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一出场,笑点准登场。”
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形容小品演员范伟的。
曾经,他甘愿当赵本山的绿叶,两人在春晚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两人逐渐平分秋色,但“脑袋大脖子粗”的范伟突然消失了。
人们发现,曾经的黄金绿叶,开始出现在影视剧中。
是金子总会发光,范伟在影视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人们依旧好奇,赵范这对“黄金搭档”为何分道扬镳呢?
他们两人有什么恩怨情仇呢?
相声之路
和很多平凡人一样,范伟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
虽然是东北人,但他没有东北汉子的豪爽和大气。
范伟从小就“社恐”,见人就脸红,整个人都显得很木讷。
为了让儿子更自信,父母将他送到了舞蹈兴趣班中。
铁杵能磨成针,但木头只能磨成牙签。
舞蹈这条路显然不适合穿着“肉裙子”的范伟。
虽然舞蹈没有学成,但这段经历让范围与文艺表演结缘。
之后,他转而投身于相声领域,并且拜师陈连仲。
由此,开启了他在相声界长达15年的磨砺生涯。
范伟天赋平平,有的只是自己的一腔热血。
师父并不看好他,说:
“祖师爷没看上你,能学多少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范伟日夜苦练,不断钻研相声的表演技巧与艺术内涵。
15年后,他在相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当时范伟31岁,终于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没想到的是,当人们刚注意到这颗相声新星时,这颗新星就陨落了。
范伟做出了令所有人都错愕的决定:转型。
这个决定看似突兀,但范围已经“蓄谋已久”。
当时的相声演员收入有限,演出机会也不多。
但小品借助春晚的舞台逐渐被人们熟知,市场需求更大,收益也更多。
并且,范伟的相声表演风格是沉稳不失幽默,很适合小品的舞台。
更重要的是,赵本山向他发出了邀请。
转型时刻
1995年,范伟第一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那时的他还留着长发,戴着眼镜,身材也算不上胖。
他和赵本山合作了小品《牛大叔提干》。
经典台词“扯蛋扯蛋”让人记忆犹新。
虽然小品很红火,但大部分观众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本山大叔身上。
对于这个新人范伟,估计除了“脑袋大脖子粗”外,也没什么特别的印象。
就好比范围刚转型小品时的境遇一样——不怎么被认可。
1993年,当范伟在相声大赛得奖后,他接到了春晚常客赵本山的电话。
在当时,春晚是无数演员梦寐以求的舞台。
这对于范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他没有多想,赶忙就收拾好行囊,赶往赵本山所在地。
范伟怀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品的排练中。
他精心打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赵本山对他的演技啧啧称奇,很是认可。
但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他征服了赵本山,却没有征服春晚导演。
无论赵本山怎样极力争取,导演依旧不认可范伟。
最终,范伟的角色被无情地换掉了。
无奈之下,范伟在腊月二十七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虽然心里很难过,但为了不让赵本山为难,他一句话都没说。
不争,也不抢。
或许是性格使然,无论什么时候,范伟都是如此这般地默默承受。
那年春晚,范伟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替代自己的演员的表演。
当那个演员说台词时,他的嘴角也一直在跟着动。
范伟的坚韧和豁达,深深地打动了赵本山。
“讲义气,不抱怨,这一次是我欠他的!”
