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文学史案》,严迪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11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为严迪昌先生遗著,经其弟子整理,首次公开出版。本书分为“遗民心谱”“朝野离立”“流派消长”“风雅总持”“人间世相”“八旗人文与闺秀才人”六编,收文三十余篇,涉及清代的诗、词、文、戏曲、小说等文体,对清代文学史实重予审辨,扫除诸多偏见、陈见,视角独到,考论精辟,尤见文心与史识。另有其弟子所撰导读、年谱等,便于读者了解其生平与学术。

目 录

不傍古人著心史

——严迪昌先生《清代文学史案》导读马大勇

整理说明 田晓春

叙意

一、遗民心谱编

概说

“长明灯作守岁烛”之遗民心谱

——叶绍袁《甲行日注》

归“奇”顾“怪”略说

“新朝服”谳“老布衣”

一清初朝野离立之兆端

二、朝野离立编

概说

蒙叟心志与《列朝诗集》之编纂旨意

“梅村体”论

——吴伟业的诗心与诗史

从《南山集)到《虬峰集》

——文字狱案与清代文学生态举证

谁翻旧事作新闻

——杭州小山堂赵氏的“旷亭”情结与《南宋杂事诗》

聚讼纷争之“袁枚现象”

“和而不同”之乾隆“三大家”

百工“杂流”入《锦囊》

三、流派消长编

一日心期千劫在

——纳兰早逝与一个词派之夭折

姚鼐立派与“桐城家法”

“阳湖”竟起与“姚恽派分”

四、风雅总持编

金台风雅之总持

——龚鼎孳论

往事惊心叫断鸿

——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与雍、乾之际广陵文学集群

阮元与定香亭笔会

五、人间世相编

孔尚任之“史心”与《桃花扇》

聊斋诗与“诗《聊斋》”

亦谐亦庄抒幽愤的《聊斋志异》

吴敬梓病辞鸿博心迹之解辨

乗持公心、亦“稗”亦“史”的《儒林外史》

曹雪芹及其《红楼梦》人文构成觏原举证

六、八旗人文与闺秀才人编

八旗文学集群概说

雍、乾之际的落魄王孙:恒仁及其《月山诗集》

乾隆中期“不衫不履”的宗室群体:以永忠为重心

法式善及其“诗龛’

《西青散记》与《贺双卿考》疑事辨

附录

叙意(初稿)

谁翻旧事作新闻(初稿)

孔尚任之“史心”与《桃花扇》(初稿)

《东皋杂钞》与《贺双卿考》(初稿)

《东皋杂钞》与《贺双卿考》(二稿)

《西青散记》与贺双卿(三稿)

《西青散记》与贺双卿(四稿)

《清代文学史案》篇目补苴及其他 田晓春

严迪昌先生学术年谱简编 田晓春

后记 严弘

整理说明(注释从略

田晓春

《清代文学史案》是先师严迪昌先生晚年一部未竟稿,虽是残稿而规模初具,乃先生“衰年变法”的尝试、四十五年学术生涯的“又一次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文学史案》手稿

2023年4月,先生哲嗣严弘教授谋付枣梨,书稿扫描、分工整理次第以行,至今一年有余。因我略知此书成稿之颠末,又忝为统稿,遂当仁不让,将先生撰稿始末、诸同门整理分工与书稿体例作一说明。

一、撰稿始末

大约1997年,应浙江文艺出版社邀约,先生承担“历代文学史案”系列之《清代文学史案》(以下简称《史案》)的撰稿。1998年初始以贺双卿为题,2003年4月病重住院前犹在谋撰杭州汪氏振绮堂一篇,先生最后五年的心力大半倾注于此书。

1997年7月,先生以从东北某出版社追回的一份讹误满纸的《清诗史》初校样为底本,重行核检所有引用文献,增注补证或考辨三百余则,详列重要参考书目约四百种,适值目翳未开,力疾以赴。

