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伟

成都是中国的一个创新高地,有“创新之城”之称。其实成都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具有创新的意识,人民更体现出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蚕丛”就是首位体现出创新意识和展现伟大精神的古蜀先贤。说起成都的“城”和“创新精神”我们一定会从蚕丛王第一建都和体现创新意识的“瞿上城”开始。

蚕丛与“蜀”关系看创新精神的体现

蚕丛,又称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在西周末与东周初,蜀中蚕丛以蚕桑兴邦,建立了蜀国,使这个以游牧为生的氐羌族人从岷山中走出来,在广袤富饶的成都平原定居生活,开启了早期农耕文明的时代。研究证明“蜀”字造型出自“蚕”的形态,蚕丛也有了“蜀”化身一说,“蜀”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葵中蚕也”。《尔雅》和《玉篇》也说“蜀”是“桑中蚕”,“蜀”与“蚕”自古就有密切联系,古蜀国也有“蚕丛国”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字的演变看“蜀”字与“蚕”的关系

《仙传拾遗》:“蚕丛氏教人养蚕,作金蚕数干头。”说明蚕丛是位养蚕专家,着“青衣”服成为其形象的标志,他是中国华夏第一个把山上野蚕变为家蚕的人。他改良桑蚕创新纺丝技术开了古蜀创新与时尚之先河,体现其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从此蜀国以丝绸之邦而光耀于中国的史册之中。华阳河池柏灌遗址出土了距今4500年左右的陶土纺轮,说明远古成都已经有了较发达的纺织技术,为后续蜀锦和蜀绣等纺织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后续不断创新发展中更孕育出来了以产品为特征的“锦官城”这一世界唯一性的城市命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华阳河池遗址出土距今4500年左右的纺织轮

从“蜀”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古蜀先王“蚕丛”在地域标识形成和人们心目的重要作用,更体现出来古蜀先民在他的感召下勇于创新的精神。“蚕丛创新精神”这一最原始的创新基因更为后续文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养分。这种精神在三星堆和金沙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纵目人像的大量出土多年来让人们对“纵目”有了真实的实物感受,更让“其纵目、始称王”的蚕丛人物有了清晰的画像,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也许体现出对先王蚕丛的一种集体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蚕丛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其创新精神

蚕丛与瞿上城联系话成都“母城地位

瞿上城距今4800年。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晋.常璩《华阳国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但置于何时、何地,常璩未作说明。宋代罗泌《路史名纪》最早考证记载:“瞿:在今双流县南十八里有瞿上城,益之西南二十里。县北有瞿上乡。”明确“瞿上”是个城的概念。后又在《路史前纪》卷四云:“蜀山氏,其始祖蚕丛,纵目,王瞿上。”明确瞿上城是蚕丛王时的瞿上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蚕丛王建都瞿上城开启古蜀文明

文献记载的“瞿上城”根据多方专家学者考察论证就是现在成都双流黄水镇的九倒拐处,也就说明古蜀先王蚕丛是在现在的九倒拐处建立了古蜀国第一个都城,以创新的思想意识开启了治理国家的伟大进程。也有学者认为“瞿上城”是个历史概念,最早由蚕丛王创建,之后的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续建,成为古蜀五王共建之都城。如果这样的事实成立,瞿上城就将是是形成四川成都真正的最原始“母城”,其历史文化和体验旅游价值更加显现,也标识出成都城市文化修复、修缮、修补的巨大作用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蜀五王共建“瞿上城”展示创新发展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蚕丛王来到“都广之野”,广都就是现在的双流,九倒拐也在双流境内,文字与地点形成了吻合。《华阳国志》对广都更有较详记载,他“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以其伟大的胆略和超群的智慧,在成都平原发展生产和经济,奠定了古蜀文明发展良好的基础形态,孕育出了后续精彩文明文化的不断涌现,逐渐谱写出了“天府文化”耀眼世界的一个崭新篇章。

