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固原50万亩冷凉蔬菜喜获丰收,菜心、甘蓝、芹菜、辣椒、花菇等热销全国各地,全产业链产值预计超45亿元

不久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公布的结果显示,固原市成功入选“自然城市”平台名单

短视频带火了深山里的小村庄,2024年旅游旺季,杨坪村的游客量翻了一倍,民宿爆满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邹欣媛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区,呈南高北低之势。历史上的固原曾林草茂密、田野肥沃,商贾往来、络绎不绝。自宋代之后,由于气候变化、战乱频繁、乱垦滥伐等多种原因,固原逐渐成为“缺青少绿,十年九旱”的苦瘠之地。

而今,宁夏固原市加速提升产值,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优质产品“走出去”;装扮绿色“颜值”,让城乡发展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挖掘文旅潜能,逐渐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产业“破圈”焕活力

11月,寒冬时节,六盘山下的温室大棚里却一片绿意盎然。这里的冷凉蔬菜正准备错峰上市,抢占冬季市场。

“2024年,我种植了2300多亩冷凉蔬菜,预计全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比2023年增长50%左右。我们的菜品相好、长势好、味道好,不愁卖。”隆德县联财镇联合村种植大户王安民说。

像这样的规模化冷凉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在固原有100余个,其中有10个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供基地。当地还形成了原州区城郊蔬菜、西吉县高原芹菜、隆德县冷凉露地蔬菜、彭阳县越夏辣椒等冷凉蔬菜种植“四大片区”。

2024年,固原50万亩冷凉蔬菜喜获丰收,菜心、甘蓝、芹菜、辣椒、花菇等热销全国各地,全产业链产值预计超45亿元。

“固原实现高质量赶超式发展,潜力在农业。”固原市委书记滑志敏介绍,当地正在探索“内外兼修”提升特色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既对内在规模、标准、品质、技术、品牌上做文章,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也对外“走出去、请进来”,多形式、多渠道对外宣介。

冷凉蔬菜的快速发展,是固原产业“破圈”发展的一个缩影。

记者在位于原州区的雪川农业集团生产车间里看到,沾泥带土的马铃薯变成小包装薯条只需45分钟,这些经过深加工的马铃薯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卖活牛到卖牛肉产品,一家食品加工公司在泾源县建成的两条十万级无尘车间生产线,生产的精分割肉、牛肉丸等近百种牛肉深加工制品,2024年有望突破2000万元销售额;沙特一家食品公司登门拜访原州区自热食品企业,邀请协助产品研发,目前这些在国外生产的自热饭菜,在沙特高铁上格外“圈粉”。

如今,在全国多地举办的农文旅系列营销活动上,由固原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组成的“最强推介阵容”频频亮相。固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荣说:“现在只要有大型展会,我们就主动出击,争取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固原优品’,为固原农产品敲开广阔市场的大门。”

2024年,固原加快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特色产业,依靠科技创新,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在彭阳县的一个植物栽培室里,智能LED光源可以模拟太阳光谱,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期,精准调控光环境要素,为植物定制专属的“光配方”。在“暖动力”的作用下,幼苗成活率增高,所育植物具有叶片大、根茎粗、产量高等优势。而安装了设施农业智慧补光系统的大棚,每亩可增产约20%。

越来越多优质农产品乘着直播电商、线上销售的东风,源源不断走向全国。“我们已入驻各大短视频平台,每天直播成交额在十五六万元,2023年产值达到9000多万元。”宁夏伊鑫瑞肉制品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瑞军说,近年来,公司大力发展线上产业,打造出固原市最大的牛羊肉产品电商交易平台。

临近年终,固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六盘山冷凉蔬菜、牛肉、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品牌亮相2024《中国品牌十年路》报告发布会;2024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6%,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倍;接待国内游客1263.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56.28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9%和7.3%。

  拉满“绿色”进度条

不久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公布的结果显示,固原市成功入选“自然城市”平台名单。