9月撰《后记》毕,消瘦乏力,问医住院。

10月16日病榻与弟子马大勇书,以《清诗史》“成书有日,心中甚快慰”。

次年2月5日前,先生着手《史案》撰写,《〈西青散记〉与〈贺双卿考〉疑事辨》即是开笔之篇,此文见存五稿,从初、二、三、四稿至定稿,篇名由《〈东皋杂钞〉与〈贺双卿考〉》一改为《〈西青散记〉与贺双卿》,再改为《〈西青散记〉与〈贺双卿考〉疑事辨》,从笔迹草草、涂乙满纸的初、二、三稿直至发表于《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的定稿,不足八千字文章,竟周折如此,颇为反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先生著《清诗史》(全2册),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因先生著述向来一稿而就,修改不过数字或十数字。想因病体初愈尚精力衰颓,或因发凡起例而慎重以待,反复斟酌。

《〈东皋杂钞〉与〈贺双卿考〉》第二稿三千言,开首有“病后读去年的《文汇读书周报》,见第637号程巢父《胡适的〈贺双卿考〉》与642号朱新华《假作真时》二文”,末署“一九九八·二·五于吴门枯鱼斋”,指向书稿始撰时间。

追忆2000年前后先生曾喟叹“1997年后再无一部专著”,1998年9月《清诗史》历经坎坷首版于台北(先生曾因修订该著而劳瘁致疾),则《史案》始撰于1998年2月,当无可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严先生与家人合影于苏州螺丝浜寓所,前排:严迪昌、曹林芳

《史案》之撰,始于1998年2月,止于2003年4月,其间以1999年秋学期先生赴台湾东吴大学讲学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用浙江文艺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等稿纸四种(十三篇),后期则改用先生定制的枯鱼斋稿纸(二十二篇)。

界定则据《谁翻旧事作新闻》打印稿,末署“公元二千年仲夏于吴门”。此文发表于《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手书定稿已不存,仅有未竟之初稿与此打印稿,后者与定稿同,有先生校对笔迹。

勾稽先生学术踪迹,2000年1月中旬,结束台湾讲学,返姑苏;6月,重拾《史案》,首篇即是《谁翻旧事作新闻》,故有初稿、定稿之调整。

台北归来的2000—2001年,是先生笔力最峻健峭拔、成篇最迅捷且最神完气足的撰著黄金时期。

2000年11月至次年秋,我曾为先生录入《史案》十篇,可推知此十篇约撰于2000年6月至2001年夏秋间:

1.《“长明灯作守岁烛”之遗民心谱——叶绍袁〈甲行日注〉》。

2.《一日心期千劫在——纳兰早逝与一个词派之夭折》。

3.《从〈南山集〉到〈虬峰集〉——文字狱案与清代文学生态举证》。

4.《往事惊心叫断鸿——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与雍、乾之际广陵文学集群》。

5.《聊斋诗与“诗〈聊斋〉”》(标题代拟)。

6.《八旗文学集群概说》(标题代拟)。

7.《雍、乾之际的落魄王孙:恒仁及其〈月山诗集〉》(标题代拟)。

8.《乾隆中期“不衫不履”的宗室群体:以永忠为重心》(标题代拟)。

9.《吴敬梓病辞鸿博心迹之解辨》(标题代拟)。

10.《秉持公心、亦“稗”亦“史”的〈儒林外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5月严先生参加弟子张仲谋博士论文答辩,后排左起:田晓春、

、整理分工与书稿体例

2004年1月3日,先生逝后第152天,师母曹林芳女士召至先生书房,案上有书稿一束,一见而大惊诧,方知天壤间竟有《史案》一书,因此前录入时,仅知先生正在撰写系列论文。

先生身后,得见无序次之未竟稿。遂奉师母命,匆促两日间,完成两事:

其一,十篇未刊稿,代拟篇题;其二,据《叙意》二篇、《概说》二篇,初定全书结构,草拟一份《史案》目录。

当日未及细读,限于学力,书稿编排,略具框架。二十年后的2023年6月,严弘兄将先生遗稿扫描,并转达张仲谋师兄之命,以遗稿有长有短,有已刊未刊,未刊稿更需细心校订,命我作一分工,将三十七篇文稿分派诸同门:陈玉兰五篇、张仲谋六篇、马大勇七篇、杨旭辉四篇、雷恩海七篇、田晓春八篇,篇幅三至六万字不等,分头录入并校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迪昌自选论文集》

