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阶段有一个不得不让人忽略的事实,那就是很多家长其实对自家孩子的表现有些小失望。因为他们原本以为孩子上了大学,真正成年了,会懂得自律地生活,会规划自己的每一天,让青春不被浪费,然而大学生们似乎开始摆烂。
不过,这一点是否跟我们初中、高中的教育有关呢?也许是因为前期太过劳累,导致他们上大学后后劲不足。大学才是一个人精神最旺盛、创造力最强的时候,可偏偏大学生们变得不思进取,还制作一些梗图来吐槽自己的现状,着实让家长们越看越恼火。
大学生用“三国梗图”,吐槽不上进的自己,家长看着“红温”了
老版本的三国电视剧至今仍受到大量学生的喜爱,大学生们更是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这张曹操的表情包。说别人写的声讨他的檄文真是慷慨激昂,没想到大学生们从中看到了自己胡编答案时,阅卷老师脸上那种轻蔑嘲讽的表情,简直是“不要再演我了”。
《三国演义》里确实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段落和典故,有时也能反映当代学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比如考试之前完全没复习,而有些同学却不知哪来的自信,就像当年的曹丕认为东吴唾手可得那般。
大学生们在面对考试时的盲目自信和不自量力,导致了很多挂科现象的存在,不信你看看他们考前1小时都在干什么。
学霸是极为少数的,他们一直复习到最后一刻,而有些学渣,却摆出一副“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诸葛亮的姿态。但可惜的是,大学生们没有诸葛亮的智商和头脑,不然,哪怕呼呼大睡,整个考试周或许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吧。
一到考试的时候,大家就纷纷露怯了,面对考试中的名词解释一概不通,只能哭丧着脸问:“老师,这是何意?”不过让人恨铁不成钢的是,哪怕每一年的期末考试都在这样恶性循环,大学生们却仍然把拒绝内卷的口号挂在嘴边。一看到室友要早起复习,自己反倒先去阻拦,认为他休要逞强。
大学生们想要改掉懒散的心态,首先要破除努力羞耻症
不知大家是否觉得,大学生们好像对努力这个词越发感到羞耻,都不愿提及,一旦说谁努力,反而成了一件好笑的事,会认为他是大学生活中的异类。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学变成了寻欢作乐、不思进取的地方呢?
其实,我们应该从本质上思考,根本不应该给自己设置这些条条框框。从来没有人规定大学努力是可耻的,而且真正努力的人是在闷声干大事,他们才能在每次考试中取得成功,毕业后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前景。
笔者建议大家一定不要把寝室的一个小床位当成自己的安乐窝。平日感觉无所事事时,可以去参加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结识更多同学并成为朋友。身边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人,能够对自己起到正面激励作用。
当看到其他同学在学校里做事情时,会让大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并感到自愧不如,这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大家还是认真上进的,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想法和要求。那就好好规划一下,把自己的愿望分解成一个个可实现的小板块,慢慢地去完成。
如果实在没有目标,先去随大流也挺好的,无论是准备考研还是进编制,最起码也是对自己的历练。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