一些学者也把目前出土最早古蜀遗迹的茂县营盘山遗址到新都桂圆桥和新津宝墩等早期遗址再到三星堆遗址,这一跨度达3千年左右的历史时期认定为“蚕丛”到“鱼凫”的这一茫然古蜀神秘国文明开始的最早时期。三星堆纵目人像和残留丝织物的出土,也许给我们讲述当时用丝织物为产品建立了最早的贸易通道,用丝织品为基础经济构建起一个富裕强盛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蚕丛劝农桑发展纺织丰富生活增强古蜀国力

双流桑蚕发展与蜀锦的故事

华阳一带曾是古代民间织锦中心,三国时期即使用“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的多综多蹑织机,后发展成著名的丁桥织机。宋代诗人李新在《广都道中》写到:“万花织锦凡几曲,绣屏处处围茅屋。”生动描述了昔日广都(今华阳)织锦万花、绣屏处处的景象。黄甲牧马山一带历来有养蚕习俗,流传“养蚕织锦,子孙不穷”的古训,养蚕之前必然会先栽植桑树。

过去双流平坝地区栽桑多利用房前屋后空地,丘陵区则在荒山荒坡上种植,自栽自采。现存于新疆博物馆内的“联珠龙纹绫”,于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21号墓中出土,背面有墨笔行书题记:“双流县,景云元年折调绸绫一匹,双流县,八月官主薄,史渝。”这是我国出土的丝织物中唯一记载产地的绝世珍品,足以证明双流早在唐代景云年间即为蜀锦重要的产地。这些都与蚕丛在瞿上城开启治理国家,创新发展纺织事业也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联珠龙纹绫”

九倒拐石穴洞和麻羊与蚕丛的联系

九倒拐处就有很多崖墓石穴洞,其中一座“王家山碥崖墓”石穴洞里面就有石道、石室、石台等布局,这些仿佛让我们又联想到了文献记载蚕丛最早在岷山石室居住的生活场景画面。在不远处的黄水镇长沟存九组红桥村五祖以及新津县花源镇发现了商周时期聚落群。

羊是羌族重要的食物来源与图腾画像,在九倒拐不远的牧山麻羊就是成都知名的肉类美食,据基因测试也证明其麻羊有世界最古老的动物基因组织,这也为蚕丛率领氐羌族人来到成都平原,在九倒拐处开始建都生活提供了一些辅助证明的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流九倒拐处的神秘石穴洞

九倒拐是成都创新之城溯源地

为了缅怀蚕丛的伟大功绩,原来在九倒拐附近就修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蚕丛祠”,文革期间被损毁,目前还有一个祠碑匾保存完好。这些证明蜀地民众对先王蚕丛的崇拜和精神祭拜,它成为群众生活中对先贤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与美好愿望的寄托。

研究蚕丛文化发现其对古蜀文明的重要贡献,挖掘蚕丛的创新精神提炼其核心价值符号必将产生巨大的文化感召力推动四川成都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这也是我们研究蚕丛文化弘扬与传承“蚕丛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留下来的以前九倒拐附近的“蚕丛祠”匾

石穴洞、瞿上城、载桑养蚕、蜀锦地名标识、陶土纺轮、黄甲麻羊、蚕丛祠匾等多重巧合在同一地域出现。蚕丛“教民桑蚕”,柏灌“教民种植”,鱼凫“教民捕鱼”,杜宇“教民务农”,开明“带民治水”。如果“瞿上城”是五祖共建之城,仿佛说明了“瞿上城”就是古蜀五王们共同展现治国方略的最佳地方,更体现出四川成都“创新精神”溯源宣讲展示传播的最好道场。

神秘的九倒拐在给我们指明“瞿上城”在蚕丛时期的存在与辉煌,更给我们展示出成都这座“创新之城”的无限魅力及创新文化和精神溯源地的明确指向。它将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理念发挥重要的作用,用文化赋能双城经济的各项建设,同时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协调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新驱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