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一天,油麻地榕树头下,锣鼓喧天,上百人身穿咏春字样的短袖,比划着一竖一横,齐打起咏春“小念头”。片刻过后,音乐声毕,舞台上的话音刚落,现场人声鼎沸,人们互相拥抱......
原来,他们正式创下了首次最多人线上、线下同时打咏春拳健力士世界纪录。靠近天后庙处的舞台正中央,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见证这场武术盛事的发生。从主持人的介绍中得知,这位老人便是世界咏春文化交流会会长梁锦棠。他从二十岁开始跟咏春拳宗师叶问的大徒弟梁相学习咏春拳,一直到现在仍在事必躬亲地传承咏春。
庙前比武
上世纪60年代初,刚满二十岁的梁锦棠怀揣着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热爱,经多方打听、亲友介绍拜入叶问首徒梁相门下学习咏春。因天资聪颖加上勤加练习,1969年,梁锦棠得到梁相的认可,开始业余私人授拳。那时梁锦棠师傅在启德机场任职,放工后就会将咏春拳授予航空公司的同事,之后在酒店做经理时,亦都会给酒店职员教学。现今梁锦棠已桃李满门,弟子由4岁到84岁皆有,当中有不少退休小学校长、大学教授、医生律师等事业人士。
叶问咏春第二代传人梁锦棠
本刊记者刘妍伶摄
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适用于近身搏击,攻守兼备的武术,包括小念头、寻桥、标指、黐手、木人桩、六点半棍法、八斩刀法等依次进阶的拳法套路。
“最初真的仅仅只是兴趣,那时候的香港治安不像现在这样,社会秩序落后,在社会上揾食工作经常容易有争执、打架,所以学习咏春还是为了防身。我年轻时就经常与人比试切磋,或是被人恐吓时还击。”梁锦棠说。
在梁锦棠的眼里,咏春的名号就是打出来的。和电影故事一样,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比武之风盛行,不同门派间经常相互切磋。他清楚地记得,那时香港并没有很多运动场等公用的康乐设施提供给市民运动练习,所以大部分练武之人会选择在寺庙前的广场练拳。“我的师傅梁相和几位师叔包括我本人就有在油麻地榕树头的天后庙前学习,那时门派间时常会过手,拳拳到肉。”
叶问教李小龙拳法时的历史影像资料
梁锦棠说,“那时候的人十分斯文,我哋功夫佬个个都有尚武精神、有情有义,就算打输了也不会有恩怨仇怨,不会记仇。功夫学不好就再练过,来过。习武为强身健体,在必要时出手止武。”也正是因为武术界的切磋比武,咏春在香港流行开来,逐渐被人推崇。“好彩因为李小龙的关系,通过电影的传播,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咏春在香港。”
咏春奥秘
一代武术大师叶问正钻研咏春拳
“我最早学习咏春的八年、十年仅仅只是皮毛。”梁锦棠直言自己也是在近十几年才真正领悟到咏春的奥秘。
他说,咏春是一个斯文的功夫,区区几个手法就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动作。咏春重法度,即方法和角度,即如何发力、借力借势、与对手的距离等。学习者要练习摊手,目的是锻炼专注力和韧力,手臂如九臂架般有力,注重手腕力和肘底力。和其他武术不同的是,咏春是左右手互动,既能防守又能进攻,唇齿相依。咏春还蕴含着人生哲学,不是以力制力而是以四两拨千斤取胜。咏春不仅注重身体的锻炼,还强调心灵的平衡和自我修养。随着现代社会的压力增加,都市人、尤其是学童面临的学业和社交压力,心理健康越来越突出。透过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像咏春这样的武术可以提供多方面的益处。
梁锦棠认为,咏春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值得传承的。“我哋识得尊师重道,将师傅当成是自己的父亲,师傅教我们武功,我们就要听他的话,有礼仪,想好怎么练好一招一式。希望能够将这门中国传统武术好好地传承下去。”
点一盏灯
电影《一代宗师》中的精彩画面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凭一口气,点一盏灯,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梁锦棠就一直在用实际行动“点一盏灯”。
梁锦棠的拳馆开在弥敦道上的一栋商业大厦里,几年前,他在有心人的资助下,将拳馆从深水埗白杨街搬到这里。他在弥敦道上教会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又将白杨街的拳馆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租给师弟教学。2010年,咏春梁锦棠国术中心成立,旨在传承“梁相系咏春”,让“梁相系咏春”精神及奥义得以延续。梁锦棠希望将自己从先师梁相身上所学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梁锦棠还时常带领徒弟们多次参与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旅游发展局组织的活动,向世界各地游客及香港市民展示咏春拳术。十月份举行的“咏春誉满香江齐破健力士世界纪录”活动,便是通过创下“线上线下最多人同时打咏春拳”的健力士世界纪录吸引更多人对咏春的关注。早前,梁锦棠还参加了由香港树仁大学主办的AI咏春教学活动,希望通过AI技术吸引小朋友,培养他们的兴趣,让更多人学习咏春。
今年九月,梁锦棠专门飞去北京参与2024北京文化论坛专场文艺演出,和深圳原创精品舞剧《咏春》主创们一起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仁、义、勇、智、孝等传统文化及血脉传承的精神气节。
“我已经八十几岁了,已经是要退休的年纪,还是希望尽力传承咏春。”
他指着挂在拳馆上的一幅相片淡淡地说,“这张相片是我们几个师兄弟与师傅的合影,不过里面的人已经是老的老,走的走。”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舒志勇 本刊记者
编辑:赵芃程
审读:刘妍伶、舒志勇
监制:康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