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老总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无数次地站在了生死的边缘,但他却总能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化解危机,也因此被众人称为“福将”。
曾有那么一次,朱老总被上百名敌人团团包围,而他的身边仅只有一名警卫员。
形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可朱老总却硬生生地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全身而退,并安然无恙地与大家会合。
那么,朱老总是如何做到的呢?
农民相貌的护身符
1927年11月的一天,朱德收到了来自范石生的回信,信中,范石生邀请朱德前往汝城,共商合作大计。
范石生是朱德在讲武堂学习期间结拜的异姓兄弟,如今已是国民党第十六军的军长,早在革命初期,两人便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收到老友的回信后,朱德当即提出了自己亲自前往汝城的想法,不过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
一方面,路途遥远险阻重重,从湘粤边到汝城,有着90多里地;另一方面,危险也是极大的,山中盘踞着何其多股匪,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朱德明白,大家是担心自己的安危,但为了保存革命种子,争取更多的人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也为了解决部队当前的困境,朱德认为,此番自己非去不可。
没多久,朱德便挑选了些精干的战士及两名参谋便踏上了前往汝城的道路,一路上的紧张行进,战士们早已是疲惫不堪。
眼见部队脱离了土匪的占领区,有人提议不如就近找个村庄休息一晚,待休息好后再继续行进。
对此,朱德却摇了摇头,让战士们继续行进,不得停留。朱德的这一举动,恰恰是切身地在为战士们着想。
这一路上,朱德十分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虽然在行进的途中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部队屁股后面跟着一些“小尾巴”。
那些鬼鬼祟祟的“小尾巴”很有可能就是土匪派来打探的探子。因此,即便是已经过了土匪控制区,也仍旧没有脱离危险。
当晚,部队行进到了一个村落,朱德在仔细探查完周边的环境后,命部队就地休整,众人分散在祠堂及民营房中留宿。
正当朱德和两个战士准备晚餐时,只听“砰”的一声枪响,紧接着就是枪声大作。朱德迅速透过窗户侧身查看,只见周围都是土匪,并且已经陷入了包围圈。
原来,何其朗早就听闻南京政府以高额赏金缉捕共产党领导人朱德了,现如今,朱德竟自投罗网,跑到了自己的地盘上,对他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于是,他迅速叫来了内弟朱龙奴,激动地说道:“龙奴,咱的发财机会到啦!这下可看你的本事啦!”
朱龙奴一脸疑惑:“什么发财的机会?”何其朗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讲给了他听,朱龙奴听后,信心万分:
“好好好!能抓住朱德,咱这辈子都不愁啦!”
不过何其朗多少也对朱德有所了解,知道抓住朱德不是一件易事,想到朱德带了一个排的人,那自己就派出两个中队,势必活捉朱德。
眼见敌人越来越近,撤离已经无望,朱德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寻找脱身之计,两名战士冲到门口拦截,却因寡不敌众,中弹牺牲。
朱德则跑向厨房,抓起围裙就系在身上,又将烟灰胡乱地抹在脸上和身上,手中拿着柴火,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就往外走。
“你是什么人?”土匪端着枪,恶狠狠地问道。朱德装作一副瑟瑟发抖的样子,回答道:“我是伙夫头。”
土匪们看着眼前这个满身油污、又黑又脏、胡子拉碴的“伙夫”,不由得放下了戒心。
毕竟,他们很难将这位脏兮兮的“伙夫”与共产党领导人朱德联系在一起,土匪头目继续追问:
“老实说,你们军长朱德呢?他住在哪里?”
“他到村中百姓的家中去了。”朱德指了指村中的方向。
得到“准确”情报后,土匪没有多想,毕竟抓住朱德才是头等大事,于是便对着身旁手下吼道:“给我搜!”
与此同时,战士们听到枪声后,火速向祠堂集合,追击这伙土匪,在逃命的途中,朱龙奴摔断了左腿,落了个终身残疾。
警卫排长黄志中在看到朱德的那一刻,立马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朱德笑着问道:
“怎么样?我这个‘伙夫’,还是那么个意思吧?”
“像!太像了!”黄志中连连点头。
妻子掩护突围 被捕成终身遗憾
在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笔下,朱德是一个可以混杂在农民集市中的人,不管是从面貌还是行为,朱德都是一副农民的样子。
朱德是农民出身,身上有着一种农民情结,而这种农民情结让他得以更贴近于农民群众,也正是这种农民相貌,得以成为他的“护身符”,使他多次化险为夷。
1929年1月,蒋介石对我军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那段时期,部队是“前有狼,后有虎”,凶险异常。
更何况正值寒冬时节,部队是在风雪交加中艰难前行的,有时饭还没熟,敌人就打过来了。
2月2日,战士们正准备早饭时,突然感到枪声越来越近,朱德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这时,妻子伍若兰对朱德说道:
“你先走,我留下来作掩护!”