错失春晚舞台后,范闲在家也没闲着,时刻打磨自己的演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小品之路
1995年,赵本山再次向范伟抛出了橄榄枝。
然后,就有了春晚经典小品《牛大叔提干》。
虽然大家对新人范伟的印象一般,但好歹在全国观众面前漏了个面。
后来,范伟越来越胖,发际线也越来越靠后,但他越来越强。
他和赵本山、高秀敏组成了春晚最被期待的“铁三角”。
每到大年三十儿,全国观众都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他们的出场。
春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和赵本山搭戏的小品演员,不能有连续超过三句话的台词。
总之就是,把舞台留给本山大叔,让他尽情发挥。
但是范伟成为了例外。
范伟的台词功底十分了得,在众多小品中创造了无数令人捧腹大笑且经久不衰的经典瞬间。
他能轻松驾驭各种角色。
可以是老实憨厚、上当受骗的伙夫。
也可以是狐假虎威、仗势欺人的县长司机。
还可以是时尚新潮,不太正经的“指导员”。
随着范伟在舞台上的表演越来越精彩,人们对他的印象逐渐从“赵本山的搭档”到“范式幽默”。
甚至有一段时间,“赵式幽默”已经无法掩盖“范式幽默”的光芒了。
范赵两人不仅演小品,电视剧也拍了不少。
《刘老根》里的药匣子,《乡村爱情》里的老王,都是范伟的角色。
在《马大帅》中,身为配角的范伟,硬生生地把主角的风头给抢了。
看过这部剧的人,没有人会对范伟视而不见,因为实在太亮眼了。
当时甚至有人说:范伟比赵本山演技好。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观众对范伟的期待越来越高,范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更何况是在春晚的舞台上,演员的每一个细节都备受关注。
如此高压之下,难免会出失误。
2005年,在表演小品《功夫》时,范伟出现了台词失误。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瑕疵,但对于追求完美的范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出现失误后,范围当即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下了舞台后,范伟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最后,这部小品成为了“卖拐三部曲”最终章,也成为了范伟在春晚的最后一舞。
范伟再次走上了转型之路。
2008年,他在《乡村爱情》中与自己的角色王木生告别。
此后十来年,再也不见赵范这对黄金搭档。
影视之路
很多人都说过,喜剧是所有剧种中最难演的。
而小品则是喜剧中难度最大的。
类似于“走小步不舒服,走大步扯裤裆”。
小品演员若放不开,观众就觉得演技不行。
小品演员若用力过猛,观众就会觉得太浮夸。
所以小品是很考验演员演技的。
并且,小品演员在市场上不怎么受待见。
沈腾、马丽两人,不管票房多高,依然会有人嘲讽他们为“小品演员难登大雅之台”。
而范伟则是小品演员中转型最成功的。
但是他的成功之路略显辛酸。
在电影《看车人的七月》中,范伟饰演的看车人杜红军。
他的表演细腻而真实,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无奈、坚韧与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
范伟也凭此拿下了第一个影帝。
但影视圈依旧不接纳他。
即使拿了影帝,依然有人质疑他的演技。
那再拿一个。
2016年,范伟击败老家伙、张学友、柯震东斩获金马奖影帝。
激动得手足无措的范伟,在领奖台上连说19次“谢谢”。
当主持人询问记者是否有问题要问时,现场却一片寂静。
再加上范伟本就社恐,这一年的他被称作“最尴尬的影帝”。
既然还不被认可,那就用实力打破质疑。
如今范伟的演技,用一人千面来形容再适合不过。
各类角色他都能随意拿捏。
范伟接连出演了多部影片,他的才华终于被大众看见。
2024年,范伟凭借《漫长的季节》王响一角再度斩获金鹰奖视帝。
这个时候,人们的评价是:
范伟不需要通过金鹰奖证明自己,但金鹰奖需要通过范伟来证明它的公正性。
范伟的演技已经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可是人们依旧好奇:
范赵两人为什么会分道扬镳呢?
一笑泯恩仇
之前,范伟为了儿子的前途,他决定举家搬到北京发展。
这一决定让远在铁岭的赵本山心里产生了疙瘩。
他认为范伟此举有些不顾及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
离开赵本山后,范伟其实一直心怀愧疚。
一方面,他对春晚的失误耿耿于怀。
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离开赵本山有些自私。
再加上性格原因,范伟一直不敢主动和赵本山联系。
有一次,赵本山在筹备春晚节目时遭遇困难,希望范伟来救急。
但范伟因为没有档期,就拒绝了赵本山的邀请。
从此误会产生,两人的矛盾加深。
外界也传起了风言风语,让他们的裂痕更深了。
但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在范伟遭遇车祸时,赵本山放下了心中的芥蒂,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他。
这也让范伟意识到,两人多年的合作建立起来的感情并非轻易能够被摧毁。
2020年,范伟再度和赵本山合体,共同出演《刘老根3》。
在花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大大方方地拥抱,相逢一笑泯恩仇。
结语
范伟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与波折起伏的一生。
他从相声界起步,在春晚舞台上绽放光芒。
在巅峰时激流勇退,毅然决然地转身投入影视界。
然后他打破质疑,最终成为了备受赞誉的影帝。
他与赵本山之间的合作与纠葛,也成为了娱乐圈中的一段佳话
部分参考资料:
新华网|“师徒情义多少钱也买不来”——相声演员陈连仲谈徒弟范伟
中新网|范伟今后不再上春晚 称《功夫》后压力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