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8日上午,巴西里约热内卢,G20峰会,一个中国声音获得全场最持久、最热烈的掌声——
“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这是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
这是“中国经验”又一次收获世界瞩目,这是中国“三农”又一个高光时刻。
2024年的世界,愈发变乱交织。
俄乌冲突久战未歇,中东战火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增速放缓,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低于疫情前十年的均值;全球饥饿水平持续居高不下,食物不足水平回到十几年前;包括美、俄、印、日在内的全球70余个国家、约42亿人口在2024年经历了属于各自的选举季,政见各异、路线相左,其间的复杂博弈让即将结束的一年仍有诸多悬念。
在这样的“乱云飞渡”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望顺利实现,而中国“三农”更是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这一年,各地深学细悟“千万工程”经验,万千乡村成为“中国梦”升腾的地方;
这一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菜篮美,果篮香,生猪行业历经非洲猪瘟疫情和价格周期性变化考验,“浴火重生”;
这一年,中国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继续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坚定前行,“弱鸟”先飞、高飞,筑牢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部;
这一年,中国顶住了压力,守住了底线,“风景这边独好”,“三农”功不可没。
稳字当头:大国“三农”的确定性坚如磐石
12月13日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一句“相信大蒜做梦都想不到,竟能对美国产生‘极大威胁’”,上了很多媒体的标题。如此荒诞的说法,居然来自一位美国国会联邦参议员,称中国产大蒜对美国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小到棉花、大蒜,大到中国产无人机、电动汽车,被美国扣上“国家安全风险”帽子的中国产品越来越多。我们不惧无中生有的“污名化”,却也能从一点一滴中体会到少数国家的“逆全球化”,感受到全球产供链面临的丝丝寒意。
《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要克敌制胜,不能寄希望于别人不来攻击,而是要依靠自己坚不可摧的实力。
“我反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应对风险挑战,不仅要稳住农业这一块,还要稳住农村这一头。”
大国领袖深切洞察全局、把握大局。当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确定性,中国经济要迎风破浪,“三农”是基础,是潜力,是兵法中所恃的“不可攻”,也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我们所恃有的最大确定性。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一年来的“三农”足迹,“稳”字当头的深远谋划清晰可见。
大国粮仓如何才能仓廪丰实?“种粮户不能吃亏,有钱赚,才有种粮积极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我在农村插队时,扛麦子都不能换肩,换肩抖一下,麦子就会掉下来浪费了。现在粮食损失有不少在机收上,要改进机械,避免粗放作业。”——春耕时节入三湘,夏收夏管走齐鲁,14亿多人的“中国饭碗”是丝毫不可动摇的“国之大者”,要良田、良种、良技、良法、良机一起上,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在节粮减损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
现代化农业向何处发力?“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新动能”“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抚稻穗、进果园、看蔬菜,一次次脚沾泥土的考察中,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完善。
农民应当生活在什么样的乡村?“多少钱一份饭菜?”“一定要可持续”“父母在家里操持得好,儿女在外面打拼得好,下一步就是把孩子培养好。我特别关注‘一老一小’这个重点。”“引洮供水工程建得很好,要多抓这样造福人民的工程。”——点滴民生事,挂怀领袖心,进食堂,看村卫生室,乡村是农民的家园,要用一件件实事撑起农民的幸福感。
基层治理如何增进民生福祉?“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不能形式大于内容,表面大于实效。形式主义少一些、真抓实干多一些,矛盾也会少一些,实绩也会多一些。”——进村部,寻村情,无论是勉励基层干部再加把劲,还是关心基层减负是否到位,都是为了让党员干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因为“我们共产党就是干这个的”。
行一处,走一地,进一村,入一户,心中牵挂着农民,时刻关注着振兴。
2024年,作为“稳大局”的乡村振兴,特点在于“全面”。这个“全面”,是五级书记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的“全面”;这个“全面”,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协同推进的“全面”;这个“全面”,是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水平共同提升的“全面”;这个“全面”,是城市和乡村彼此交融、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全面”。
从国家视角看,乡村振兴唯有“全面”,才能在物质上、精神上、生态上、治理上给中国式现代化底数最大、面积最广、积淀最深的支撑。从乡村视角看,为农民而兴、为农民而建是乡村振兴真正的时代内涵,而“人”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亿万农民和广大农村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正是这一底层逻辑,答好了中国这艘巨轮在风浪叠加中,稳健航行的关键一题。
变动不居:乡土中国因“流动”而活力无限
2024年9月14日,三趟复兴号动车组从广东梅州、广州和深圳三地同时发车,风驰电掣之间,老区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粤北山区一步迈入融湾入海的新征程;两个月后,山城重庆的沙坪坝兴隆场团结村汽笛高昂,第十万列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穿行亚欧大陆,驶向莱茵河畔。一进一出间,中国乡村与繁华世界光影交织、共融互通。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唯有“流动”才可以实现价值。
