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临近冬至,阜阳各地大集、庙会热腾腾上演,男女老少三五成群,边逛边乐。年味,在皖北农村正在逐渐洋溢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 这些原本独属“村里人”的乡村“集”遇,逐渐演绎成阜阳文旅融合、出圈出彩的消费新场景。

城市、乡村,人们共赴传统盛宴,犒赏一年的辛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一程烟火

千集百会阜阳旺。

今天是农历十一月十五,正是颍州区九龙镇逢集的日子。从空中俯瞰,街中心集市蜿蜒800多米的大集如同一条长龙,充满原始生命力。

离大集越近,鼎沸的人声越清晰。 沾着泥土、带着露水的蔬菜,新鲜出炉、冒着热气的糕点小吃,五颜六色、便宜实惠的衣帽鞋袜...... 伴着摊主热情的吆喝,十里八村的乡亲、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大、人多,挪不开脚,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阜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刘素娟说。

集虽大,却不用担心找不到地,只需寻着旱船游街的声音。

火铳大锣开道,87岁的赵奶奶头戴簪花,脸涂腮红,喜气洋洋。已经在大集上跳旱船50多年的她,今天格外高兴。“好多相机、手机对准了我,我也成了大明星。”

市民赵霞早上7点就从城区开车1个小时赶到这里,她告诉记者,打小在农村长大,最怀念的就是热闹的大集——卖菜老农憨厚的笑容,夸张的表情,扯着嗓子讨价还价后,再厚道地塞给你一把香葱、一根玉米,充满了“仪式感”。

“这就是我想要的乡愁滋味!”她说。

乡土情深,文化味浓。12月15日开始,阜阳八个县(市、区)同步开展“赶大集、逛庙会、品民俗、促消费活动”。麻糖、豆饼、馓子、牛肉、芥菜丝等地方美食,肘阁抬阁、花鼓灯、旱船、花挑、杂技等游街民俗表演,糖人、花馍、剪纸、面塑等非遗展示,欢乐套大鹅、推铁环、打老式陀螺等乡土游戏,变着花样吸引市民、游客吃喝玩乐,嗨翻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看头、有吃头、有玩头、有买头,值得一去!”来自河南淮滨的游客温女士说。

市集,“圈”住了人气,火出了乡村。 早在活动启动前两天,有关“阜阳逛大集”的话题就火速登上阜阳各大媒体平台。开幕式当天,阜阳广播电视台联动八个县(市、区)同步互动直播,引发广泛关注。

活动期间,除了大集和庙会,各地党委、政府还精心组织了农民村晚、民俗非遗展演、书画展、义诊、乡村趣味运动会、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宣讲、农技下乡等近百场惠民文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察人士认为,让乡村大集在传承与创新中,展现新的时代风貌,吸引更多人关注阜阳乡村文化,既是 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新消费的具体举措,也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更是提升阜阳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品一份民俗

“准备好没?”

“好了!”

“哈哈哈。”

在临泉县长官杂技小镇,紧随众人的响亮回答和欢笑,直径2米的大鼓咚咚敲响,赶集的人们跟随肘阁抬阁的表演队伍,扭着跳着开始了巡游。身着艳丽戏服的老艺人走着S型步伐,左手有节奏的摆动,右手托扶着脸涂细粉、身穿戏装的孩子。老艺人不时变换队形,小表演者或踢腿或摆动双臂或翻跟头,精彩的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阜阳新闻网

“今天准备的有高跷倒立、顶枪、吞剑,还有情景杂技《霸王别姬》。既能展现杂技之美,还能和群众进行互动,我们肯定卖力地演好每一场啊。”临美杂技团团长尹波兴奋地说。

舞龙舞狮,唱大戏。今天是农历冬月十五,界首光武冬会迎来了最热闹的一天。方圆百里的近万名群众汇聚在这里赶庙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乡土文化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武冬会一年一次,在当地已有500多年历史。近代以来,得益于光武镇地处皖豫交界的便捷交通,这里成为中原地区颇具规模的小商品交易市场,界首也因此一度拥有“小上海”的美誉。

庙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跨度长达一个月的光武冬会。冬会期间,人们在这里购买羊羔、牛犊、鸭苗、农机,盘算着来年的丰收和希望。

