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从事国企改革服务,当然非常关注二十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就是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施工图,为接下来五年、十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改革工作提出新要求、指明新方向。

虽然我们要突出重点学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内容,但是也要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的改革部署深入学习,毕竟,几乎所有深化改革之举都涉及国资国企,必须全面系统学习,才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融会贯通、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决定》要求。明律师在学习《决定》之时,也秉承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进步。今天我们聊聊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九)规范金融活动

1.制定金融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联系,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金融行为、业态不断涌现,现有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制定金融法并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可以与其他金融法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构建科学完备的金融法治体系,为金融业发展构建坚实的法律基础,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维护金融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为此,《决定》要求“制定金融法”,以界定金融及其活动的内涵与法律性质,规范金融主体行为,保障金融安全与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创新发展与金融强国建设。金融法的主要制度框架包括:总则;监管架构;金融机构与服务规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金融产品及市场运作;金融经营者权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秩序;争议处理机制;法律责任等。

2.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但金融自带风险基因,金融体系也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有效的金融监管成为控制金融风险、发挥金融积极作用的制度保障。近年来,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分工协作架构逐步形成,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健全,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是,我国的金融监管仍然存在如下问题:监管执法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央地、部门间监管不协调,监管精准性、专业性、全面性亟待提高;一些领域存在监管空白和短板,对非法金融活动处置责任不清、推诿塞责等。

为此,《决定》提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这是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部署,是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举措。

一是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坚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建立兜底监管机制,落实性质模糊、责任不清的金融活动的监管责任归属,确保无死角、无盲区、无例外。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禁“无照驾驶”、“有照违章”。

二是切实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着眼于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实现行政审批、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行政处罚等各项监管流程的严格执法。

强化机构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推动金融机构健全法人治理和内部管理,严守会计准则和审慎监管要求。

强化行为监管,严格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及交易行为,严厉整治金融机构排他性安排、恶意低价揽客、违规返费、虚假倒量、利益输送、虚假信息披露等乱象,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强化功能监管,对同类金融业务实施一致监管标准,防止监管套利,健全跨部门市场准入协同、监管信息共享和重点工作联动机制。

强化穿透式监管,穿透识别金融机构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真实性和关联交易等隐蔽行为。

强化持续监管,贯穿金融机构全周期、金融风险全过程、金融业务全链条,强化金融风险预警、纠正和处置。

三是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确保监管责任覆盖各环节、全链条,落实兜底监管责任,杜绝对监管任务层层发包、转包。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对监管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的,严肃问责追责,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四是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统一制定监管规则,对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地方金融管理机构专司监管职责,重点加强对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建立健全中央地方监管协同机制,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