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港花园,斑驳的红砖墙、充满年代气息的老建筑,透着文艺新潮范儿。老港口的灯杆、厂房以及周边环境都得到了充分保护。“这里变了,变得太美了!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变得不认识了。”曾在西港工作的78岁老工人李俊喜和老同事们一起在开埠地站乘坐小火车出游,真切感受到了西港的变化。“以后在这里,再也看不到黑黢黢的煤炭了,到处是鸟语花香。”
百年港口迎来华丽嬗变
2013年6月4日,随着“帆顺999”号货轮一声笛鸣,拥有115年历史的秦皇岛港西港区三公司煤炭码头运输业务宣告结束。百年秦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向着加快推进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建设的目标迈进。2018年,秦皇岛百年风雨的开埠地大码头,迎来了华丽嬗变,作为河北港口集团建设国际旅游港起步区一期工程——秦皇岛西港花园在这里正式开园。
近年来,秦皇岛港将闲置的工业厂房改建成餐饮场所、艺术展馆、接待中心和进口商品体验销售中心等设施,提升港区的对外接待能力。同时,吸引高端品牌及艺术品交易、知识空间等业态品牌入驻,提升商业服务业态品质。开展西港开埠地跨境购物节、夏日艺术市集等文娱活动,为游客与市民增添时尚生活与情感艺术体验。昔日老港区的厂房、办公楼变成咖啡馆、主题酒店,货运铁路线改造成山海观光线,喧嚣的码头成为情侣密语、旅游休闲的温馨港湾,整个港口成了一个大景区。截至目前,港区年接待游客已经突破百万人次。
“这里是秦皇岛港的发源地,也是秦皇岛市的发源地。按照全省的统一规划,西港片区按照以城定港的原则,建设成为国际旅游港和综合贸易港,这既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河北省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点项目。”河北港口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权说,“河北港口集团将以西港花园为起点,立足国际标准,坚持高端定位,持续将西港打造成为‘旅游+科技+健康’的产业融合平台,打造集邮轮游艇产业、保税购物消费、国际高端会展、滨海主题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一流滨海新城区和多元融合型产业园区。”跨越百年,秦皇岛港迈出了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绿色跨越的坚实步伐。
新质生产力撬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秦皇岛港九公司泊位码头,海鸟与碧海蓝天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派旖旎的生态美景。巨大的装船机正在往船舱里装煤,但却看不到煤尘腾起。
2023年10月,秦皇岛港东港区煤三、四、五期码头通过了中国港口协会现场评审,成为全国首家“五星级”绿色港区。
近日,秦皇岛港煤一期、煤二期及煤一期扩容码头顺利通过“四星级”绿色港口现场评审。至此,秦皇岛港专业干散货码头实现绿色港口全覆盖。
煤炭运输作业的每一道流程都可能产生煤尘外溢,秦皇岛港通过“五步抑尘法”,使全流程煤炭撒落量由每万吨367千克降低到每万吨20.43千克。秦皇岛港通过建设标准化煤炭堆场、设置挡煤墙和隔离墩、拓宽排水沟等有效举措,遏制了煤炭溢流造成的扬尘污染;建成长8000余米、高10米的防风网,控制改善风流场、降低平均风速,减弱堆场起尘、漂移、扩散。
2023年7月,国内首台利用退役机车改造而成的绿色低碳环保型纯电动机车——“秦港1号”新能源机车投入运行,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2吨,相当于185辆1.6排量汽车的年排放量;今年3月,环渤海港口首艘混合动力拖轮——“秦港28”正式投入使用,每年可减少柴油使用量约113.4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55吨;秦皇岛港东港区15个干散货专业化泊位实现高低压岸电全覆盖,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吨。
建设智能化港口
走进秦港股份调度指挥中心,一面巨大的电子屏显示着秦皇岛港各码头实时作业场景。卸车司机王涛坐在集控室内,轻点鼠标,实时查看即将到港的列车信息,随即输入“5600”到电脑端。“5600,就是平均流量。输入数据后,系统会均匀将料流分配给6个给料器,自动控制每个给料器的震动装置和震动频率。”王涛介绍,“虽然系统的算法很复杂,但是我们操作起来很方便。”
这是秦港股份打造的“一中心三平台”智慧化管理系统,让远程操控、港口无人化作业成为了现实。
“客户用一部手机就能把所有在港业务办理得明明白白。”秦港股份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调度计划部部长王海涛介绍,秦港股份96%业务已实现线上办理。
广泛应用机器人、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秦皇岛港扎实开展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研发投入达到2.52亿元。港口自主研发的“京津冀协同下的‘一键通’大宗干散货智慧物流示范工程”等6项科技成果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全天候环保散货抑尘漏斗系统技术研究”等8项科技成果被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一件件科研项目从“小而散”向“系统性、全面性”转变,一大批现场作业装备智能化、生产运营数字化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百年大港向新而行,新时代的秦皇岛港将打造新质生产力,奋楫扬帆、再续华章。
信息自秦皇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