工业领先的东北解放区、地处华东之首的华东解放区、控扼华北屋脊的晋察冀、晋冀鲁豫二区相比,无论人力物力还是军事地理形势,都是等而下之的。

我军力量在内战之初并不是很雄厚,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必须把重心放在争夺相对更重要的战略区域上。是以中央在经略东北时,舍得一口气派出十万干部,对政治心脏延安却舍不得多留一点兵力。

说到这里,捎带着讲一句题外话。中央大概对当时几大战略区,是有一个排行榜的。东北是毫无疑问的榜首,华东次之,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又次之。东北需要兵,就从苏中和山东抽,山东解放区几乎把115师发展起来的骨干部队全部调空。中央需要开拓大别山、挺进外线,就不惜把晋冀鲁豫主力大部调走。

所以说表面上看来,就形成了所谓的“延安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