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秦琼病榻12年,李世民为他广寻名医。秦琼为此感激涕零。然而,每次李世民走后,秦琼都会偷偷把药倒掉,儿子秦怀道感到困惑,但秦琼却严肃地让儿子严守秘密。秦怀道虽然不理解父亲的行为,但也不敢多问,只得嘱咐父亲多保重身体。秦琼看到儿子的懂事,心中略感宽慰,他相信,儿子日后会明白自己的苦心。
秦琼秦叔宝的大名,已经在评书的推广下变得家喻户晓。什么“锏打黄河两岸无敌手,神拳太保,义薄云天”之类的说法,简直将此人捧上了天。真正的历史上,秦琼不是什么兵马大元帅,而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他先后跟随隋朝名将张须陀、瓦岗寨李密、洛阳王世充,最后才归了唐朝。在战场上,他经常会将一根大铁枪戳在地上,任敌人来拔。等到敌人怎么样都拔不出来的时候,他再骑马上前,十分轻巧地把枪拔出来。
秦琼的成名之战很多,其中让他能展现出“天下第一”之风范的,就是李世民和刘武周之间的美良川之战。这一战,秦琼正面硬钢刘武周手下大将尉迟敬德,而且一战得胜。后来,二人同时被民间神话为门神,其实还是尉迟敬德沾了秦琼的光。
但是,在唐朝的天下稳定之后,秦琼和尉迟敬德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尉迟敬德外放则为都督,回朝则出将入相。他不仅敢对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宰相级大臣出言不逊,还敢暴打王爷李道宗。甚至脾气一上来,他连李世民的面子都不给。而李世民不仅不动他,还要把女儿嫁给他。但是秦琼,却早早地就告病回家,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
秦琼真的病了吗?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长年征战在外,受创数十次,流血数升,怎么可能对身体没有伤害!这话确实如此。但是,尉迟敬德受创并不见得比他少,但是在老年仍然能出兵收拾突厥。人和人的体质不一样,我们不能用尉迟敬德的标准来要求秦琼。但至少,他的病是值得怀疑的。天下第一的猛将,真的就会被长期的病痛击倒,进而卧床不出12年呢?
很有可能,是秦琼被玄武门之变吓到了。
秦琼虽然是李世民的部将,但是就如同关羽“降汉不降曹”的说法一样,秦琼的效忠对象,是整个唐王朝,而非李世民个人。对一些非秦王指挥的战斗,他也积极参与。在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互相争斗的时候,秦琼始终置身事外。甚至玄武门之变爆发时,也未能在史书上发现秦琼帮助李世民的记载。很多研究者认为,秦琼当时即使是去了,也没有参与到几个核心事件中。这对于李世民个人来说,是一种感情上的伤害。
相比起来,尉迟敬德和李世民,则是个人之间的交情。从虎牢关前两人的并辔而行,到尉迟敬德在和李元吉对练时将对方的武器折断,都能看出他对李世民个人的效忠。当李元吉准备出兵,征调尉迟敬德时,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对方要害自己,然后赶紧劝李世民动手。玄武门之变时,他先有斩杀李元吉的大功,后又有逼宫李渊的功劳。很显然,尉迟敬德对于李世民的忠心,是超过他对唐王朝的。李世民对他的礼遇,是对他忠心的回报。
说起来,李世民也是器重秦琼的,在自己登基后,册封他为左武卫大将军。但是,秦琼能够懂得在玄武门之变时明哲保身,又岂能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为了避免日后遭到猜忌,他只能时刻小心谨慎,不能在朝堂上表现得过于抢眼。后来,秦琼旧伤复发,于是他便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卧床不起。李世民得知后,连忙派人去请最好的名医给秦琼医治。每当小国给大唐进贡,李世民也总是会将一些名贵药材送至秦琼的府中。
对于李世民的种种表现,秦琼自然是感激的。但是他也明白,自己始终不算是李世民的“嫡系”,如果回到朝堂遭人构陷,或者与人结怨,李世民未必能保住自己。与其这样,倒不如病下去来得安全。否则,即使自己能打能斗,但是子孙怎么办?因此,每当医生将药送过来的时候,秦琼总是先谢恩,然后乘人不备偷偷将药倒掉,好让自己可以长期卧床。
秦琼的儿子秦怀道是一个老实人,起先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会这样做。但是,秦琼却让他不要声张。直到自己临终前,他才将自己的良苦用心告诉了秦怀道,并希望儿子能按照自己的方式,低调地生存下去。
公元613年,秦琼因病离世。李世民听说后表现得悲痛不已,命人为秦琼修建石像,并且亲自为秦琼撰写墓表,将其尸身安葬昭陵,将其画像放入凌烟阁。
至于秦琼的儿子秦怀道,他还真是遵循父亲的教导,一直低调生活。虽然在秦琼去世后,他在京城当了一阵子武官,都是后来却到地方上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虽然他承袭了父亲的县公爵位,却并未深入朝局,最后终于得以善终。
在如今的社会,总有人说古人明哲保身的那一套太过消极。其实,这也不能这样理解。人人都羡慕成功者,但人人又都会或多或少地去嫉恨成功者,恨他们比自己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在人言之下,任何的完美都会变得体无完肤,何况没有人是完美的。成功之后,先谋退身之路,有的时候比无休无止的进取,更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