“不行!你还怀着身孕呢!怎么能丢下你不管!我不能让你冒险!”
说话间,敌人已经闯了进来,还不等敌人开口,伍若兰便对朱德吼道:“你还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去给朱军长烧水?”
朱德迅速明白过来,即便心里有再多的不舍,此刻也只能强压下情绪,低声应了一句:“是!”说完后,朱德便转身向外走去。
“哎哎,等一下,你是什么人?”一名敌军士兵端着枪,警惕地指着朱德问道,朱德“老老实实”回答道:“我是伙夫头。”
敌人上下扫了一眼,只见这名“伙夫头”一身士兵打扮,满脸胡须,怎么看怎么不像个官。
随后便摆了摆手,将朱德放行,接着又继续询问伍若兰:“朱德呢?他在哪呢?”
伍若兰镇定自若,手往后面的房间一指,敌人瞬间会意,迅速向房间冲去。伍若兰本想趁机逃走,却不料在突围的途中,脚踝被子弹击中,不幸被捕。
另一边,朱德在巧妙脱身之后,没有丝毫耽搁,急忙向毛主席的住地跑去。危急时刻,朱德主动留下来狙击敌军。
在战斗的途中,部队不幸被打散,朱德见状,迅速兵分两路,分散敌人兵力,他自己却只带了个警卫员,历经一番波折后,朱德终于成功与毛主席汇合。
敌人为从伍若兰的口中套取情报,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拷打、折磨:“说!朱德、毛泽东究竟在哪里?”
“他们在红军里!他们在人民的心里!”
一连数日,敌人始终没有从伍若兰的口中套取到情报,2月8日,伍若兰英勇就义,伍若兰的死,成为了朱德终生的遗憾和隐痛。
“福将”朱德
1936年,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北部一带进行整编,在这紧张的军事训练间隙,部队举行了一场篮球比赛。
“总司令,加油!总司令,加油!”正当比赛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时,一声清脆的枪声打断了热闹的气氛。
朱德立刻停了下来,拿起望远镜就向枪响的方向观察,随后对众人说道:“球赛暂停!发现敌情,准备战斗!”
实际上,留在这里的,除了一个警卫连外,大多是机关工作人员及伤病员,而主力部队则在前线作战。
朱德没有慌乱,迅速将负责人及警卫连召集了起来,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家行动:
警卫连被一分为二,分别从东西两侧迂回包抄敌人;而那些持有武器的同志,则依托有利地形,正面迎击敌人;
至于司号排的战士们,则分散在东、南、西三方,只待一声令下,便吹响冲锋的号角。
部署完毕后,战士们迅速各就各位,尽管人数上不占优势,但他们却要以声势压人,上演一出精彩绝伦的“空城计”。
当敌人距离梦公镇仅剩百米之遥时,朱德一声令下:“同志们!冲啊!把敌人消灭在山坳里!”
接着,四面八方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同志们也猛然发起攻击,这“巨大”的阵势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他们以为自己陷入了红军的包围圈,瞬间大乱,这场战斗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结束。
1948年5月,朱德奉命前往濮阳进行视察,陈毅、粟裕陪同前往。其中,粟裕、陈毅乘坐的吉普车在前面开路,朱德乘坐的车夹在中间,而乘坐大卡车的警卫人员们则行驶在最后面。
出于安全考虑,车队是夜间行驶,这晚,车子刚启动,一名同志神色匆匆地前来报告:前方30里处,发现敌人的散兵!
“几个散兵怕啥?继续走!”
在向前行驶了约30里后,车子停了下来,原来,不仅前方发现了200左右的敌人,后方也有敌军的车辆正向着我方开来。
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这可怎么办?朱德沉吟之后,果断说道:“不用管,继续开!”
朱德还特意叮嘱司机一定要开大灯,大胆地向前开,没有命令不许开枪,随着距离的拉近,车上的每一个人都紧握武器,警惕地注视着窗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散兵竟然整齐地站在路边,立正敬礼,目送着朱德的车队缓缓驶过,而且后面的敌军车辆也没有追上,还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原来,这是朱德唱的三十六计中的“浑水摸鱼”,在夜色的加持下,越大胆,就越能求得一线生机。
那些散兵看着这辆美国制造的吉普车大摇大摆地驶来,再加上车队的气势,他们断定车上坐的必然是一位大官,即便是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后面的敌军车辆看到散兵的列队迎送架势后,也断定前方车上坐着的是个大人物,自然不敢贸然超车。
就这样,朱德等人顺利地穿过了敌占区,安全地抵达了濮阳。
结语
人们常说朱德是“福将”,总能在危难之际化险为夷。在这份幸运的背后,更多的是他的冷静果敢和临危不乱。
参考资料
朱德的两次历险传奇:妻子掩护突围被捕成终身遗憾. 人民政协报
朱德急中生智扮"伙夫" 普通穿着成功脱险.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朱德一生中八次历险. 党史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