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美国有两位总统和中国的关系亲密,都访华许多次。这两位总统,一位是结束冷战的老布什,一位是敲开中国大门的尼克松。
其中,尼克松在1972年的访华,改变了中美两国的历史走向——结束中国的外交孤立时代,帮中国减轻对苏军事压力;成功结束越战,在崩溃边缘挽救了美国。
可惜第二个任期里,因为水门事件的恶劣影响,尼克松被迫辞职,后世风评非常差。
好在真金不怕火炼,尼克松的政治眼光敏锐,对世界局势的发展见解独到,后来历任美国总统也非常尊重他。
尼克松来过中国22次,前后跨度长达20年,算是见证了新中国从被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进程。
早期的尼克松看到中国人的凝聚力、乐观精神,不禁对中国心生佩服;进入90年代,尼克松看到了中国人在新制度下的发展成果,感慨中国有不亚于西方任何国家的创造力。
出身底层的尼克松,对中国政府发展经济,帮助成千上万人摆脱贫困的行为表示赞赏。但他也暗暗开始担心,中国的高速发展,迟早会对美国造成威胁,会成为美国最大的对手。
那么,尼克松其人,早年的经历如何?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又发生了什么插曲?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他都是怎么评价中国的?
【一】
尼克松:草根学霸,冲破阶层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根子是从英国迁徙来的清教徒。
但其实早在19世纪,美国就变成了多民族国家,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人都纷纷迁徙美国淘金。
德裔在美国的地位很重要,超过英、爱移民,是美国第一大民族,今天至少有5000万德裔美国人。如今再次上台的特朗普,就有德国血统,中国人熟知的尼克松总统,也算是德裔。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他的母亲汉娜就是个德国女人,父亲弗朗西斯是虔诚的贵格派教徒。尼克松出生在1913年,家族居住在加利福尼亚的橘郡的一个牧场。
他家里有5个兄弟,母亲做全职主妇照顾家庭,父亲经营牧场养家。
但父亲弗朗西斯在1920年代破产,全家只好搬到了洛杉矶的小镇惠提尔,在贵格派教友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小小杂货铺,家人都在店里帮忙。
在彼时的美国,杂货铺专做穷人生意,买卖的物品包括工具、食物、衣物、燃料等等,店主还担负着修理、运输的任务,几乎是个小贸易站。
虽然店铺生意尚可,但在城市生活的开销较大,尼克松家很快又陷入贫困,他的两个哥哥还相继病死。
尼克松10岁出头就帮父亲干活,初中开始自己开车送货,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还在看店。
这种严酷的、每天为三餐一宿而干活的日子,加上贵格派保守、教条的风格,让尼克松变成一个沉默、理性的人。
实际上,这点从他的长相都能看出来,年轻的尼克松长得很帅气,但眉眼之间透露着一股冷峻,和他中年时期一模一样。
中学时代,尼克松学习成绩优秀,家里逼他去读专科,早点赚钱,但尼克松说服了父母,他要考大学,学法律。
家里付不起大学学费和大城市的生活费,尼克松就在家乡的惠提尔学院读了4年,然后才报考杜克大学。他最终成功得到杜克大学全额奖学金,进入杜克大学法学院。
尼克松于1937年从杜克大学毕业,随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律师协会。他曾给FBI投递了简历,但石沉大海,尼克松只好在洛杉矶处理了几年遗产和离婚官司。
1939年,二战爆发,两年后美国参战,尼克松加入美国海军,在后勤部门服役4年。
1946年复员后,尼克松决定从政,靠着加州贵格派的财力支援,他在1946年成为美国国会众议员。
对于穷小子尼克松的成功,虽然官方的记载很少提到,但和他背后的基督教贵格派密切相关。
这个教派起源于欧洲,壮大于美洲,是美国的“原始股”之一,其成员在商界、学界地位重要,资产雄厚。
从政后,尼克松跟着共和党坚定对抗东方世界,是美国著名的反苏政客。
【二】
一场大雪,让尼克松敬畏中国
为何尼克松早年和苏联那么过不去呢?这和美国当时的氛围有关。
美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全国性“红色恐慌”:第一次是一战末,苏维埃联盟建立后;第二次是二战结束后,柏林危机爆发,美国疯狂反社会主义,一直延续到50年代初。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民间都在防苏、反苏,国内到处抓苏联间谍,媒体宣传丑化苏联,国家政策也以遏制苏联为准则,并将遏制政策扩大到一切亲苏势力。
