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谁的人气最旺,无疑拥有四世三公身分的袁绍袁本初名列榜首。一个个人杰、才俊纷纷前往投效。一时间,人才阵容极其豪华,可称当世无二。
但是,令人很想破口大骂的是,如此之多的人才,不是因为袁绍有眼不识“金镶玉”,就是因为袁绍外宽内忌枉杀奇才、或赐死贤士、或逼反大将,别的诸侯都在想方设法招揽人才,而他却对身边一个个人才既不见用,又极不珍惜,最终将身边的一个个大才败光,也将自己的大业败光。
看看下面一众大才的结局,便知袁绍有多么的败家。
一、袁绍第一谋士田丰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对决北方大军阀公孙瓒之时,田丰多献良谋。袁绍皆听之,遂灭公孙瓒,最终平定河北,虎据四州。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田丰建议袁绍谋取许县,迎接天子,诏令天下,不为袁绍所采纳。如若实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光荣使命就和曹操没有什么关系了。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因谏阻袁绍缓图曹操,不应该在刚刚平北方四州,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就急着征伐曹操。袁绍却以扰乱军心为由,下令将其下狱。之后,当袁绍大败而回后,想起田丰先前之言,心中羞惭,命令杀之。
如果袁绍能听其言,怎会有官渡之败。
二、袁绍第一智囊沮授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当袁绍谋夺冀州之时,冀州诸文武皆言降之,唯沮授劝解韩馥: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
此语一针见血的指明了袁绍的窘迫处境,如果韩馥能听其所言,为了大军的生存,袁绍还不知如何的苦苦挣扎呢。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前夕,沮授建议袁绍占据黎阳、河南,稳扎稳打,“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拖垮曹操,袁绍不听;
之后,沮授因颜良、文丑二将有勇无谋,性格冲动,所以劝阻袁绍不应让颜良、文丑二将独一领军出战。但是袁绍不理,后致二将被关羽所杀;
之后,沮授再次建议袁绍留守延津,分兵官渡,逐步进军,攻守皆顾,袁绍依然不听;
之后,沮授建议蒋奇率领大军增援乌巢,但是袁绍依然如故,终失乌巢屯粮之地,造成军心大乱;
之后,沮授被曹操所俘虏,拒不投降,终为曹操所杀。
但是,曹操在杀沮授之时,感叹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也。
如果,袁绍能够听取其一项计谋,也不致官渡之败。
三、袁绍第一急智许攸
当官渡之战处于胶着状态之时,曹操派往许昌使者催粮的书信为许攸所获,其遂向袁绍献一“釜底抽薪”毒计,可派一支奇兵突袭许昌,既可迎接天子号令天下,又可断曹操的后路。但是,脑残的袁绍,仍然没有采用,并怀疑许攸暗通曹操,并欲杀之。后又因其家人贪墨公款,袁绍下令将其家人尽皆下狱。
许攸得信后,深感后果严重,急忙逃到了曹操寨,并向其献策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的屯粮重地。
曹操听其言,果断率领精锐兵马,袭击乌巢,实现了官渡之战的大逆转。
如果,袁绍听其计,官渡之战也许会成为曹操的埋骨之地。
还有最早投奔袁绍的戏志才、荀彧、荀攸、郭嘉等智谋之士,最后竟然都跑到了曹操的阵营。之后,还有赵云也从袁绍处离开,投到了公孙瓒的手下
可见其是多么的有眼无珠。
四、袁绍第一大将鞠义
鞠义练就的先登营,堪比高顺的陷阵营,皆为当世最强步兵。在袁绍与公孙瓒大战之时,公孙瓒的精锐骑兵白马义从就是被鞠义的先登营打成了残废。此外,当匈奴单于于夫罗的本部精锐面对鞠义的先登营时,也只有撒腿就逃的份了。
当时,鞠义之能,就算袁绍身边的河北四庭柱加在一起也非其敌。
但是,鞠义性格又极其高傲跋扈,当袁绍给予的赏赐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竟然连袁绍家人的财物都敢抢夺。对于这样的刺头大才,袁绍深感无法驾驭,便找了贻误战机的借口,将其处斩。
鞠义死后,袁绍将先登营交由淳于琼统领,大戟士交由张颌统领,但一直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由此可见,其统军练军之能,皆当世无双也。
五、袁绍河北四庭柱张郃与高览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曹操火烧袁绍屯粮重地乌巢后,张郃、高览遭到袁绍手下谋士郭图算计,以为袁绍要治其攻打曹营不力之罪,遂斩杀袁绍招其回营的使者,率领大军投降曹操。
张郃、高览的临阵倒戈,进一步造成了袁绍大军的军心不稳,眼看求胜无望,袁绍只能率领残兵败将匆忙逃亡。
这一个个的将星闪耀,这一个个的神鬼谋划,尽皆出自袁绍麾下。可叹空有四世三公、求贤若渴之名的袁绍却不识不用,最终亲手败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个大才,败了自己的豪情霸业,也因此成就了三国最大败家子之名。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