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曾经的初中老校长转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的教育病了,病在不断折腾老师,病在不断折腾学生!

这位老校长在转发时配发了一条评论:用党赋予的权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

深以为然!

刚过了两天,在某地晚报教育周刊公众号里,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

重大调整!2025大河之南中招政策有变!变化包括——

2025年起,生物、地理不再全省统一命题,改由各省辖市自行组织,学完即考,对象是初二学生,成绩等级呈现。考试时间可随期末考试一并进行,或在学期末另选时间。

2025年起,历史、道德与法治实行合场(不合卷)考,总时长130分钟,两科各60分钟,中场换卷10分钟,历史分值50分,道德与法治70分。

2027年起,中招实验操作考试科目由目前的物、化、生三科调整为物、化两科,考试对象为九年级学生,每年4月进行、考试时间、时长不变,全省统一考试,仍以30分计入考生中招总成绩。生物学实验操作调整为考核科目,在初二下学期期末,成绩等级呈现。

当时,看到消息,顺手就转发了朋友圈,目的很简单,让家有考生的家长和考生本人有所了解和准备。

本来不太在意,可是,今天,竟又在洛河之北发布的公众号里看到了另一篇文章,题目是:重在减负!官方解读中考改革!

文章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解答了4个问题。其中,前三个依次是:

为什么要调整生物、地理学科考试组织方式?核心有三,分别是:

1.只是命题和考务组织的变化,并不改变生物和地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的定位。

2.由于标准化考点均设立在县级及以上的城区,乡镇不设标准化考点,省级组织统一考试时,大量的乡镇学校八年级学生需要前往城区集中参加考试。下放到各省辖市后,学生可在就读学校或各地确定的其他学校考点就近参加考试,这样既能降低学生大规模流动带来的交通、食宿等安全风险,又能减轻家庭因学生远距离参加考试带来的经济负担。

3.政策调整有助于减轻学生备考负担。缓解学生从八年级即进入中考周期的紧张情绪,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和考试负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中考历史、道德与法治科目为什么要实行合场考试?核心是:这两科均为开卷考试科目,以往分科开考时,考生均需携带相关资料,进场检查和候场时间较长。两门合场考试后,可有效减少学生总体进场准备时间,减轻学生考试压力。

为什么要调整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科目?核心是: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初中生物科目于八年级结束,按照随教随考随清的原则,生物实验操作应与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一同进行,均由各省辖市统筹组织,可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备考负担。

看了解读,不禁哑然失笑!于是,转发的同时写下了以下评论文字:

重在减负?!考与不考,分场考还是合场考,在乡镇(学校)考还是县城(集中)考,反正都是那几位少数人说了算!当初的科学决策呢?

很快,就有同事在转发链接后评论道:这样考,那样考,只是玩了多年的文字游戏,减了哪门负?没人相信。仔细看看方案,说得冠冕堂皇,其实真没多大的改革,真没谁考虑把孩子的黑眼圈减下来!

我们都是高中教师,为什么会对所谓的中招政策改革,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让初二学生参加中招考试和历史、政治开卷考试这才几年啊?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大河之南初二学生参加当年的中招考试,考生物、地理两科,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的起始年份是2018年;政治实行开卷考试的年份是2000年,历史实行开卷考试的年份是2008年。

2018年至今,也就刚刚过去了6年时间!请问:制定中招政策的官老爷大人们,难道就这么健忘吗?当年你不知道:初中阶段仅有三年,让学生在初二就提前进入中招考试的焦虑期,对学生是一种增负和摧残吗?当年您在决策时,不知道中招考试是在县城区统一组织的吗?来来去去,让学生大规模流动,会带来交通、食宿等安全风险吗?会增加家庭因学生远距离参加考试带来的经济负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可笑的是,查阅当年中招政策改革的解读,在解答“为何放在初二考”这一问题时,理由也是“为了给学生减轻负担”!红口白牙,您想说啥就是啥?口圆舌方,您想咋讲就咋讲?

犹记得当年中招考试监考时,第一次听说初二学生也要参加中招考试,不由替他们暗暗叫苦!中招,顾名思义,是中等学校的招生考试,让初二学生提前一年参加中招考试,这明摆着就是扯淡!

还有政治和历史的开卷考试,更是笑话!十二三、十三四、十四五的初中毕业生,连教科书上的死知识都不一定能学明白,在他们看来,开卷考就等同于允许“公开照抄”!所以,进场时,每位考生都是怀抱一大摞各种各样的资料,生怕有遗漏;开考后,不管会与不会,一通乱翻,结果,有限的考试时间过去了,会答的也没答,因为时间都用来翻书了;不会答的也没答,因为翻遍所有资料,竟然没有找到答案!所以据说,评卷结束后,那一年中招的政治科成绩奇低!

