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55年解放军大授衔,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人成为开国大将。其实,当初大将的授衔还有另外两种方案,一种是15大将方案,一种是22大将方案。
在22大将方案中,除了上述10位以外,还有萧克、周纯全、张宗逊、王震、宋任穷、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彭绍辉、王宏坤、杨得志等12人。自然,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开国上将。
这12人中,最年轻的是杨得志,出生于1911年。其他人除了刘亚楼是“一零后”,剩下的10人都是“零零后”。那么,杨得志为什么能成为大将候选人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的战功。这12人当中,杨得志的战功毫无疑问是数一数二的。杨得志的经历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他是人民军队发展和壮大的缩影,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再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杨得志是为数不多的参加了所有阶段战斗的开国将军!
红军长征途中,杨得志是中央红军的先遣团红一团团长;抗日战争期间,杨得志是八路军主力团685团团长,后来率领344旅创建了冀鲁豫根据地;解放战争中,率领著名的“杨罗耿”兵团(19兵团)从华北打到大西北;抗美援朝,指挥上甘岭战役,后来担任志愿军司令员;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临战受命担任西线总指挥,那是授衔以后的事了。
然而,杨得志能够成为大将候选人,靠的仅仅是赫赫战功吗?其实,资历也很重要!
别看这22位候选人中杨得志最年轻,但是杨得志参加革命的时间并不晚。当然,他的资历肯定不能和张云逸这样的辛亥革命级别的相比,也不能和陈赓这样的黄埔一期生相比,但是杨得志参加红军和入党都是在1928年,和许世友、彭绍辉是同一年,比刘亚楼早一年。入党比杨得志晚的,还有王宏坤,1929年。
除了军龄党龄外,杨得志在军队的职务,也是比较突出的。
1955年授衔时,杨得志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是正兵团级,而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此时都是副兵团级。
而在之前,他的级别也不低。几位大将都曾经是他的搭档!
红军长征途中,杨得志是团长,大将当中的陈赓、黄克诚、肖劲光也是团长;长征到达陕北后,杨得志担任过红一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红一师的师长是陈赓,和副师长杨得志平级的政治部主任谭政是大将。
抗战期间,平型关战役后,杨得志率344旅建立了冀鲁豫根据地。1940年4月30日,八路军总部决定将刚刚由344旅扩编为八路军的第二纵队与冀鲁豫支队合编,“二纵”兼冀鲁豫军区,杨得志任“二纵”司令员,和他搭档的政委是谁?黄克诚大将!
抗战结束后,1947年,杨得志担任华北的主力部队——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后来晋察冀野战军改编为华北军区第二兵团(1949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这几年,杨得志的搭档(政委)是罗瑞卿大将,这也就是鼎鼎大名的“杨罗耿兵团”的由来(参谋长是耿飚)。
至此,杨得志已经和三名大将搭档,这资历,加上战功,足够成为大将候选人了。另外,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总部,彭老总是司令员,杨得志和陈赓、邓华和都是副司令,他们的部下,有许世友、宋时轮、韩先楚、刘震、王建安、董其武等上将,1954年10月,杨得志成为志愿军第四任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