光武镇文化站站长徐良告诉“瞰阜阳”工作室记者:“如今物资充沛,逛庙会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演变成代表憧憬与希望的年俗符号,人们怀着虔诚之心,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海丽 摄

“这口古井是伍子胥当年开挖的七十二眼井之一。”在颍泉伍明大集,春秋名将伍子胥屯兵驻守时的射箭台、运粮河、饮马池等历史遗迹被设置成赶集打卡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站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下,看着一地黄叶,听着千年前的故事。”游客李蕊感慨系之,“突然有种时光倒流之感,厚重的历史扑面而来。”

阜阳地处淮河中上游,千百年来,颍淮儿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淮河文化,形成了众多具有民俗特色的乡村大集。“来了有看头,回去有想头。”阜阳市博物馆讲解员胡晓岚表示,阜阳大集上各色民俗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耐人寻味,让人着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促一方消费

在皖北农村,赶大集是十里八村头等重要的事。

逢集这天,街上的大小店铺拿出最好最全的商品,农闲的村民也会挑上自家的蔬菜、手工艺品来到这里。大集,是村民社交场、乡镇“CBD”。

“没有价格‘刺客’,从街头‘暴走’巷尾,一路‘剁手’,一路拉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飞 摄

“200块钱完成一站式购物,买了好多会龙辣椒、板鸡,还有方集馓子,还有豆饼、牛肉,全是正宗地道的本地特产,物美价廉。”在阜南县会龙大集,村民们的淳朴热情,让黄承英忍不住买了两大包土特产。

刘家油条店老板刘克明告诉“瞰阜阳”工作室记者,随着阜阳大集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外地游客也来到这里,每逢大集时候,他们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到1000多块钱,是平时的两倍多。

“我们抽派人员,随时对现场的熟食类商品进行抽检,保证食品安全。”颍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瞰阜阳”工作室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款节能冰箱,使用的是最先进的保鲜技术。”

在颍东区老庙大集,阜阳商厦家电以旧换新专区的工作人员,正向村民吴桂金介绍最新款的冰箱。“现在买挺划算,国补之后,不到3000块钱。”吴桂金告诉记者,这里的家电品种齐全,不用进城,就可以买齐,方便又称心。

“今天准备了500多斤卤猪蹄,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完了。”颍州区马寨马旭茅台猪蹄总经理马旭介绍,“农村大集为阜阳特色农商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售卖的平台,我们正在申请非遗,通过大集这个平台把百年老卤品牌打出去。”

“碳水美食之都,阜阳名不虚传。” 来自重庆的百度达人、旅游博主刘晓岚对“瞰阜阳”工作室记者表示,在阜阳大集,她品尝了贡鹅、猪蹄和焦馍,一个比一个美味。接下来两天时间,她将奔赴阜阳各个乡镇大集,充满期待。

近年来,阜阳市立足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整合惠民演出、文化体验、年货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将乡村大集、庙会与文旅活动融合,打造购物大集、文化大集。与此同时,各地通过加开公交线路,规划临时停车场,提供免费公厕等措施,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潜力。据不完全统计,阜阳每年常态化开展各类农村大集近千场次。截止到中午12点,仅当天的颍州九龙大集共设商铺摊点609处,销售额约144.1万元,人流量达9.8万人次,全天全镇销售额预计达314.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阜阳公众网

“传统阜阳大集,把市场搭建起来,把老百姓聚集起来,既展示了当地民俗文化,也拉近了本土文化、乡土特产与游客之间的距离。既可以促进物质交流,也可以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一种紧扣新时代、新消费、新场景的文旅活动,应该更好地发扬光大。”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思杰说。

年越来越近,赶大集正是好时候。

乡村大集一头连着生活,一头连着生计,是老百姓千百年来再普通不过的生活方式。赶大集走红背后,是人们渴望找回的烟火气息,是写进阜阳人基因的集体记忆,是新时代皖北乡村振兴的具体表现。

到阜阳来,赶一场大集!值得拥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瞰阜阳”工作室

文字|全媒体记者 陈锐

图片|阜阳新闻联播、@在阜阳、任长波

编辑|王东强

审核|张 杰

监制|余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