作为青年政客,尼克松不得不参与其中,这是他向上爬的主要通道。
1948年夏天,“希斯间谍案”爆发。前总统罗斯福的亲密顾问,美国国务院官员阿尔杰.希斯被指控是苏联间谍,此人在二战期间把美国最高部门的情报送往莫斯科。
这一案件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国会发起调查,而律师出身的尼克松,既是案件调查的发起者,又是推动者。
当时希斯的无罪辩解非常成功,并得到媒体的支持。但尼克松坚决认为希斯在撒谎,多次找到辩护律师的漏洞,要求法庭仔细审查证物和证词,最后让希斯坐牢5年。
这起“希斯间谍案”成就了两个人,一个是尼克松,另一个是麦卡锡。
后者借机宣扬“麦卡锡主义”,成为政坛领袖,而尼克松则以辩论能力得到政坛关注,也在全国闻名。
三年后,共和党推出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尼克松担任他的搭档,自此平步青云。
随着艾森豪威尔在大选中获胜,不到40岁的尼克松成为美国副总统。他的政治主张还是极端反苏,并在1959年因和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大吵一架扬名世界。
当时尼克松前往莫斯科,参加莫斯科美国展览馆开幕仪式,和赫鲁晓夫在厨房用品区发生争执。
赫鲁晓夫对美式厨房电子用品嗤之以鼻,尼克松大怒,当场和赫鲁晓夫争执,并用食指指着比他矮的赫鲁晓夫。
这张照片传回美国,美国人都为副总统的表现而振奋,尼克松的声望大涨,次年高调宣布参加大选。
尼克松以为胜券在握,大选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从麻省走出的富二代政客肯尼迪,靠着电视辩论的出色表现,以微弱优势战胜了尼克松。
打从中学开始,尼克松就对富家子弟有心理阴影——自己学习好、运动好、辩论好,但学生会大选里,他总是输给富家子弟。因为后者有钱,人缘更好,票源更多。
没想到走出学校,努力打拼几十年,自己还是输给富家子弟。尼克松当时心灰意冷,直接回到老家去当律师了。
然而,60年代的美国是多事之秋,肯尼迪政府牵扯进越南冲突、古巴冲突,肯尼迪本人又在1963年遇刺死亡。
随后继位的约翰逊总统扩大越战,美国陷入朝战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战争。美国国内经济被战争重创,共和党在1968年再次找出尼克松竞选总统,这次他终于得偿所愿。
此时的美国国内情况、世界冷战局势都和50年代大为不同,尼克松等一批共和党人抛弃了极端反苏、反东方阵营的思想,他们开始寻求打破冷战“苏攻美守”格局的可能。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麦卡锡主义”在50年代中期变成“猎巫运动 ”,牵扯无辜的科学家和政客,引起全民反感。
再者,美国彼时已经在冷战局势里处于下风,二战后不可一世的气势一去不返。
美国政客仔细研究东方阵营的特点,通过苏南矛盾、苏匈矛盾、苏波矛盾、苏中矛盾,他们发现东方世界跟西方一样,也不是铁板一块。中国的存在,也让苏联搞不了一言堂。
所以,尼克松为首的一批政治家,开始在东方阵营寻找支点,他个人认为最强大的帮手就是中国。
彼时,中美已经就越南问题在欧洲见过面,而尼克松竞选中答应美国人民要结束越战。尼克松知道,没有中国帮助,他不可能做到。
1969年,随着中苏擦枪走火,次年,尼克松政府主动接触中国。1972年他亲自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当时的美国人眼中,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20多年来两国很少打交道,尼克松在访华前,甚至害怕自己在中国要行跪拜礼。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到达北京,周总理在机场迎接。
次日,尼克松游览故宫,第三天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观看团体操表演。按照计划,24日尼克松要去八达岭游览长城,但就在23日,北京降下鹅毛大雪,能见度不足百米。
大雪下了一天,进山就成了问题。
八达岭长城距离北京很远,在80公里外,而且过了北京南口就是山路,下雪后一般封路,没法上山。而且就算上去,大雪后的长城湿滑,难以游览。
尼克松和同行的人以为这次去不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美国代表团正常出发,前往八达岭。
因为24日的凌晨,北京市政府发动全市群众,北京军区发动解放军,一共在当晚出动80万人次,扫清了北京市区以及北京到八达岭的全部积雪,连长城的积雪都被清理。
