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现在所站的梅雨亭,就是101年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二赴仙岩,‘惊诧于梅雨潭的绿’的地方。让我们试着以同一个视角,来品读散文之美,找寻‘女儿绿’的梦境吧。” 梅雨潭是瓯海仙岩的一处名胜,因朱自清的散文《绿》名声大噪。近日,温州日报新一届的50名小记者,在市优秀教师、小学语文老师张弛的带领下,踏上了一次特别的文学研学之旅。
跟着课本去研学,寻着大先生的足迹,带着文字的诗情画意,徜徉于青山绿水间。小记者们拾级而上,隔着百年时光,与朱自清先生展开对话,亲身感受这片惊艳了散文大家的梅雨潭之美。正如同散文中写的那样,“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小记者们循“绿”而至。“在这烟雨缭绕的环境中,梅雨亭、梅雨瀑、梅雨潭就像仙境一般。顺着流水下来,瀑布的水流得太欢,显得在潭面上溅起的水花就像小小的梨花花瓣,可真美呀!”三年级小记者张络淇惊叹说,“我想当年的朱自清先生也是被这幅美景所深深吸引。”坐在梅雨亭里,广场路小学小记者胡雨昕一边听着水流撞击岩石的哗哗声,一边欣赏着飞速坠下的水柱,说:“这些白花花的水柱好像一位魔女垂下的白头发。梅雨潭的水面碧绿碧绿的,像一个巨大的玉盘。”
梅雨潭的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梅雨潭的绿是“女儿绿”,而不是“男儿绿”“婴儿绿”?作者说什刹海的绿太淡,虎跑寺的绿太浓,西湖的绿太明,秦淮河的绿太暗,为什么他要写其他地方的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散文出发,张弛引领小记者们带着问题,去欣赏梅雨潭。通过品读散文,欣赏美景,小记者们纷纷踊跃回答。在百里路小学小记者苏鸿乐看来,梅雨潭的绿和周围的绿叶、青苔、青草的绿都不同,这是一种奇异的绿,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绿可以比拟,“我用中国画颜料也调不出如此奇妙的绿。”“梅雨潭的绿是清纯透亮、无与伦比的‘女儿绿’。作者将梅雨潭与其他地方的绿作对比,是为了突出它在作家心中与众不同的地位。”小记者戴和乐说。
研学活动最后的任务,是为梅雨潭设计一个徽章。小记者们拿出彩笔,发挥想象力,在纸上涂涂画画。“我用了很多绿色,因为散文中强调了梅雨潭是深深浅浅的绿”“‘梅雨绿’很有名,所以我在徽章上设计了‘天下第一绿’的字样”“我画了石头,因为梅雨潭附近有许多摩崖石刻”“我刚刚在梅雨亭上看到了葫芦宝顶,所以在画亭子的时候点缀了3颗宝珠”……有趣的“徽章发布会”上,各组小记者争先发言,向大家展示梅雨潭徽章的设计理念和对散文之旅的感想。
结束收获满满的梅雨潭寻绿之旅,上陡门小学小记者姜智文在笔记本上写道:“被无数文人墨客追寻的梅雨潭,如今已成为中华瑰宝,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梅雨潭,欣赏梅雨潭,探寻它的美!”
记者:卓 扬
编辑:瞿含张
二审:曾云毕
三审:林 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