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拙。
上周我打开某书,搜索贵阳旅游建议,第一条建议就是:别来贵阳。
因为那几天是贵阳一整年最不好的天气。
我置之不理,嘴角上扬,和火柴咔咔收拾行李。为啥不是好天气,我还屁颠颠去?因为要见的人太重要,不是你们想到的任何一位作者,而是50位小朋友——他们等我去上课。
课堂上,我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跟他们分享《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这部漫画,还有漫画里能让孩子保护自己的知识。
组织这场特殊课堂的,是贵州龙里县民政局、北京华宇公益基金会及贵阳市聚爱助学公益中心,指导单位有贵州省的民政厅、省人民检察院及省妇女联合会。
我到的第一天已经是深夜了,朋友说,孩子们已经在问了,北京的老师啥时候到?
没想到第二天他们给我上了一课。
我从来没想到现在的孩子,知识面涉及到那么广,考虑的问题会那么深。
学校在贵阳旁边的县城龙里,建在半山腰,教室是公开教室。我和火柴本来想先给大家介绍天才捕手上刊发的各种职业故事,没想到马上有小朋友举手,说要讲讲自己将来想从业的事。
我一看,前排的,长得贼乖,明显成绩挺好一小男孩。
我从小就对这样的小朋友来气,因为哪都不如人家,如今我长大了,终于有机会“报复”了。
我把话筒递过去,我以为会得到一个宇航员科学家那样的标准答案。他说法医。
我说啥,没听清。他说法医,解剖尸体的那种。
我问为啥啊,他拽起我的话筒就开始讲自己看过的法医故事。从发现尸体开始,讲到法医如何追踪线索,再到凶手的人格测写与真实的内心感受。我被这五年级孩子硬控了一分钟——我还想来给大家讲故事呢,但他讲得也不赖啊。
给孩子们好不容易介绍完天才是做什么,火柴和我肯定得给孩子们借着《少年法庭》这本漫画,讲讲如何让孩子们保护自己的方式。
但其中有个知识点,是真的很不好讲,我一度犹豫怎么开口。
该如何告诉孩子们,除了陌生人以外,身边人也可能是伤害他们的人呢?甚至在极端的案例里,都会发生父母伤害儿童的事件。
我只能借着咱们作者法医刘八百的故事,跟孩子分享知识。去年八百记录了一系列亲密关系里的命案,其中有几起就是因为人生失意,离开世上时还企图带走孩子的父母。
我尽量用最缓和的词汇讲。讲完我很沮丧,因为看到台下那么小的孩子们就感到彷徨,他们才10岁,要听多少故事和知识才能保护自己到成年?他们真的能意识到身边的危险吗?
下一秒我的疑问被推翻,因为孩子们给我讲的故事总结了知识点,他们毫不回避地说,任何身边亲近的人来伤害自己,他们都要第一时间报警。就算对方是老师,是爸妈。
那一刻我松了口气,因为又一次确认自己记录残酷的现实故事是有意义的。
平时我们在天才公众号上,隔着网络见面,看到值得警醒自己的现实,总结避免受伤的方式,在留言区里大家互相分享。如今这一幕发生在了贵州的一所小学五年级班级里。
我们这次带着天才的故事和漫画,参加的活动全名不短,以至于我都要找华宇基金会的朋友问问才能回忆起来,叫法保少年行龙里站。你看到这个“站”字,大概就会了解到他们的这一路路程了——这样的活动,将来要开遍全国。
我问这个组织里的朋友,你们做这个事儿,成就感来自哪?
她说常年陪伴着孩子们,偶尔听闻他们的生活因我们的参与变得更好的一瞬间。
我和火柴听完以后沉思了挺久,我们过去的理解里,保护孩子的活动更多是在防止他们不受伤害,如何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呢?但我们很快就体验到了。
给五年级的学生们上完课,我们开始接触初中生,这堂课是火柴以自媒体人的身份去上的↓
这堂课的特殊之处是,各个和保护少年相关的职业,都上台自我介绍,不止有我们媒体人,还有警察,民政和校长。我们介绍自己可以在孩子求助的哪个环节出力。
我们是稍后发言的,排在前面的职业者们,都讲了自己保护孩子相关的经验和故事。我想,我和火柴能做的是他们的最后一环,就是记录这些大人的善意,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这堂课的后半节,是我们作为职业者,回答孩子的问题。初中生的提问超出我们意料。
他们问,自己是个内向的人,适合从事媒体人这个岗位吗?
我们平时在面试时才会碰到的问题也在这堂课上出现了。
火柴跟他们探讨了青春期性格的多变,分享自己过去也是个内向的人,但如果热爱一个工作,投入进去以后,就会忽视某些个性带来的隔阂。
提出这问题的是几个男孩,我惊讶于他们在如此小的年级就规划以后,且关注点是那么精准——遇到一个职业,先感受自己内心的兴趣,再提问工作细节适不适合自己。
回到北京后,我看着书柜里天才已经出版书,有医生警察律师检察官法官和传奇人生。
我第一次觉得太不够。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张我在教室里拍的照片,当时给5年级的孩子们,发了我们的新书。
其中就有那个说要做法医的男孩,他答应我,看完故事以后如果觉得喜欢,长大就来天才捕手当作者,给你们写故事看,给将来那些孩子写故事看,让更多人也喜欢他喜欢的职业。
说不定将来又有一个孩子说,哇,这个职业好酷,去试试看。
用记录传递兴趣和志向,周而复始,这是一种伟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