当社会普遍陷入对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普遍缺乏安全感时,人们会倾向于把增收的货币储存起来而不用于投资和消费,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将“流动性陷阱”的本质归结为“信心”或“预期”问题。
“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当国内经济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国经济的精彩并不逊于往年。
前三季度,铁路、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3.8%、19.1%,跨区域人口流动量490.9亿人次,同比增长5.4%。
11月,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有云南阿者科村、湖南十八洞村等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数量最多的国家。至此,中国入选“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全球最多。
淄博烧烤、“尔滨”冰雪、山西“小西天”,2024年的中国,从不缺少“爆点”和惊喜。它们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它们堆叠出整体经济的积极态势,像一朵朵激昂的浪花,在变动不居中汇聚起乡土中国的经济大潮,以农业农村稳步增长的消费和投资需求,稳住“内需主导、消费引领”的经济新特征。
细观这份宝贵的“流动”,起笔于七年前的乡村振兴战略,早已开始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地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宏大格局搭建起巨大基座,支撑着、成就着“流动中国”的精彩华章:
我们用战略后院的坚不可摧应对可能遭遇的“短兵相接”——1.4万亿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国家统计局传来丰收喜讯,我国粮食高位再增产,总量突破1.4万亿斤。丰收的背后不仅仅是粮食,全国累计建成10亿多亩高标准农田,能够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300马力级混动拖拉机样机成功研制,丘陵山区拖拉机在西南地区实现推广应用,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超过220万台(套),农机是“沃野里行走的计算机”,“芯片”已经开始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最壮实的“筋骨”。
我们用大国民生应对需求不足的压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过渡期的第四年,中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25个省份,超六成监测对象已经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真正实现了“扶上马,送一程”。脱贫人口务工的就业规模达到3301.6万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守家在地的“乡间工坊”,逆流入乡的“数字游民”,都让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较去年同期缩小0.05。农业农村既是坚实的供给侧,也是工业产品、城市文化的广阔市场,与城市共同形成充满活力的动态系统。
我们用绿色中国应对发展方式的转型——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的第三年,江豚开始“在江中嬉戏”;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完成了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锁边”;最新数据显示,在粮食连续二十多年丰收的前提下,我国耕地平均等级比2012年提高了0.35个等级,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提升2.7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向绿而行”,意味着我们有能力满足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同时适应生态资源的刚性天花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更重要的是,我们用“千万工程”经验改变万千乡村。学用“千万工程”,呼应农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农民的生活环境在不断改善,民生实事在一件件办实。欠账逐步补齐,长板持续发挥,“村跑”“村超”“村歌”“村钓”“村舞”“村T”各类“村”字头活动“破圈”乃至“破国际”传播……村潮涌动、大地流彩,蕴藏着千年文化与海量资源的乡村一经激活,新场景、新业态、新手段迅速涌现,乡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潜力、强带动、可持续的特点,长期以来“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突破口。
不是没有困难。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民群众尤其是脱贫群众的增收面临现实挑战;市场消费乏力,肉牛牛奶价格持续走低,整个行业形势严峻。强调研、稳政策、精准帮、合力扶,“一揽子”政策迅速响应,多赚一点,少亏一些,用持续的发展解决暂时的问题。
风物长宜放眼量,“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有了坚固河床,才有大江大河的奔涌向前。我们一步步夯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中华民族构筑起一座坚如磐石的“三农”底座。
以进促稳:广阔天地在百年变局中大有可为
深秋时节,行走在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的蔬菜长廊,连片的甘蓝郁郁葱葱,如同绿宝石镶嵌田间,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
