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群友在讨论:
“中国有没有哪家企业,既能赚钱,又有极高的社会声誉?”
思来想去,大家想到了胖东来。
就说去年吧,它原本只打算挣2000万,结果到年底一算,挣了1.4个小目标。
图自界面新闻
今年形势更好。
根据最新统计,2024年胖东来销售收入将突破150亿,同比去年增长40%。
考虑到它在全国仅有13家门店(11家位于许昌,2家位于新乡),单店盈利能力相当惊人。
除了能赚钱,胖东来的社会声誉还一直很不错。
早在1996年,他家老板于东来就因为爱国义举上过央视。
当时正值台海危机,对岸仗着有美国航母撑腰,疯狂挑衅大陆。
那年,胖东来还是一家普通的烟杂店。看了新闻气不过的于东来带着自己辛苦开店攒下的2万块钱来到北京,希望捐献给国家造航母。
碰巧央视记者在马路上遇到他,就把他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
1999年,胖东来盈利1700万,拿出了1000万给员工当分红,成了河南有口皆碑的明星企业。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它吸引了不少商界大佬的目光。
五年前,华为把它当作研究案例,做过不少专题研究。
十年前,雷军、马云就去这家超市“朝圣”过,还发微博夸赞于老板懂经营。
互联网上,喜爱针砭时弊的网友对它格外偏袒,几乎每个平台都少有恶评。
有时候,大家还会不厌其烦地用亲身经历告诉你,胖东来为啥讨喜:
最夸张的是,每当日用品行业曝出质量问题,他家的商品就会被消费者横扫一空。
羽绒服是这样。
卫生巾也是这样。
尽管胖东来并没有自营的卫生巾品牌,也没有专门检测卫生巾的实验室,可大家就是相信他家的品控,所以在知名卫生巾品牌集体塌房的时刻,赶紧跑来囤货。
即使于东来因为“妄议”彩礼陷入公关危机,网友们依然会自发站出来,为他正名。
把质疑他的大编小编们,怼得两眼发黑:
这家企业仿佛时刻“都有人罩着”。
此处的“人”,既指东来的粉丝、下沉市场的消费者。
又有万千自称“牛马”的普通百姓。
无数专家、学者分析过胖东来成功的原因。
脉络本身并不复杂:
1、它有自己强大的供应链。
早在2001年,胖东来就和洛阳大张、南阳万德隆、信阳西亚三家零售商,组建了“四方联采”。这些公司在采购过程中会一起向供货商压价,这样就能控制采购成本。
2、它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小城中产,致力于为那些有消费能力的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购物体验。久而久之,高端客户的信任和购买欲就慢慢被它“俘获”了。
所以,你会看到胖东来里不仅有物美价廉的小商品,还有黄金珠宝,以及标价三万以上的高档红酒。小城“婆罗门”们或许当下不会买它,但在有需要的时候,就会下意识想到胖东来。
3、经过多年努力,胖东来已经把自己升级成了城市综合体。
在它的大楼里,你不仅能逛超市,还能吃饭、看电影,收获品质生活一条龙服务。
在城镇化狂飙、GDP两位数增长的年代里,只要能开起一家综合体,就不愁赚钱。
这些都为胖东来的崛起打好了基底。
在商言商,赚到了钱,才有机会谈让利和分配。
而它偏偏就把这两点做到了极致,甚至极致到有点“反人性”。
它愿意给顾客让利,通过精益求精的服务,对顾客的需求相当上心。
所以,你会在他家看到别家超市里没有的景象:
服装不仅标着面料、成份,还标着进货价和毛利率; 冷冻柜上面挂着防低温硅胶手套; 食品边上配着放大镜,方便大家看清生产日期和配料表; 果切陈列4小时后打八折,6小时后打六折,8小时后下架报废。
用他们员工的话说,这叫“我们不是把商品销售给顾客,而是把幸福传递给顾客”。
它更愿意给员工让利:
他们的保洁员,最低月工资能拿到税后7000; 周二强制闭店休息,全员工资照发,因为公司希望所有人多陪陪家人 ; 所有员工一年有10天“不开心假”,只要你觉得自己今天心情不佳,立马就可以申请休假,而且管理层必须批准; 如果你正常工作却被无故指责,公司会发放5000元以上的“委屈奖”给予精神补偿。 胖东来所有员工每天工作6-7小时,一线员工每周单休,全年假期90天,管理层每年休假约150天。 不搞加班文化,员工到点必须下班,休息时间不允许给员工打电话。
光凭这几点,就足以在舆论场上配享太庙了。
所以,当于东来这几天发文说,公司未来几年要让员工每年休假40到60天,每周工作36小时内,一众网友朝着要搬家到许昌,应聘胖东来。
别人谈狼性,他谈人性。
别人实现了原始资本积累,就想着降本增效、扩张上市。
可胖东来的策略却是,拿出95%利润回馈员工,激发他们对于公司的主人翁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这有点先富带后富的意味,有点像大国企时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非常通三统了。
有人说,宣传员工待遇只是于东来自我营销的一环。
我觉得吧,评价这事还是应当论迹不论心。
这年头谁不宣传自己?