可我们的决策者——省厅分管这门学科改革的领导,还在为该学科试卷出现的“辨析题”沾沾自喜,称其为“最具大河之南特色的一道试题”!

对于我个人而言,之所以对改来改去的中招政策如此反感,是因为我自己就是被改来改去的中招政策判了“死刑”的人!42年过去,现在重提往事,我还禁不住想问候一下42年前主张中招政策改革决策者的祖宗十八代!

1982年夏天,我初中毕业,不迟不早,本省偏偏就在那一年实行中招政策改革试点——加试体育,成绩计入升学考试总分!

作为整个右半身行动严重不便、上下肢严重乏力,无法握笔、左手写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俯卧撑这三项考试内容,哪一项对我来说都是“死穴”!若干年后的前两年,我才刚刚知道,现在的政策,残疾学生免于考试,成绩按平均分计入!但是当年,从校长到班主任再到任课教师,没有任何人告诉我可以免考事宜——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因为当年政策试点,根本就不存在“残疾学生免考这”一说,还是相关人员把我给疏忽了。

只记得:备考阶段训练时,引体向上、俯卧撑,我一个都做不了;立定跳远能跳一二尺,根本不达标!我欲哭无泪,也曾暗暗努力,当着同学们的面我不好意思出丑,就趁无人时,把自己吊在石井乡山沃初中东南角操场南侧篮球架子的横梁上,——可任我怎么努力,都不能让身体向上动一下!

那几年,中招考试是在7月中旬举行的,体育考试更靠后。考试那天,在石井高中西南角与石井粮所的高墙毗邻的土操场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立定跳远,我穿的是姐姐的黄帮鞋——解放牌运动鞋,由于大了一码,起跳时,绵软无力的右脚控住不住,那只鞋比我的身体飞出得更远!班里的女生、邻村的秀姐对我报以深深的同情,安慰我,可也无可奈何!

发榜前夜,我清晰地梦见自己中招考了239分!第二天到校一看,果不其然:总分239分,体育0分!那一年,石井高中——新安六中的录取分数线是240分,我因一分之差落榜!

第二学年开始后,我又回校复读了一个月。但一想到知识的欠缺完全可以通过复读来弥补,但因身体的残疾,体育考试依然还是0分!一赌气我就辍学了!

一年后的中招季,邻家复读的女孩告诉我:今年中招,咱省又不考体育了!那一刻,我感到天旋地转,五雷轰顶,肠子都悔青了!

记不清是两年还是三年后,高考结束后的一天午后,我正在房后坡自家的谷子地里薅谷子(间苗),几位少男少女说说笑笑的声音从岭头传来。我知道,这是当年考上石井高中的同班同学到异地参加高考结束回家来了!自惭形秽、自卑感满满的我,不得已从临近路边的地南头急急忙忙走到了地北头,躲了过去……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几年后,身残志坚、自学成才、有作品在省级文学期刊发表的自己抓住一个代课教师的机会,重回校园,一步步终于走到了今天!

从那时到现在,从政策试点到正式施行,中招体育考试的分值越加越高,从1995年——1982年中招政策试点后的第13个年开始,将体育以满分30分计入学生中招升学总分,到2013年增加到50分,2016年再增加到70分,直到2024年增加到100分!但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是,初中生的体质却越来越弱,鼻梁上架眼镜的学生却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黑眼圈(熊猫眼)也越来越大!

据说,当初加试体育、提高分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师生和家长重视体育,提高身体素质!但身体素质越来越弱的孩子们,为了进一步提高中招升学总分,只能拼命地挤占休息、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的时间用来学习!

学校搬迁后,老校区给了域内一所初中,几年来逐渐发现,该校中午不午休,十二点多、一点多——也就是大家公认的午休时间,该校师生却在上课!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是需要不断的改革;或者说,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过程!但是,改革与创新应该是不断推动社会和时代向前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螺旋式上升和前进的过程,而不是走一步退两步、原地打转转、兜圈圈,拿一代代人当小白鼠,拿他们的前途和命运当儿戏、开玩笑的过程!

想一想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前后,到底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想一想,人为控制人口增长前后,究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以人民为中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发展。

——但愿,这不只是一种说辞,一种愿景,而应该成为所有决策者拍脑袋决策时必须遵循的准则,成为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