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格外冷,当北风呼啸,冻得瑟瑟发抖时,是时候搬出压箱底的羽绒服了!
窝在羽绒服的温暖里,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羽绒服里有鸭绒、鹅绒,却没有鸡绒呢?
做不了羽绒的鸡毛
鸡毛做不了羽绒,这一点是被国家标准“认证”过的。
根据我国《羽绒羽毛》标准(GB/T 17685-2016),羽毛绒被定义为生长在水禽类动物身上的羽绒和羽毛的统称。其中,标称值为“绒子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称为“羽绒”,标称值为“绒子含量”小于50%的称为“羽毛”。常见种类有鹅毛绒和鸭毛绒。
也就是说,国家标准直接点明水禽类动物身上的才是羽毛绒,而鸡属于陆禽,所以直接被排除在“羽绒界”外。
鸡的演化祖先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南亚地区,那时人类开始驯化红原鸡。红原鸡就是陆禽,擅长在地面上行走,且生活在丛林中,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
而鸭和鹅,以及它们的祖先,都是依水而生的。鸭的祖先是东亚地区的绿头鸭,鹅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亚欧大陆的灰雁,它们都生活在水域附近,如湖泊、河流和海洋等。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特征使其适应水中生活,双足有蹼,善水性,但拙于行走。
那么,为什么水禽类动物身上才能有羽毛绒呢?
这和它们的演化及生活习性等分不开。
鸭和鹅作为典型的水禽,为了御寒,在羽毛下面长出一层细细的羽绒,主要分布在颈部、胸部、腹部和翅膀下等部位。相比之下,鸡作为典型的陆禽,生活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不太需要过多羽绒保暖。
虽说鸡也并非完全没有绒毛,但是,鸡的羽毛生长速度快,更替周期相对较短,想要精准“捕捉”羽绒阶段并不容易,且鸡每次更替时期内鸡绒毛的产量相对较少,所以鸡绒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鸡通常在胚胎期就开始形成绒毛,之后随着逐渐更替为成年羽
此外,鸭和鹅等水禽的尾脂腺发达,能够分泌油脂。
它们会用嘴把这些油脂涂抹在全身羽毛上,这使得它们的羽毛光滑且防水,遇水也不容易腐烂。而鸡的尾脂腺不发达,无法分泌油脂,导致其羽毛遇到水容易腐烂。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羽绒服时,需要对羽绒进行脱脂处理,以去除掉绝大多数的杂质。与此同时,羽绒也需要一定量的油脂来保持其良好的性能——残脂率过高,易使羽绒服滋生细菌,产生难闻的异味;残脂率过低,会影响羽绒的外表结构,降低羽绒羽毛的韧性,容易破碎,进而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然而鸡的羽绒没有油脂层的保护,羽毛的保暖防水性差不说,还有各类杂质紧紧吸附在羽毛之上,难以去除,这使得鸡绒的加工成本大幅度提高。
而且,鸡毛还有一些特殊的味道。鸡作为陆禽,常养殖在室内,过程中可能会吸收一些如饲料的味道或者鸡舍里的味道。但是鹅和鸭作为水禽,生长在水域里,环境比较清洁,它们的羽毛就比较干净,不容易有味道。
又不好用又贵,鸡羽绒自然被人们“抛弃”了。
微观看鸡毛:又硬又稀疏?
