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留存于世的最后小半篇游记,以及钱谦益讲述徐霞客。这里补充讲述1632年,徐霞客再登天台山,奇丽的石梁景观,令他仿佛第一次看到般新奇。
壬申年(公元1632年)三月十四日,徐霞客和族兄徐仲昭从宁海县骑马出发,前往天台山。
壬申年(公元1632年)三月十五日,徐霞客和族兄徐仲昭渡过水母溪,攀登松门岭,越过玉爱山,在宁海县和天台县分界处的筋竹岭寺吃了午饭,继续前进。
一路上空无人烟,从前的弥陀寺也荒废了。他们在幽深的丛山中找到一户农家。村民煮了茶,他们坐在石上饮茶。
随后,他们翻越山岭进入天封寺。天封寺在华顶峰下,是天台山最幽静处。徐霞客和徐仲昭下了马,跟僧人无徐一同登华顶寺。
当晚,月儿晶莹明亮。徐霞客踏着月色独自登顶,却误登东边望海尖山峰,他往西转才找到路,登上华顶峰峰顶。一更多,他返回华顶寺。
壬申年(公元1632年)三月十六,五更天,徐霞客又趁着月光登上华顶峰,观看日出。雾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和鞋子,他只得返回华顶寺烤干衣服和鞋子。
然后,徐霞客和徐仲昭顺着华顶寺右边,翻越一座山岭,来到分水岭,沿着溪水北转。水渐渐深,岩石渐渐陡了。他们经过上方广寺,到达昙花亭,观赏奇丽的石梁景观,徐霞客仿佛第一次看到般新奇。
壬申年(公元1632年)三月十七日,徐霞客和徐仲昭仍然从分水岭出发,登上察岭。察岭很高,和华顶峰分别形成南北界线。
他们下到龙王堂,再往南到寒风冈,又下到银地岭,这里的智者塔已经被废弃了。他们左转进入大悲寺,寺旁有块岩石,是传说中智者大师的拜经台。寺里的僧人恒如给他们做饭。饭后,徐霞客分出行李,让仆人带着行李从国清寺下到天台县,他和徐仲昭轻装往东下到高明寺。高明寺是无量法师重建的,寺右有幽溪,幽溪两岸有圆通洞、松风阁、灵响岩等风景名胜。
壬申年(公元1632年)三月十八日,徐仲昭在圆通洞坐着,寺里的僧人带徐霞客探寻奇异的石笋峰。他们沿幽溪往东来到螺溪,溯流北上,两岸悬崖峭石耸立,树梢、崖顶上,瀑布飘飞。他们踩着崖石沿溪流前进,山峦曲折环绕、溪水顺山势下泻。他们来到石笋峰底,因右边崖壁挡住了视线,徐霞客抬头却看不清石笋峰。
他们从崖壁边的缝隙中穿越而下,走到石笋峰上,一块岩石矗立在山涧中,涧中的水往下冲捣岩石根部,然后腾空而起形成瀑布,真是一处水石奇异的胜境。
他们沿着溪水往北转,两岸的崖壁越来越陡,崖壁下螺狮潭深不可测。他们从崖石侧边,攀援悬挂的藤条而上,盘坐在崖石上远远地看螺狮潭。
潭上的石壁从中分成四块,裂隙像交叉的道路,潭水往裂隙下流,看不到边际。最里边的两块崖石上,横嵌着一块石头,极像悬空的桥梁。横石内瀑布从崖石上坠落到潭中,瀑布的高度和石梁相等。四周山崖层峦叠嶂盘绕映衬,可望而不可即,这景致不是石梁风景能比的。
徐霞客听说上面有名胜“仙人鞋”,位置在寒风冈左边,翻过山岭就可以去。可是,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没能去成,他们只得返回松风阁休息。
壬申年(公元1632年)三月二十日,徐霞客和徐仲昭到达天台县。
壬申年(公元1632年)四月十六日,徐霞客和徐仲昭从雁荡山返回时,才遍游了天台山西部的胜景。
在赤城山麓,徐霞客抬头仰望,山崖一层层泛着红色,山顶的佛塔挺拔突立在层层云霞和茂密的树木中。他往上来到中岩,岩上的佛寺重新修过,不再像从前那样破旧衰败。
徐霞客急于去琼台、双冈,来不及再攀登上岩。他和徐仲昭往西越过山岭,沿着小路走到落马桥,又往西北来到瀑布山。他们从左边登上桐柏山,翻越山岭往北走,只见有一片平地,被群峰环绕,仿佛是新开辟的一块天地。桐柏宫就在这片平地正中,但只剩下中殿了。伯夷、叔齐的两尊石像还存放在右室中,雕刻风格古朴,那是唐朝以前的遗物。
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道士住了,一群村民看见游客来,都停止耕种前来问话,于是,徐霞客拉住其中一人当向导。
他们往西,越过两座小岭,下到层叠的山崖中,登上琼台。一座山峰突起,三面盘绕着陡峭的崖石。百丈崖右侧的溪水,从西北边万山中直冲峰下。崖底的百丈龙潭,涧水流到琼台脚下,一池清水又深又绿。
百丈崖前又耸起一座山峰,如柱子似的高高耸立,高度和四周的山崖相同,这就是琼台了。琼台背靠百丈崖,前面则和双胭对峙,层叠的山崖向外环绕,琼台四周没有任何依附物。
登琼台的人要从北峰悬坠而下,徐霞客越过看似近在咫尺的山坳山脊,再攀援树枝、抬头往上升登。他在陡峭的岩石和流沙间攀登,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他顺着琼台边缘,第二次攀爬过去往南下,有一块突起的岩石,他从岩石中间凹陷进去,里面如同专门雕琢劈削的神龛一样,取名叫仙人座。
琼台的奇异之处,就在于悬空在十分陡峻的壑谷中,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树木。双胭也是琼台外围之中和琼台对峙的山崖,不从涧底再上,也不能登上去。徐霞客回想起二十年前,他和云峰和尚一齐从桃源过来,溯双冈的外涧进入,没能深入穷究这里的神奇奥妙。
这一次,他才得以从崖顶上俯瞰,高处、深处的景色都没有遗漏。他和徐仲昭在桐柏宫吃了午饭,仍然下到山麓,往南顺小路,渡过溪流,走到去天台县、关岭的大路上。他们又往南走小路,在狭窄的山缝中走了十里,小路左侧有一座山峰像天柱般高高耸立,徐霞客询问村民后得知叫青山茁。他们又溯南来的溪水走了十里,在坪头潭的旅舍住宿。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