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冒雨独登岳阳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两首千古名作,自信豁达
在宋代的“苏门四学士”中,才华堪比苏东坡的,唯有黄庭坚,世称“苏黄”。
据说,他小时候,舅舅李常来家里做客,随意取书架上的书提问,黄庭坚竟对答如流,无一不通,让这位满肚学问的舅舅连连称叹。
后来,苏轼见其诗文,赞叹不已,说他的文章“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
从此,黄庭坚名震天下。
不过,虽然才华横溢,黄庭坚却命途多舛。
宋代尤其是北宋的新旧党争,是使宋代元气大伤的主要原因。重视人格操守而有拯世救民抱负的黄庭坚,不幸也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当中,划入旧党之列,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而至生之暮年。
黄庭坚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徽宗即位,被赦放还。
途中,五十七岁的黄庭坚冒雨独登岳阳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两首,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第一首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大意:
投送边荒历经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面对着君山。
“投荒万死”,听起来仿佛骇人听闻,可是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他这几年生活的纪实——
1094年,黄庭坚因为受到朝廷党政的牵连,被贬为涪州别驾,第二年春天,又贬到黔州。
1098年,再贬戎州,直到1100年五月间,才被放还。
算来整整六个年头,在这穷山恶水间转来转去。
本来就已经五十多岁了,鬓毛斑白,形销骨立,这么衰老羸弱之躯,还要辗转迁徙,倍受磨难,历尽艰险。
你说,算不算投身于遐荒远城,九死一生?
他是从宜宾再东下的,到奉节之后,小船进去瞿塘峡。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惊险的地方。滟滪是一堆黑色巨礁,紧对着峡口,奔腾的江水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奔巨礁而来。小船就像离弦的箭,稍差分毫,小船就会被撞得粉碎!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能得以“生出”,能活着回来,真要算从鬼门关里捡了一条老命。
之后登上了岳阳楼,江南在望,家乡可接,面对着洞庭湖上青林耸翠的君山,他不禁开怀一笑……
这“笑”源于洞庭湖壮阔的自然风光,更源于诗人度过逆境后不畏磨难、豁达自信的自然流露。
“对君山”中“对”的沉着,正表现了诗人从死地中走出的自信和坦荡不惧的内心化境。
这首小诗,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却把诗人死里逃生的喜悦之感表现得让人感同身受!
千古名句: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第二首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大意: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可惜我没有正对着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开篇“满川风雨”四个字,既是对诗人当日冒雨登临岳阳楼实景的展现,又是暗指残酷党争背景下风雨欲来的政治形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能够衬托出“独凭栏”的诗人形象。
这里的“独”字,固然点出了诗人落寞、孤独的苦闷,但这也正是诗人坚守心中那一份道义的结果。
可以说,是诗人自己选择了“独”的生命姿态,这其中是有一份强烈的自尊和自豪的。
第二句“绾结湘娥十二鬟”写所见君山群峰的样子,好似湘娥女神头上的十二个发髻,一方面形象地描摹景色,另一方面也使得普通的山水带上了灵秀之气。
第三、第四句由眼前实景宕开一笔,以“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虚写身在波涛荡漾的湖水中,近距离观看青山的景象。
登楼远望而遇风雨本是一件遗憾之事,然而诗人却渴望置身于风涛之中,近距离感受湖山之壮丽,巧妙地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通过诗意的语言,使得所见之景与不得见之景,在文学中两全展现。
诗人虽然经历贬谪的打击但依然对生活中的美好饱含期待,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
黄庭坚的七绝可圈可点,这两首更是他七绝中的翘楚。
唐宋诗人中写洞庭湖和君山的诗作有很多,如果非要排一个名次,我相信黄庭坚这两首一定会名列前茅。
如果他和自己对比,第二首更为质朴老成,从用字到句法、章法,几乎无半点技艺可寻,达到了“大巧若拙”的境地。
那么,你觉得黄庭坚这两首七绝的水平如何呢?
杜甫最出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没文化会误认为是夸赞
一首诗,道出了古今千年的人世沧桑,寓意深远,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