站在两个大局历史性交汇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悟“乡村振兴这个大课题”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纵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倒排工期,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剩下十年多时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从“三农”内部来看,发展起来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我们的产业在升级中与国际产业“正面相遇”,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必然会形成传导效应,对我们的产业、农民的就业和工资性收入产生影响;国人食品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资源环境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如何从土地上获得更多更好的食物,需要现有生产力的持续突破;城乡加速融合,仍有1.7亿农民工“漂”在城市,尚未充分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乡村人口红利逐渐收窄,农村老龄化人口快速增长,养老压力增加,这些都是时代发展中不容回避、必须攻克的难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将迎来“十四五”的收官之年。2025年的中国“三农”,该如何从曲折跌宕的历史进程中认清时代的给予?又该怎样拿出百倍的勇气和智慧,应对现实的挑战,“闯”出一番“三农”新局面?
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出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鲜明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
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目标。在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大环境下,越是要在“稳”的基础上全力推动“进”,也要通过“进”来确保实现“稳”。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的深意。
“稳”,始终是农业农村最大的贡献。要全力以赴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的丰收;要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盯住每一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这两条底线,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安全、发展安全,要永远放在首位,“稳抓”“抓稳”。
但“三农”的未来必须要“进”,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扑面而来,人工智能正在深层次系统性地改变着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作为生存产业、基础产业,一旦被他人占据先机,其风险不敢想象。
“三农”领域的新质生产力,需要有“进”的力量突破:“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数千年农业古国必须以庞大的产业底座与最先进的生物科技、航天技术、深海远航、巨型机械进行跨界面的无缝对接,而这对“三农”内部高质量的劳动力、精细科学的管理体系、畅通无阻的要素流通机制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抢占农业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大国小农与现代化大农业的有机联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留给我们的窗口期并不长。
“三农”领域的体制改革,需要有“进”的力量推进:种粮农民的收益如何保障、粮食产销区的横向补贴机制如何实现、青山绿水的价值如何“价格化”、兼顾多元主体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机制如何调节、农民如何在常住地获得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这些问题都已经提上了改革日程,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
广袤的天地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给想干事、会干事的“三农”人留足了能干事、干成事的空间。干字当头,也要谨记农村从来都是个慢变量,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动能转换,对于城市而言可能是快速推进几个项目,对于农村而言却可能是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
这就要求我们以“守正创新、破立并举”的改革精神,统筹考虑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维护多数人利益,也要关心少数人利益,坚决不能把农民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这也要求我们以“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方法论,做好“上下贯通”,既要完善顶层设计,打好政策“组合拳”,又要发挥亿万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加速度”中解决好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用一件件务实有效的小事叠加出民生厚度。
诸多原则的背后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那就是“以人为本”“以农民为本”。只要坚定地守住“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发展农民的民主权利”这条价值主线,乡村的全面振兴就必然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也必然会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筑牢一个全面、全域、全员的稳定基石。
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第14个发展规划的寒暑磨砺,我们的民族正在经历现代化之路的风雨洗礼,当种种不确定性推开发展机遇的大门,时代也在向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在这个“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的时代里,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创造更加宏阔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执笔:郭少雅)
图片:新华社
监制:侯馨远 编辑:袁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