又因原稿引文出处标注体例不一,有详略、有无之差异,经诸同门商讨,二十八篇案例(其中《孔尚任之“史心”与〈桃花扇〉》一案两篇)由田晓春(十七篇)、雷恩海(七篇)、陈玉兰(四篇),依照现行出版规范,检校原文并详标出处,或补注或增注,汇总后由田晓春统稿,并据以拟定整理细则,确定全书结构、划一体例如下:

(一)此书为未竟稿,整理时最大程度保持原稿面目。

(二)全书分为正编、附录两部分。遗稿见存三十七篇,其中定稿三十篇,即《叙意》一篇、《概说》二篇、案例二十七篇,是为正编,据《叙意》《概说》分为六编,各编篇目不等;未定稿七篇,入附录。

(三)正编之录入与校对,《叙意》《概说》据稿本录入;案例二十七篇,成稿非一时,有同题而有数稿,有发表与未刊之别,分述如下:

1.生前发表八篇,其中稿本存者六篇,以发表本为底本,参校以稿本。其中《归“奇”顾“怪”略说》一篇,稿本与发表本之文字有多处相异,以两本互校,选取最贴近先生行文风格者。发表时删削之文字,据稿本添入;发表时增补之文字,据发表本添入。至于稿本不存之两篇,措置如下:

A.《〈西青散记〉与〈贺双卿考〉疑事辨》据发表本录入。

B.《谁翻旧事作新闻》以发表本为底本,参校以先生生前校对之打印稿。以上所校,皆不出注。

2.身后发表九篇,以稿本为底本,参校以发表本。

3.未刊十篇,皆据稿本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迪昌先生纪念文集》

(四)附录七篇,皆据稿本录入。

1.《孔尚任之“史心”与〈桃花扇〉》虽是初稿,实为完篇,稿本标注引文出处,故整理时或补足或增补。

2.《叙意》(初稿)无引用文献。

3.其余五篇之引文,稿本未标出处,则存其旧观。

(五)全书引文及出处,皆予校核。

1.原稿有笔误,则径改。

2.原稿引文与原始文献相异者,则据原始文献。

3.原稿引文及出处有误,则重行检校,并改正之。以上皆不出校。

(六)引文出处及标注。

1.引文所据之版本,尽量沿用原稿所用之版本与版次,次则选用通行本或《续修四库全书》系列、《清代诗文集汇编》等手边易得之丛刊影印本,以及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收录之古籍。

2.引文标注,因成于众手,或有体例不一处。

3.按通行出版体例,尽量详标引文出处,原稿未注者增补之,所增约610条;原稿简略者补足之,所补约300条,总计约910条。原稿之旧注与整理者之新注,已混同而成为全书之一部分,故不作区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11月严先生在江西上饶参加辛弃疾研讨会并谒稼轩墓,左起:

收入附录的未定稿七篇,含《叙意》与《孔尚任之“史心”与〈桃花扇〉》之初稿,《谁翻旧事作新闻》之草稿,《〈西青散记〉与〈贺双卿考〉疑事辨》之初、二、三、四稿,编入附录,略予说明于下:

《叙意》《孔尚任之“史心”与〈桃花扇〉》各存初稿、定稿,皆是完篇,定稿皆胜初稿,故以定稿入正编,以初稿入附录。

《叙意》乃统领全书之纲要,书稿之体例、结构皆据此而定,两篇《叙意》之相同相异处可互证互参;《孔尚任之“史心”与〈桃花扇〉》两篇,初稿用江苏古籍出版社稿纸,推测撰于赴台讲学之前;定稿用枯鱼斋稿纸,撰稿时间当在2000年1月中旬从台湾讲学归来之后,不惬于旧稿,遂另起炉灶,此举合乎先生给自己所定的一贯准则:

信奉“学术乃生命之部分”,学术更是人的生命的转换形态,可视之为生命的延续存在,所以即使为小文亦全力以赴,在水平能力范围内,不马虎从事。“狮子搏兔必用全力”,一个人应对笔下文字负责,反过来,文字也不应有负己心,无愧于己。

故将《谁翻旧事作新闻》《〈西青散记〉与〈贺双卿考〉疑事辨》之草稿一同纳入附录,以凸显先生此意。而有关农家才妇贺双卿之一案例,先生之五篇文稿,或可为度后学之金针。且若《史案》全书篇幅完整,则未定之稿何必发布?

