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险本是努力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的一种重要举措,应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农民为何并不领情?收费又为何如此之难?近期新华每日电讯的一则社会调查带给我们的真相,是否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记者调查发现农民在面对“新农合”从2003年试点时每人每年10元的缴费逐年上涨一直到现在的400元,一下子涨了40倍的现实,确实感到压力之大。(我们江苏盐城大丰已涨到了每人每年500元,也就是说整整50倍),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村干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竟然轻描淡写回答这是“少抽几盒烟,少吃一顿饭”的事儿,这的确是隐瞒了百姓缴费背后的苦衷。对此央视网也反映了同样的事实。
“少抽几盒烟,少吃一顿饭”,不错,这句话如果是对干部而言,的确是小事小桩,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位农村农民来说,就不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了。我们看有位大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如何回答的:"以前种地赚的钱还能剩下点,现在光交医保就要400,哪还有余钱?"确实,平心而论,农民种一亩地,花去农药、化肥、机械耕作和劳力等费用,在粮食价格一直稳定难提的情况下,剩下的收入还能有多少?400元对于很多收入不高的农村家庭来说,这笔钱的确不是个小数目。再说对于一个普通上有老下有小的六囗家庭来说,一下子拿出2400元,这种负担也确实够呛。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家庭都做出了缴老不缴小的选择也十足是不得已而为之,值得理解和同情。显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些地方为了完成缴费任务,而采取利用学校绑架学生等行政干预的手段就显得不太厚道了。
其实,老百姓不肯缴费的原因还有其缴纳的费用与获得感不成正比。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表象看农民就医费用的报销的比例是大幅提高了,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但实质上给老百姓的感觉如何呢?过度检查、重复检查,加重了患者负担,有时去看个感冒,都要求患者一个不漏地检查个遍,让患者去上几百,甚至达千,老百姓能无怨言吗?再说用药不在目录之内的这个不报那个不报,老百姓还有多少获得感?这一系列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吗?
笔者认为,好事就应办好,医保本身的目的就是为百姓健康防风遮雨的,如果这种起码防风遮雨的效果都没有,老百姓还愿意参保吗?大家认为呢?#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