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到伊拉克的,叙利亚第4师指挥官马赫尔·阿萨德,在14日率领旧部,在伊拉克民兵的无人机帮助下,快速推进叙境内50公里,成功消灭HTS达120人后又快速退回伊拉克境内。
战争史上,能够彻底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寥寥无几:长弓让骑士盔甲形同虚设,火药让城墙成为摆设,坦克让堑壕战术失去意义。而今天,无人机正在书写着类似的传奇。它既是"天空中的狙击手",也是"空中的眼睛",更是"24小时不知疲倦的哨兵"。
在马赫尔这次行动中,无人机的作用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示范。50公里的突袭距离,在传统作战理念中简直是自寻死路。但有了无人机,这种看似冒险的行动反而成为可能。白天,无人机侦察敌情;夜晚,无人机掩护撤退。这哪里是在打仗,简直是在玩真人版即时战略游戏。
值得玩味的是,无人机正在让战争变得越来越"民主化"。不需要昂贵的F35,不需要复杂的后勤保障,甚至不需要专业的飞行员培训 - 几万美元就能买到一台堪用的军用无人机。这种低门槛正在让战场上的强弱对比发生微妙变化。
不过,科技终究是一把双刃剑。当年在阿富汗,美军的科技优势曾让塔利班叫苦不迭。而今天,类似的科技却在叙利亚战场上开始反噬政府军。这种讽刺背后,或许暗示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军事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固步自封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眼下,各方都在争分夺秒地掌握无人机技术。这让人不禁想起一句老话:科技不会影响战争的本质,但会决定战争的形态。在这个无人机肆虐的时代,谁能在这场科技军备竞赛中胜出,谁就能在未来的战场上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