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2月21日这天将迎来冬至节气,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22个节气,冬天的第四个节气,还是我国古代社会“四时八节”中最后一个。
冬至是我国最早确立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利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而测算冬至了。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天时间最短一天,过了这天,北半球的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了。
冬至又叫“冬节”、亚岁”,南至等,被视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这天不论离家多远,全家族的人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是一家团圆的重要日子。
在古代,冬至这天,皇帝有在天坛祭天,向上天汇报上一年的工作,祈求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习俗。人们认为,冬至这天阴阳相争,是判断一年晴雨和冬天冷暖的好时机,时至今日,还有一些流传下来的农谚依然有参考价值。
例如,像“冬至在月头,捂被不用愁”“ 冬至在月中,单衣能过冬”“冬至在月底,大雪起纷飞”“冬至比较暖,烤火到小满”“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冬至若有霜,过年大雪降”“冬至若有雨,来年淅沥沥”“冬至若有雪,来年地如铁”等一些农谚,仍然在一些地方流传!
在旧时民间还有 “冬至现三象,必定生灾祸”的讲法,什么意思,指哪“三象”?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说的!
一、冬至怕晴天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如果到了冬至天还没有冷,还偏暖的话,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可能会造成像越冬的小麦和大蒜等作物出现快长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这些作物的抗寒抗冻的能力,还给病虫越冬滋生创造了条件,对作物的来年收成影响很大。
另外,在民间也有“冬至一日晴,冷到清明节”的农谚,意思是说,如果冬至这天是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来年清明节的时候会比较冷。
到了清明节还冷,说明来了“倒春寒”了,这对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会使得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喜温农作物烂种死苗,已经出土的幼苗被大量冻死,开花授粉期的果树大面积烂秧、开花坐果率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破坏,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山桃
因此,有了“就怕冬至一日晴”的讲法。
二、冬至怕打雷
时节到了冬至,已经开始“数九寒天”了,虽然还不是最冷的时候,但冷空气已经具有了绝对的势力。因此,这时候如果出现打雷的情况,就像看到夏天下雪一样,被人们认为是天气错乱的表现。
民间谚语有“冬至雷声发,冬暖地不冻”、“冬月打雷黄土堆,腊月打雷刀冰冻”、“冬至明雷百日寒”等一些说法,说明冬天打雷不是好的现象,对人们日常生活出行和农业生产都有不利影响。
三、冬至怕刮大风
冬天的刮的风和夏天不一样,主要是刮北风和西北风,而刮南风的时候就比较少了。不过,听身边的老人们说,冬至这天要是刮起了大风,可不好的现象,尤其是这天刮起了南风的话,则预示来年会干旱少雨,对农业生产不利。
例如,在民间就有“冬至时节刮大风,来年收成一场空”、“冬至南风短,来年多干旱”、“冬至东风雪满天,冬至南风干半年”、“冬至北风吹,三九冻死牛”、“冬至北风强,注意霜冻防”、“冬至西北风,来年旱一春”等一些谚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冬至这天阴阳相争,是判断一年晴雨和冬天冷暖的好时机,您认为上面这些古人留下的农谚有没有道理,还准不准?您还知道哪些农谚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2025年冬至有啥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