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上海市学生运动会初中组排球比赛在大同初级中学落下了帷幕,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的女排姑娘们如愿捧起了冠军奖杯。

“比赛时的具体细节我有点忘了,但我们队还是打得比较顺利的。”赛后,格初的女排队员傅嘉乐告诉小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4年至今,格致初级中学的女子排球队已经走过了20年,连续7年市级比赛第一,不少排球小将在这里成长为了一线、二线运动员。

可能许多人想不到,这所地处市中心的公办初中早年没有专业的排球训练场地,学生只能对着教学楼走廊练习垫球;早年刚发展排球特色时,也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面临了一系列难题。

今天,第一教育带大家走进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揭秘学校如何打破困境,成就了一百多位孩子的排球梦。

没有训练场地、没有专业教师……

难题怎么破?

“格致初级中学的前身为上海市第六中学,2003年,学校更名为格致初级中学,但我们还是想传承学校100多年的发展史,于是,将‘晓知明理,多才多艺’定为校训,从2004年开始招收排球特长生。”校长王珏告诉第一教育

那时,排球队最大的困难是招不到人,也没有专业的训练场地和教练。

王珏回忆:“那时候,我们去黄浦区各小学选才,每年能招到两到三位学生,但由于软硬件条件缺乏,招进来的学生根本没法出去打,能够小组出线已经很不容易了。”

后来出现一个契机,当时的上海男排教练祝嘉铭在格致中学成立了上海祝嘉铭格致排球俱乐部,为热爱排球运动的孩子提供训练的场地。场地有了,学校还引进了上海前男排运动员邵志哲来担任教练。

有了训练场地和教练后,生源渐渐稳定下来,学校也得以去招收更优秀的体育特长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动集团校发展排球特色

“每年招收体育特长生时,我们都会对家长提一个要求,初中4年,尽可能不要放弃排球训练。我也很欣慰地看到这么多年来,学校的女排队员一直在坚持打球,并在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她们也变得越来越自信。”校长王珏说。

格致教育集团成立后,校长王珏便与理事长商量,能否借助集团的力量来推动这一项目。这一想法得到了集团内5所学校的响应和支持,集团校纷纷组建了排球队,这不仅解决了生源问题,也鼓励更多爱好排球的孩子动起来。

“与我们共用一个操场的曹光彪小学也是集团校,目前,他们的排球队发展得不错,成绩也上来了,在各大比赛中开始崭露头角。”王珏很高兴看到这些变化。

20年间,格致初级中学为格致中学输送了不少优秀排球苗子,还为上海女排市二线队输送了12名运动员,为市一线队输送了8名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养出一群

真正热爱排球运动的少年

傅嘉乐是一位1米77的高个子女生,今年读初三,是队里的主攻手。

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正式接触排球,到现在为止,从未间断过。回忆起如何与排球结缘,她告诉第一教育:“小学时,教练来学校选人,询问了我父母的身高后,就让我加入排球队。我当时就想着把排球当成业余爱好,也没想到自己能坚持这么多年。”

如今升入初三的傅嘉乐依旧保持一周三次的训练频率,“我们每周五到周日训练3个半天,我从来没有缺席过,是我们队里的全勤王。我真心热爱排球,打球是缓解学习压力最好的方式。”

采访中,傅嘉乐也提到由于校排球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年级,平时凑到一起训练的时间有限,但是大家都会自行加练,维持好体能和状态。

每天完成作业后,她都会在家进行20分钟的力量训练。她说:“我觉得自己作业还算完成得比较快,可以留出时间来做一些平板支撑、深蹲等,规律的运动对我的学习有着促进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二的沈韵融也是校排球队的一员,她觉得排球这项运动给她带来最大的转变是性格。她告诉小编:“之前,我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哭,急切地想要寻求他人的帮助,自打加入排球队后,心理承受能力变强了,情绪也更稳定了。”

暑假里,沈韵融每天顶着高温来到格致中学训练,先围着操场跑20圈后,再进行负重练习、防守训练等。“我们练完后基本浑身湿透,第二天还会伴随着肌肉酸痛,但是,快乐大于疲惫,队员之间会相互鼓励、打气,休息时还会玩一些互动小游戏。”每次训练过后,她都觉得自己变得更强大了。

从球场走向人生赛场

女排精神将伴随她们很久……

初二的王若颖是今年比赛的替补队员,她说:“我负责为队员们加油,休息时给她们递水,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对于未来的规划,她表示,以后不一定会走上专业运动员的道路,可能还是把排球当成自己的一项爱好。

校长王珏介绍,其实队里的大部分学生未来都不会走专业路线,但多年来,格致初级中学还是将这项特色延续了下来,“学校有两支市级优秀团队,一支是女子排球队,另一支是弦乐队。我们更希望学生能在团队中养成规则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敢于面对失败,这些品质的养成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刚过去的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上,女排队员打完比赛后,主动与对手学校的队员握手,自发去为黄浦区的排球队加油呐喊。看到这一幕幕,作为校长的她倍感欣慰。

“孩子们的这些品质是学校教育课堂教育无法给到他们的,队员们在球场上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在学习上,他们同样能做到。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强大的小宇宙,学校要做的就是点燃他们的斗志。”王珏说。

20年来,已经有100多位“女排小将”从这里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她们中有的作为体育特长生进入了理想的高中,有的仅仅把排球当作爱好一直坚持打到了大学毕业,也有的成为了排球教练。

无论这批学生未来的路如何走,学校都希望她们能把女排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赢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王佳依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谢然

校对:曹铒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