附录另有《〈清代文学史案〉篇目补苴及其他》《严迪昌先生学术年谱简编》,或可为先生撰著《史案》之“生态”与“心态”小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先生著《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清代文学史案》导读(节选,注释从略)

马大勇

在本书《叙意》中,先生开笔即以大篇幅辩说清代文学研究的时空意识问题,并明言:“失去时空感,必失却活力生气,无生命力,自难成其为史”,“清代文学史事的必须重予审辨,并非故作矫造炫能之举,实乃不得已事”,而本书之撰将“不尽以前人诗话笔记之属及官修典籍文献所提供陈说为信实,将一切作家活动、流播过程、群体现象,凡诸毁誉扬弃、兴盛衰败,种种史实均置于具体时空间人文生态中予以辨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词别集知见目录汇编》

特定时空、人文生态是先生一贯守持的学术理路,晚年所言又尤其明快笃定,切中要害。持此眼光和门径,先生将自己心目中“不是史略、史话,更非史论”,而是“具范型之个案与需予辨认的疑似悬案”之“史案”分成六大部分,其细目可见本书。

不难看出,此一《清代文学史案》尽管未竟,却已凸现出不可移易也不可忽视的时代心音,梳理出清代文学流程的基本向度,亦关切到某些特定群体的特定人文生态,并覆盖了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全部重要文类。

先生虽自谦“本卷史案仅堪视为初编”,而一个“积‘案’成编、合编成卷,藉见一代文学完貌”的框架已檐牙高啄、呼之欲出。

对以上个案略作盘点,当可意识到这部未竟稿的两大特色。

一是熟题生做,典型者可举《红楼梦》一篇。

作为“清代文学史案”,不可能绕过《红楼梦》,然而不必说五千字,即或两三万字又岂能说清这部巨著,以及数百年来藤缠蔓绕的“红学”?

面对这样的“烂熟”之题,先生干脆撩去陈言,从曹雪芹所处时代及其所置身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性、理念、志趣、哀乐相通同相融汇的人文群”入手,对敦诚等八旗文士冷洌艰危若篱外寒花般的心态予以深刻剖解。

于是,诸如“风月谈”“等梦幻”“闲慵”“痼疾”等常见话头便被赋予了很不常见、耐人深绎的味道,从而令人明了:“悲凉之雾,遍布华林”原是“历经由盛趋衰、荣去辱受并被种种斗争驱于边缘化的满洲特定族群子裔们的沦肌浃髓感受”,而能“呼吸而领会之者”“乃一种集体性意识感知,并非孤悬于具体人文圈外之个人的超群体性先知先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现代词纪事会评》

对红学稍有涉猎者皆能看出,如此结论诚然是“摆脱惯性思维,跳出已有圈子或模式,换个角度以推动‘知人论世’”的审视,足为时贤后学开一法门。

“人间世相”一编,论《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桃花扇》等“熟题”,先生皆大抵禀此“生做”手眼,蹊径独辟,特能启人心智。

同样谈满洲人文,纳兰性德一篇也堪称“熟题生做”之典范。纳兰是清代词史研究的大热点,能开掘的领域几乎均被人“深挖细翻”过,难有“剩义”存焉。

而先生则在深入体认有关史实的基础上,独具只眼地阐明前贤未曾发见的惊人论断:

被世人目为优游卒岁、吟风送月之纳兰容若原来一直有意与顾贞观等携手构建一个以“性灵”为宗旨的词派,与阳羡、浙西两大派争胜而形成三鼎足之势,不仅有阵容、有理论、有选本,甚至连词派之名目也已齐备,那就是诸多词家胜友流连忘返的“花间草堂”。