后来尼克松才得知这一群众活动,这在美国人眼里无异于神迹。
这种高效动员力背后,其实是政府强大的威信;而人民的执行力,证明中国人的勤劳和团结,这些特质都超越了尼克松为首的美国访问团的认知。
当天,尼克松开心地游览了长城,但心里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他想起了临行前,读过的那些近代美国外交官、商人在中国的见闻,里面都在提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勇敢。
此行中,尼克松还参观了中国的国营农场、解放军驻地、重工厂,并和北京市民亲密接触。
要知道,中国已被外界封锁十几年,但国内的工农业还在高速运转,人民生活富足,军队士气高昂。
尼克松感到,眼前的中国虽然和外界交流甚少,但这是个生机勃勃,充满潜力的国家。他更加坚信自己和中国交朋友是正确的,这能彻底改变冷战的局势。
【三】
晚年尼克松警告:中国将会是对手
尼克松第一次访华后,中美随即联合发布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在回忆录里,尼克松高度评价了中国领导人的睿智,两国没有在细节问题上拉扯,都是互有退让,他深刻感觉到中国和一般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
原定计划中,尼克松打算在1975年前后和中国建交,但“水门事件”的爆发打断了他的计划,中美建交被推迟。
1976年,卸任后的尼克松再次来到中国,他依然受到总统级别的接待。
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此后尼克松频繁来往于中美之间,几乎一年来两次。他有时以个人身份来华访问,有时担任美国政府的特使,来中国传达政府的消息。
由于尼克松第一次访华,先停留的地方就是上海,后来他多次来到上海,亲眼看着上海一步步发展为工业化的大都市。
中国的日新月异,全在尼克松的意料之中——一个国家有稳定的政府,丰富的资源,勤劳的人民,不可能困于贫穷。
随着时间的发展,尼克松也看到了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活动——中苏关系恢复正常、中韩建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在90年代苏联解体后,尼克松再次访问中国,这时候,他已经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潜在对手。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其速度超过所有发展中国家。
随着经济一起进步的,是科技、教育、军事、国际影响力,中国同时在各种地缘问题上越发强势。
老布什上台后,中美两国碰撞增加,中美蜜月期结束。此时尼克松奉命来华疏通两国关系,回国后却称“我们制造了一个弗兰肯斯坦”。
这个“弗兰肯斯坦”,就是西方人所说的“科学怪人”,此话的意思不是中国的科学技术太厉害,而是说美国用开放政策帮助中国发展,现在中国已经有突破樊笼,和美国平行发展的意思。
然而,在美国主导的战后体系里,美国认为自己是绝对领头羊,哪怕是英法这样的大国,也不能和美国平行。
中国的崛起已经让尼克松看到了危机,虽然他承认对中国的感情深厚,但作为一个政客,一个有着冷战思维的政客,他的职业素养让他不得不害怕。
尼克松曾在报社采访中直言:“在不久后,中美肯定会发生碰撞。”
1994年春天,老朋友尼克松最后一次来到中国,他再次游览了北京和上海。回国后不到一周,尼克松就去世了。
这位总统生前毁誉参半,因为“水门事件”,尼克松不受媒体和老百姓待见。但在政客圈子里,尼克松一直是重量级的战略专家,是多任总统的高级顾问,他一直没离开美国决策圈子。
尼克松去世后,中国官方发了慰问电,这位总统在美国享受国葬,中方也派代表参加。
而在尼克松去世两年后,1996年,中美果然在台海发生冲突,美国人不得不敬佩这位老政治家的判断力。
纵观尼克松的政治生涯,以及对华的不同态度,我们从中能看出尼克松的人生哲学:顺势而为,顺时而变。
尼克松早年的反苏、反社会主义,到后来的亲华,再到最后的原始版“中国威胁论”,这一切都是以美国利益出发,并顺应政坛和国际形势变化。
立场多变,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缺点。但在对于尼克松这种冷战政客来说,却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尼克松访华的幕后花絮》,肖舟
2.《基辛格-尼克松的“宏大构想”、尼克松主义与冷战转型》,戴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