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黄百韬,华野怎么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这事儿值得掰扯清楚。
淮海战役中的阶段,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结果用了两周时间,付出了近五万人的重大伤亡,才换来全歼14万国民党军的战果。敌我伤亡比不到3:1,怎么看都不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尤其是黄百韬的兵团,主力不足、临时拼凑,怎么还打得这么难?难怪有人拿这个来说粟裕指挥水平不如林彪,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黄百韬不是个“软柿子”
别看黄百韬手下的部队是杂牌,但他这个人不简单。广东梅县人,没上过黄埔军校,却靠自己的本事在蒋介石的体系里混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兵团司令。他治军很严厉,部队凝聚力强,关键时刻能咬牙死战。这点从碾庄圩最后一战就能看出来,黄百韬带着兵团被围,明明知道几乎没有援军,他还是坚持到最后一刻,直到自杀殉国。换个人,没准早就投降了。这样的“硬骨头”,哪怕手下是杂牌军,也没那么好打。
再看他的部队。虽然是临时拼凑,但核心的二十五军一直跟着黄百韬,战斗力保持得不错,其他几个军虽然名义上是杂牌,但没有经历过严重的战斗减员,兵员比较齐整。相比之下,辽西决战里的廖耀湘兵团,主力部队已经被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啃”了两年,几乎全靠补员和重建部队在打仗,连新一军、新六军这样的精锐都早已元气大伤。这么一对比,黄百韬的兵团看似“七拼八凑”,实则还真算得上“神完气足”。
2. 粟裕的战术没完全施展开
粟裕本人的军事水平毋庸置疑,但淮海战役的阶段确实有不少客观限制。黄百韬的兵团是“运动防御”,一路小步快跑,随时寻找有利地形固守,这让华野的追击节奏被打乱。粟裕一贯擅长的“围而歼之”战术,面对这样的对手效果就差了点。再加上淮海战役刚开始,华野的后勤保障还没完全到位,围攻战役又耗费了太多时间和资源,部队疲劳、弹药不足,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辽西决战的情况完全不同。廖耀湘兵团想的是快速突围,根本没想着死守,结果一路被林彪的部队分割、包围,最后各自为战,被逐个击破。黄百韬不一样,他的防御有条不紊,甚至还主动出击,这就让华野遇到了很大麻烦。
3. 华野的基础条件不如东野
这点不能不提。东北野战军打辽沈战役之前,基本已经控制了整个东北平原,后勤保障充足,兵力可以集中调配。而华东野战军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的根据地被国民党军队切割得七零八落,后勤压力非常大,战斗力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地形复杂,黄百韬兵团从徐州突围到碾庄圩一带,沿途的地形都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更重要的一点是,粟裕的战役目标更复杂。辽沈战役时,东野可以集中全力对付廖耀湘兵团,而淮海战役中,粟裕不仅要围歼黄百韬,还得防备杜聿明和邱清泉的增援部队,兵力分散,压力更大。
粟裕打黄百韬难,林彪打廖耀湘轻松,这不是指挥水平的差距,而是战场条件和对手状态的差别。黄百韬的兵团虽然是杂牌,但战斗力保持得不错;廖耀湘的兵团虽然是主力,但早已被东野“削”得差不多了。粟裕面对的是一个准备充分、防御坚决的对手,而林彪面对的是一个急于突围、阵脚大乱的敌人,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已经足以证明粟裕的能力,无需再多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