可谁又敢随便出来营销自己的员工福利?
不管是生意噱头,还是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确实以实际行动给劳资市场传播了正能量。
而且还是那种最务实、最打动人心、不浮夸、不比烂的正能量。
翻了好多篇专访,我发现于东来很少公开谈经营的术,讲的都是经营的道。
有人建议胖东来不要神化自己,以免“站得越高,摔得越疼”。
他的回应却很佛系,说是就想着按自己的方式来做企业,“做得好了就多花点钱,做得不好就少花钱,做不下去了就关门”。总之,不能损害员工的权益,也不能干违心的事。
有人质疑,他帮忙改造步步高、永辉超市,会为自家超市培养竞争对手,到底图什么?
可他却说,这么做有意义啊。做一个“布道者”能推动更多企业家去思考“化敌为友”的意义:
“胖东来的很多自有商品在家里面一下子就能卖没了,比如这个啤酒,但帮扶之后,胖东来至少要拿出50%的配额,分给步步高和之前的12家企业,现在加上永辉,可能又得拿出20%、30%。 我觉得就算拿出100%,也很有价值,可能一年少挣了1个亿,但是唤醒了千千万万的企业家走向美好,这个价值不是一万个亿、十万个亿这些数字能衡量的。”
这些话在“大卷之世”显得非常另类,又带着乌托邦式的格格不入。
试想他如果事业无成,旁人肯定会哂笑这些想法,吐槽他“单纯”、“活该会输”。
毕竟,从读书到工作、生活,我们已经习惯了内卷式竞争。
以至于一边咒骂内卷,一边顺应内卷;
一边喊着累,一边时刻做好“上阵搏杀”的准备。
忽然遇上个不卷的人,还真有点不习惯。
知名媒体人秦朔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盛赞胖东来。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长期呼吁奋斗精神,但中国商界,实在太卷,卷过了。 高盛最近的一篇报告指出,2024年一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和锂电池的产能分别达到全球需求量的200%和150%。在光伏、新能源车、钢铁和工程机械行业中,超过50%的供应以零或负现金利润率运行。 无节制地追求大,严重过剩,疯狂内卷,不断降价,人人自危,导致不少行业里的企业,基本都处在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 这样做产业,做企业,是不是已经进入了弊大于利的内伤阶段? 我写胖东来,是因为它如一股清流,能带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在零合博弈的思维模式下,部分企业坚信卷死别人就能一枝独秀,于是大打价格战,把商品价格越卷越低,最后伤敌一万自损八千,导致全行业都没饭吃。
可反过头来想想,真的有必要这样吗?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靠压榨自己卷死别人,到头来还是会吃苦受罪的。
人类世界不止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一种价值观,做生意也不只有内卷这一条出路。
你看胖东来既不卷,也不打价格战,照样可以门庭若市。
所以,即便世界的常态是智叟多过愚公,我们还是希望各行各业能多几家胖东来。
至少对它少一点凝视、质疑,多一点见贤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