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个 有 温 度 的 公 众 号
关注家庭 关心女性 关爱儿童
“吃饱穿暖”是生活水平提升的标志,然而“吃得过饱,过度保暖”,却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过去老话常讲,“想不生病,肚里常空”“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这些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健康智慧。
现在一顿饭的热量太高了,
适当饥饿感会启动长寿基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疾病专家张运2024年12月2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我们一顿饭的热量太高了,一顿酒肉大餐差不多5000大卡的热量,而一般人的基础代谢只需要600大卡。”
“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证明,吃八成饱、有饥饿感会启动长寿基因;穿不暖、稍微有些寒冷感,也会启动长寿基因。而穿得过暖、吃得过饱对身体是不好的。”张运院士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圣彩也表示:“大自然似乎留下了一个规律,人们需要适度的饥饿,这种饥饿状态会引发生物反应,促使长寿因子的生成。从分子机制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研究表明,饥饿确实能够促进健康和长寿。”
“适当少吃”,确实有助长寿!
对于身体消耗很大的人来说,吃得饱、保证营养很重要;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尤其是久坐一族,每天消耗的能量本就不多,更适合“少吃点”。
2023年,刊发在《自然-衰老》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减少25%卡路里的摄入(约保持七八分饱),可将健康成年人的衰老速度减缓2%-3%,意味着死亡风险降低10%-15%。
“适当少吃”是如何改善健康的呢?有研究就发现,“八分饱”可改善新陈代谢和免疫反应。2022年刊发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通过2年的临床试验验证了适当限制热量摄入对人的益处。
这项研究招募了218名年龄在21-50岁的健康人,饮食分为两组:
(1)试验组:八分饱(每天热量摄入降低14%)
(2)对照组:正常饮食
研究历时2年,在第12个月、24个月收集参与者的血液、脂肪等样本,并测量各项指标。
结果发现,“八分饱”参与者的免疫器官胸腺的体积与两年前相比明显增大、新生T细胞数量增多,而对照组则几乎没有变化。此外,“八分饱”改变了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这些基因主要与线粒体生物合成、抗炎反应以及胰岛素信号等有关,通过这些通路在寿命延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适当少吃”不是盲目节食
“适当少吃”不是盲目节食,也不是盲目挨饿,而是保证营养的基础上,热量少一点,偶尔饿一点。每个人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1.适量多吃高纤维食物,减轻饥饿感
高膳食纤维食物既能“抗饿”,又不会给身体带来热量和负担。2024年《科学转化医学》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与食用“低膳食纤维食物”的人相比,经常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的人肠道内能检测出更多的多肽酪氨酸-酪氨酸,这种多肽能减轻饥饿感,帮助少吃。同时,这些人还显示出更强的食欲下降效果。这也说明高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帮助少吃、抑制食欲。
2.控制好三餐的比例,晚餐可少吃
既要限制饮食,但也要保证营养,一般推荐按照“三餐制”分配热量: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对于初次想要尝试“少吃”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减少晚餐的热量摄入。晚餐和睡眠间隔时间短,吃多了不利于消化。
3.换小一点的餐盘,调整进食顺序
吃饭时把餐盘、碗等换成小一点的。饭盛得少,就能避免出现自己本身已经吃饱了,但“剩下两口饭,别浪费吃了吧”的情况,也能一定程度帮助减少热量摄入。
同时调整吃饭顺序:菜→肉→主食。吃饭的时候先吃蔬菜和肉,最后吃主食。这样的饮食顺序可以更好实现热量最小化,饱腹感最大化。
4.虽然适量少吃,但要吃健康食物
有人认为,既然少吃那就随便吃一点东西行了,还节省时间,其实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建议少一些不健康的“超加工食品”,多吃一些天然的健康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全谷物、牛奶、蛋类、豆制品等。
选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有助于帮人体获得所缺的营养,同时又能避免能量过剩。而且,营养是免疫力的基础,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是守护免疫力的关键营养素。
哪些是常见的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呢?戳↓
5.三餐固定好时间,晚餐别太晚
三餐定时有助保持健康体重。一般建议早餐7-8点吃完,午餐一般在12-13点吃完,晚餐依据工作时间固定在18-20点左右,20点后尽量避免进餐。
推荐晚饭早点吃,也不无道理。2021年《营养素》杂志刊发了一项超7万人的研究显示:20点前吃完晚餐的人疾病风险更低。而且晚餐时间最好规律,不规律将大大增加脑出血风险。
6.吃饭细嚼慢咽,不要看手机
吃饭尽量不要狼吞虎咽,每一口食物都刻意地多咀嚼几下,这样你的大脑会更容易察觉到饱感。
此外,吃饭时也要专注,不要刷手机、追剧,这样难以让大脑更容易感受到是否吃饱。
7.吃到八分饱,放下碗筷离开餐桌
我们每个人都要摸索自己七八分饱的饭量,需要不断感受和调整。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八分饱,下一餐前可能会有稍稍的饥饿感,但不会饿得很难受。
另外,如果自己感觉吃到七八分饱,就立刻放下碗筷、离开餐桌,否则可能忍不住再吃一点。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整理编辑:顺义区妇联宣传部
2024年12月16日
您看此文已用时· ,转发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