可惜天不假年,随着纳兰之早逝,这一呼之欲出的词派也就胎死腹中了:“‘花间草堂’遂成为清代词史一桩似存若没之公案,以致每被句读成《花间》《草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先生编《近代词钞》(全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应该说,这是纳兰研究的重量级问题,也是清代词史研究的重量级问题,足可称为纳兰研究甚至清词研究之“哥德巴赫猜想”。由此可以想及,“熟题生做”说来容易,实则“识才胆力”匮缺一端也难措手的。

另一特色我称为“冷题热做”,实即指对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冷题”之关注,如《从〈南山集〉到〈虬峰集〉》《往事惊心叫断鸿》《谁翻旧事作新闻》等篇皆是。

相形之下,《八旗诗史案》功力独深,但题目不能算“冷”,反不够典型。“冷题”者,不经见甚至空前之题目也。能够于读书中锻炼出犀利目光,看多一层,看深一层,方能拂去雾翳,走进文学史的深处。

以《从〈南山集〉到〈虬峰集〉》为例,《南山集》案发于康熙五十年(1711),李《虬峰集》案发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相距六十八年的这两起著名案狱“恰成为玄烨、弘历祖孙百年间文狱高峰起讫标志,对清代文学史程所发生的影响亦特具认识意义”。

先生抽丝剥茧般寻绎戴、李相通心志,终篇得出“毋论怎样,写出并流传,对后世认辨文化与文学历史即是大贡献,虽则不免血腥”之断语。读者自可于全文弥漫的悲壮冷峻气氛中体味清代文字狱之惨酷及对文学生态发生之影响。

《往事惊心叫断鸿》则选择扬州小玲珑山馆两位主人马曰琯、曰璐为代表的“文商”群体,缕述其“盛世”威劫下养士养心、开山馆为风雨茅庐的一系列史迹,不徒“构架起险恶时世罕见的独具文学历史意义之景观”,更进一步指出:“此一文学文化史上均应特书一笔的人文现象,因为诸多‘时论’之无视、歧视以至蔑视,终致长期熟视无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元明清词精选》

“兹作小玲珑山馆诗群个案,以剖析文狱酷烈、宫廷恶斗的那个特见险恶的历史生存环境里,诗界之一隅非主流弱势群体怎样蔽风雨以养心自疗,避正锋而冷芒侧现,彼辈貌若闲逸实愤懑潜激,佐证着文士们即使身处如磐长夜亦未尽骨骼软媚、神志迷丧。”

在清代文学史程上,小玲珑山馆并非重镇,先生则热切地以两万余字篇幅钩沉营建出雍、乾之际广陵文学集群值得珍视的“操守力持,个性自葆,人格自我完善”之面貌,并对马氏兄弟等“文商”致以真挚的表彰,得出“言清代文学而轻忽徽商及其子裔对东南人文态势新构变所作出的努力,必难贴近特定时空以梳理整合文学史实”的大判断。

故而,此等题“冷”固“冷”矣,分量则不轻。没有对此等“冷题”探骊得珠式的追究,通行的清代文学史不仅会陈陈相因,也难免在很多关节上变成一笔糊涂账。……

倘若天假之年,先生有机会将此一百篇史案全部写出,则清代文学史的面相质地都将会有相当不小的改观。所谓“学苑自兹憾千秋”,遗憾自是难以弥补的,不过,也正是先生在此方向上的卓绝努力带给后来者启迪与勉励,吸引着我们埋首前行,为文学研究逐渐拓辟出寥廓澄澈的天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先生参编《全清词·顺康卷》(全20册),中华书局2002年版。

后 记

严弘

1980年,父亲严迪昌和我双双离开了南通。他去南京大学任教,我则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学。那时我感觉到父亲仿佛像出水的鱼儿回到江海一样,在他44岁那年重新找回了他的学术归宿。

