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卢博士Dr.Roelof牙膏的生产商——广州澳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澳鑫”),就知名打假人王海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回应。
王海打假卢博士牙膏
2024年9月20日,王海通过王海测评账号发布视频称,三只羊的七老板推荐的卢博士美白精华牙膏检出两种隐瞒成份。
王海测评在视频中明确指出,由网络红人小杨哥的徒弟“七老板”推荐的卢博士Dr.Roelof+®光学色修牙齿美白精华,在经过严格检测后,发现存在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两种未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的成分。
王海测评认为,卢博士Dr.Roelof+非法(隐瞒)添加防腐剂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而且还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应该依法向消费者退赔。
广州澳鑫回应称“产品不含有危害成分”
据王海测评于12月11日发布的视频显示,广州澳鑫针对抖音“王海测评”所发布的关于“Dr.Roelof+光学色修牙齿美白精华”产品检测出含有防腐剂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的情况,正式作出如下答复:
1、从未添加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成分。
2、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是化妆品准用防腐剂成分,无有害风险。该成分收录于《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版)中。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及其修订版中被收录为准用防腐剂组分。
3、经官方检测机构检测,本产品不含有危害成分。经我司严格查证,分析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产品配方中添加的愈创木提取物和木瓜蛋白酶两款原料属于复配原料,其原料本身含有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两种成分,导致产品检测含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含量极微,无需标注,对人体无安全风险。
对此,王海测评并不认可。王海测评隔空喊话广州澳鑫,既然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成分无害,为何不向消费者告知和标注出来呢?王海测评还认为,广州澳鑫曾因未经许可场所生产化妆品、生产冒用厂名厂址的化妆品,被广州市从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10.8万元,一个连生产场所未经许可、冒用厂名厂址的公司,生产非法添加防腐剂的产品,又有何不敢呢?
《广东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信息(第十九期)》显示,广州澳鑫生产的以下产品均被认定为因未经许可场所生产化妆品、生产冒用厂名厂址的化妆品:嫩颜净纯二合一(包含嫩颜净纯滋养霜与颜净纯修护霜)、金纯净颜醒肤霜、嫩颜净纯修护霜、养颜育肤滋养霜,以及美肤养颜家族四合一套装(包含养颜育肤调肤霜、养颜育肤滋养霜、净肤补水洁面奶和养颜玉肤精华液)。对此,广州市从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了以下处罚措施:没收广州澳鑫违法所得1.8万元;没收违法产品原料与半成品一批;处以9万元罚款;并责令其停产30天。
此外,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广州澳鑫的违法行为公示两年,公示期为2019年3月15日至2021年3月14日。
王海测评最新公布的结果显示,来自京东、拼多多以及淘宝平台的Dr.Roelof+光学色修牙齿美白精华产品,在检测中均被发现含有未明确标注的不同含量防腐剂成分。
更让王海测评感到不满的是,京东和拼多多的详情页,相关店家还宣传“不含防腐剂”,但者检出了相关防腐剂。
清扬君在京东随机搜索发现,目前京东EGH身体护理旗舰店销售Dr.Roelof的宣传页面,仍在宣传“无防腐剂”。
后记
在日化行业,防腐剂的添加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适量的防腐剂确实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防止微生物污染,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却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比如,尼泊金甲酯和尼泊金丙酯作为防腐剂,可以有效抑制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防止化妆品变质,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同时,这两个成分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不受氧化,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不过,尼泊金甲酯和尼泊金丙酯也有一定的危害。在过量添加或个体皮肤较为敏感的情况下,这两种成分可能引发皮肤刺激及过敏反应,具体表现为红肿、瘙痒及皮疹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它们被视为内分泌干扰物质,能够干扰机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特别是雌激素的平衡,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长期暴露或过量摄入此类防腐剂,女性罹患乳腺癌及子宫癌的风险可能会上升。
此外,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在人体内累积,还可能加速皮肤老化进程,促进色素沉积,导致肤色暗沉无光。对于孕妇而言,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产品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包括新生儿生殖器畸形的风险。至于婴幼儿及儿童,由于他们的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这些防腐剂成分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学评估,因此更应谨慎对待。
因此,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通常会仔细审查产品的成分列表,期望厂家能够诚实且详尽地披露所有成分信息,以便他们能够据此做出更为明智且安全的消费决策。对于敏感肌肤人群、孕妇以及儿童这些特定群体而言,他们尤为关注并倾向于避免长期使用含有高浓度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等防腐剂的产品,因为这些成分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消费者的这种审慎态度反映了他们对产品安全性和健康风险的深切关注。
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或提高产品竞争力(如无防腐剂就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可能会选择隐瞒或误导消费者关于产品成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