这意味着,固原,这个曾经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历经几代人的植绿,终于摆脱了荒凉与贫瘠的阴霾,再现“林草茂密、田野肥沃”景象。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固原市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分别达16.07%、87%和96%,近三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1%以上。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隆德县下决心解决黄河三级支流渝河的跨界水污染问题。隆德县水务局副局长高亮介绍,为让清流重现,全县加大源头治污力度,关停关闭污染企业,铺设排污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一系列治理措施增强了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六盘山“绿肺”“水塔”得到守护。

现在,六盘山下成了很多人的首选旅居目的地之一。距离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到两公里处,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于幽静中开辟了一片热闹场域。避暑纳凉的游客流连忘返,前来写生的美院学生络绎不绝,篝火晚会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谈天说地。

初冬晨曦时分,雾气缥缈灵动,丝丝缕缕,于山谷间、树林中蔓延;山麓民居若隐若现,流水潺潺,时光仿佛凝固。这份自然馈赠的绝美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诉说着六盘山下的独有魅力。

“山村民宿、农家乡味、特产好物,农文旅融合让冶家村‘鲜活’了起来。”冶家村党支部书记马万红这样说。

好山好水不仅能长树长草长庄稼,还能“长”出钱来。前不久,彭阳县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晁永福亲眼见证了家乡发生的新鲜事:2024年9月12日,彭阳县完成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的首单签约。

作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出让方,彭阳县盛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与宁夏雅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交易水土保持碳汇3.6万吨,总金额111.6万元。交易收益,将反哺彭阳县县域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

“干了这么多年水利工作,从没想过有一天‘好水土’也能‘变现’。”晁永福介绍说,这次交易的碳汇项目位于彭阳县王洼镇李岔小流域。

从2000年开始,当地连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用23年时间实现水土保持率80.68%。经测算、核证,该流域从2002年到2023年的水土保持碳汇总量为9.3万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金额可达300万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广场(2024年7月30日摄) 毛竹摄 / 本刊

  创新发展入人心

如今的六盘山下,有一群实干、会干的年轻人追赶时尚浪潮,带领乡亲们创造乡土特有的品质生活,曾经贫瘠的土地不断生发出诗意和梦想。

在云南举行的“携手新农人·共创好生活”2024快手三农生态大会上,宁夏彭阳县城阳乡杨坪村党支部书记张玮,获得“十佳区域影响力达人”称号。

铺地膜、围鸡舍、红梅杏防冻技术培训……在杨坪村当了四年村支书的张玮没有想到,自己仅仅是把乡村日常拍成短视频发在网上,就在短短数月内吸引了一众粉丝关注点赞。

“我们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最开始就是想吸引更多人来村里旅游。”张玮说。杨坪村两委班子成员几乎都是“90后”,还有一名“00后”。年轻人敢于尝试,说干就干,大家建了一个工作群,叫“一群人干一件事”,用短视频展示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短视频带火了深山里的小村庄,2024年旅游旺季,杨坪村的游客量翻了一倍,民宿爆满。

“正在成长的年轻人,是未来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思维活跃点子多,善于主动去想去干。我们创造更多机会和他们交流,当好‘引路人’,为年轻人提供更大的舞台。”固原市委书记滑志敏说。

如今,固原父老乡亲的日子也变得“时髦”起来。

隆德县城乡公交车开通惠民服务,把快递“顺路”送到村中,让村民在村小卖部就能收发快递。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奠安乡张田村村民张红利和妻子告诉记者,他网购的工具、配件,妻子买的衣服、化妆品,下单后三四天就到手了。

隆德县神林乡杨野河村的“老饭桌”已坚持运行7年。66岁的杨世荣笑着说,到这里变着花样吃,日子“美得很、攒劲得很!”。

近年来,回到家乡创新创业的固原青年越来越多。曾经从事涉外工作的马亮,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22年,他回到宁夏,来到西吉县将台堡,在短视频平台用混搭“纯正英语”解说和影视大片音效,重构这里的质朴乡村生活。

记者问:用英语诗意表达家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马亮说:“这片土地,值得我深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