前述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鸡毛不适合做羽绒,接下来,我们把“鸡羽绒”以及真正的羽绒放大来看看。
用放大镜观察鸭或鹅的“羽绒”,会发现它们是立体的球状结构,就像一团蒲公英。从整体看,优质的鹅绒、鸭绒纤维是不含羽轴,以绒朵形式存在的半球状纤维结构(如下图左侧)。鹅绒、鸭绒形状大体一致,通常鸭绒的绒朵比鹅绒小(个别大型鸭的绒朵也会很大)。
而“鸡羽绒”(如下图右侧)结构非常单薄,没有绒核。鸡绒以整齐的片状对称排列,过于扁平,不仅成不了绒朵,蓬松性较差,没有支撑力,难以“锁住”大量空气保暖,顶端还“配备”了足以刺穿羽绒服布料的坚硬羽轴,很容易刺穿布料,导致羽绒从空隙中钻出,不适宜用作羽绒服的填充材料。
鸭绒、鹅绒、鸡绒的绒羽结构图
不过,鸭绒和鹅绒虽然没有羽轴,却都有绒核。
鸭绒的绒核宽度0.1~0.5mm,较粗而硬,而鹅绒绒核宽度在0.05~0.4mm,细软而干瘪。所以鸭绒中没有保暖功能的“废物”含量较高。
这也造就了鹅绒含绒量高的优势。
绒朵的主要成分是绒枝,鹅绒不仅含绒量高,单根绒枝的长度也比鸭绒长。
绒枝越长的绒朵占据的空间越大,加上鹅绒纤维绒枝上的绒小枝也比鸭绒长、细、密,使鹅绒纤维支撑作用更强,能将空气“固定”在纤维中,具有更好的保暖性。
所以,时有商家用鸭绒“冒充”鹅绒,2021年,加拿大鹅就因为用了蓬松度较低的鸭绒,但以偏概全地称其产品所使用的羽绒“均含有Hutterite羽绒,这是优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绒”,而遭受处罚。
此处乱入一张鸡尾部羽片的绒丝显微特写,其密度与鸭绒类似,但是以整齐的片状对称排列的,这种结构过于扁平,没有支撑力,不利于保暖。
不过,鸡作为三大家禽之一,虽不配进入羽绒界,却也在羽绒界悄悄占据一席之地。
主要就是鸡毛价格低廉,有些不负责任的羽绒服厂家会把鸡毛弄碎并清洗,然后将短而细的鸡毛混入羽绒服中。这些鸡毛纤维在羽绒行业中被称为鸡飞丝。从外观上,单根鸡飞丝很容易和水禽的羽毛混淆,而且它们都较为细小,只能借助投影仪或显微镜来判断。这些鸡飞丝在烘干后,极易被静电吸附到羽绒绒核中,从而显著提升绒子含量。这样一来,厂家就可以提高羽绒服的价格,牟取暴利。
然而,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危险:这些鸡飞丝容易刺穿布料,让羽绒服“跑绒”。对填充鸡飞丝含量高的羽绒服,采用充绒机充绒,或将羽绒服放入转箱中进行转箱钻绒测试,会发现缝线处有细小的丝状物或白色粉末状物质出现在缝线周围。
且由于鸡飞丝缺少油脂的保护,鸡毛吸收人体汗液后,会变得软塌,在潮湿环境下还容易腐烂变质,引发微生物滋生,导致羽绒服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为保证羽绒服的质量和安全,世界各国对羽绒服的标准都对陆禽毛(鸡毛、鸽子毛和火鸡毛,对我国来说,陆禽毛主要就是鸡毛)有严格的限制。澳大利亚标准甚至在绒子含量85%以上的羽绒产品中,对陆禽毛完全零容忍。
当然,万物都有各自的用途,尽管鸡毛不适合制作羽绒服,但它可以在其他舞台上大放异彩:鸡毛可以被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中,还可以制成鸡毛掸子等清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
做羽绒服这件事,还是交给鹅和鸭吧。
参考文献:
[1]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2016).GB/T 17685-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9)(2021).GB/T 14272-202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付贤文 高晶.(2011).鹅、鸭绒纤维形态结构差异及对保暖性能的影响. 纺织学报(12),10-14.
[4]付贤文.(2014).羽绒纤维集合体的导热分形模型(硕士学位论文,东华大学).
[5]李莹 舒鼎铭.(2013).鸡羽毛发生发育特征概况.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06),1-6.
[6]Zeisler-Diehl, V., Al-Khutabi, E. A. A., Kirfel, G., Schreiber, L., van Echten-Deckert, G., Herzog, V. (2020). Detection of endogenous lipids in chicken feathers distinct from preen gland constituents. Protoplasma, 257(6), 1709–1724.
[7]金绒golddown:陆禽毛被严格限制,“鸡绒”却仍在羽绒制品中瞒天过海
作者:敏敏 陈科蓉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