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前,曾有3个师5万余人的神秘军队,陆续从中国开到朝鲜,这就是后来世人熟知的“朝鲜师”。

这支曾在中国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受过血与火锤炼的生力军,被朝鲜领袖金日成同志寄予厚望,朝鲜人民军的17万主力军,就是以这5万"朝鲜师"为基础扩建的。

不过有人兴奋,有人清醒。朝鲜师并不像金日成所想得那样战无不胜,其内部也有一些隐患。早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大半年前,我东北军区送朝鲜师回朝鲜时,就在其内部编纂的资料中对三支朝鲜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

大概这些问题并没有通报给朝鲜党的同志。70余年后回望这段史料,不得不赞叹,东北我军的战略水平、战略眼光,在当时的东北亚着实是独一档的存在。

一、五万朝鲜师的由来

朝鲜师顾名思义,这些部队的官兵都是朝鲜人。那么何以有数万朝鲜人加入中国军队,这支朝鲜师在朝鲜战争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朝鲜师的由来,渊源要从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说起。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后,不断向朝鲜半岛殖民,大量朝鲜人沦为难民,逃往中国东北。

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后,野心极度膨胀,企图把朝鲜人世代祖居之地,彻底变成大和民族的土地。日本推行“日人移韩、韩人移满”的战略,继续扩大日本人向朝鲜半岛移民的幅度,同时驱赶大量朝鲜人向伪满洲国移民。

据统计,截至1945年日本投降,在东北的朝鲜人已达216万人之多。数十年背井离乡、有国难回,朝鲜人对日本帝国主义充满了切齿的仇恨。20世纪30年代中共在东北开展抗日斗争,大量朝鲜人加入东北抗联,涌现出许多高级指挥员。

金日成抗联第一军任师长。抗联第一军参谋长李红光,牺牲于抗日斗争中,是朝鲜人在东北牺牲的级别最高的。第三军政治部主任金策、第三军第一师师长李福林、第六军第一师师长马德一、政治部主任徐光海等人,都牺牲在白山黑水之间,用生命谱写了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抗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的光辉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联时期的金日成,前排右二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不少朝鲜人,在长久的战斗中与中国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选择留在中国。比如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郑律成,他也是朝鲜人,他谱写的《八路军进行曲》慷慨激昂、气势雄浑,后来成为解放军军歌。王震称赞其为“当代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的作曲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抗战结束后就返回朝鲜,但不久后又回到曾经战斗过的中国,并加入了中国国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律成与夫人丁雪松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十万大军挺进东北,在中共东北局的领导之下,在中国东北坚持抗日的朝鲜族武装力量大部分继续留下来,与解放军一道参加战争。

后来新中国与朝鲜为何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和联系,并非我们单方面支持了朝鲜,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朝鲜人同样也为我们作出了无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