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 郎世宁《午瑞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瓶,梅瓶,其是古器中至美者,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其本身拥有的自然形态,不论是制作者还是使用者,都能感受从视线和心灵中折射出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 汝窑天青釉梅瓶(修复)

2002年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梅瓶本是生活器物,随饮酒的历史诞生,器创于晚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 官窑青釉梅瓶

大英博物馆藏

宋代赵令畤《侯鲭录》:“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或二,至五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达其义,闻五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 磁州窑珍珠地”清净忍”梅瓶

大英博物馆藏

南宋袁文《瓮牖闲评》:“今人盛酒大瓶谓之‘京瓶’,乃用‘师’‘’字,意谓此瓶出自京师。误也。‘’字当用‘经籍’之‘’字。晋安人以瓦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者名曰‘经’,则知‘经瓶’者,当用此字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卉纹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不论“酒经”、“京瓶”还是“经瓶”,都是梅瓶的前身。从酒瓶花瓶的身份互换是从何时而起的呢?在故纸中细寻线索,也许从梅瓶存在那刻就开始了。

宋代韩淲《上饶新刊巩宋齐六言寄赵晏叟者次韵上饶》诗云:“书诗案自应留笔研,窗谁不对梅瓶。”另首《雪后如春》:“兰佩新输绿,梅瓶久荐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八扇“三国演义”博古纹隔扇门(腰板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宋代萧泰来《亭坐》诗:“公余终日坐疎亭,看得梅开梅叶青。可是近来疎酒盏,酒瓶今已作花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 磁州窑白地黑彩唐草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明末清初彭孙贻《神弦曲》:“人言马公乐,六博閒樗蒱。花枝插酒瓶,一饮十三壶。”清代乾隆皇帝也说:“古瓶盛酒后簪花,花酒由来本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 吉州窑缠枝卷草开光海浪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以上历史散记,可知梅瓶本为酒器确实无疑,亦可推知花酒兼用也由来已久。梅瓶借酒生发,散布寰宇,在各时代,各窑系,均有瓷珍幸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弦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我们借知识与科技通达的云世界,视巡万里,隔着万水千山看到了这些美妙的器物,同时也穿越了沧海桑田如对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代 耀州窑青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梅瓶是源于日常使用的器物,所以毫不矫饰,能与生活恰融一体。兼具功能和审美,实用且耐看。

古人制作者的用心和使用者的呵护,让今天的观者觉得器物似乎有了“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代 景德镇窑青白釉花卉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这些经历、经过很多人一生陪伴,传承于今日的器物,静静的伫立在我们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代 青花鱼藻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观复是其中很多器物的家园,愿和你们一同长久用心的努力守护,在文明轨迹变迁中,继续让它们好好的展示给身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而观复作为承载这些的旅驿,除了让人睹物思妙,也作为孕育的母体,创造有“心”的器,在时光岁月中漂流,为某人、某些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 珐华缠枝牡丹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当我们用心的揣摩每一件器物,体味曲度变化中的万千气象。它们曾经是泥土,现在却晶莹如玉。工匠的双手和技艺如同神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康熙 青花枯枝花鸟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创衍“心”器点缀生活,会因为长久使用而变得更美并充满情感,也会因为被珍惜爱护而得以长久的幸存,成为下一个轮回中的珍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康熙 郎窑红釉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人与器,物与心,随众生泯然,也定荼蘼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