虽然之后我与父母聚少离多,但父亲对学术的执着追求激励着我探寻自己的学术之路。从南京到苏州,父亲都留下了很深的学术印记,并以他独特的学术风格和人格魅力,影响了一批批门人弟子,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然而,天妒英才,父亲于2003年不幸早逝。非典期间,我陪伴在他病榻旁的时光,竟是一生中与父亲交流最多的日子。

父亲跟我聊起了他过去二十多年的经历,述说着弟子们的成就和境遇,畅想着他出院之后要完成的工作计划。他很自豪地说起了已出版的《清词史》和《清诗史》,并憧憬着完成《清文史》,以达成他对清代文学系统研究三部曲的夙愿。

我非常怀念与父亲朝夕相处的六周时光,也很遗憾未能继承父亲的衣钵,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9月严弘教授在“严迪昌先生藏书捐赠、教育基金设立仪式暨《

2023年是父亲辞世二十周年,他的学生们在讨论应该把父亲未完成的遗稿整理出来,出版面世。这让我哥和我都非常感动,因为二十年后父亲的弟子们仍有此心,实为难得。正好在此之前,我们整理父亲藏书准备捐赠给南通大学图书馆的时候,父亲的遗稿也“冒”了出来。

随后,弟子们紧锣密鼓地开展了遗稿的整理、查核和校对工作。田晓春博士在本书的《整理说明》中对他们的分工有详细的说明。2023年9月23日,在南通大学举行的严迪昌图书和奖学金捐赠仪式上,《清代文学史案》出版计划正式启动。

《清代文学史案》的问世承载着父亲的弟子们的深情厚意,凝聚着他们的真才实学。感谢张仲谋教授、雷恩海教授、陈玉兰教授、马大勇教授、杨旭辉教授和田晓春博士的倾情付出和无私奉献。

特别是田晓春博士的统筹协调和全程投入,推动了本书的顺利付梓。父亲的在天之灵会真切地感受到弟子们的真情和才华。

《清代文学史案》得以面世,离不开上海古籍出版社团队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总编辑奚彤云带领着包括杜东嫣、钮君怡、戎默和龙伟业的强大编辑团队,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保驾护航。责任编辑龙伟业在各个环节与稿件整理小组的耐心沟通使得整个编校过程专业而又顺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9月严门弟子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商讨遗稿整理出版事宜。

父亲生前所在的苏州大学的文科基金和人文高等研究院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资助。感谢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尧教授和人文社会科学处陈一处长的鼎力支持,并亲自出席《清代文学史案》的出版启动仪式。在此也特别感谢苏州大学师范学院院长陈国安教授为本书的顺利出版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父亲生前的绝大部分藏书现已入藏南通大学图书馆。在此感谢南通大学为这些藏书提供了为莘莘学子所使用的机会和场地,也为《清代文学史案》出版计划的启动提供了发布平台。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这些藏书增添新的色彩。

最后,我想感谢我的哥哥严谨和嫂子高云在整理各种文稿和照片时的不辞辛劳、全情付出。而本书的出版之念和启动的勇气则来自我夫人赵海燕的鼓励和支持,正是她的全程加持和关键时点的助力,使得本书的出版过程能够如此圆满。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曹林芳一直想要把这些遗稿整理出版,无奈年事已高,时又触景生情,久久未能如愿。如今本书终于问世,也可告慰她在天之灵。

《清代文学史案》是一部学术著作,能够在父亲去世二十一年后成书出版,是众人创造的奇迹。这是父亲学术思想的结晶,也凝聚了上述提到的和更多未被提及的很多人的心血和期望。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以启迪,为清代文学的研究之路立上一块途标,这也应是父亲生前勤奋耕耘的追求之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先生手迹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迪昌先生像

严迪昌先生(1936—2003),原籍浙江镇海,生于上海,当代著名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生前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发表论文百余篇,专著有《文学风格漫说》《清词史》《清诗史》《阳羡词派研究》《严迪昌自选论文集》等,编撰《近代词钞》《近现代词纪事会评》《金元明清词精选》等,合编《全清词·顺康卷》《清词别集知见目录汇编》等。获全国优秀教师、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夏承焘词学研究基金一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