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容,是我国七十年代外交战线上的风云人物,她曾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参与过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接待工作。今天的话题是:
王海容,这位曾经的外交部副部长,为何会得到毛主席的特别疼爱呢?
一.毛泽东主席的知恩图报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我国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品德高尚的典范,他不会轻易为家人与亲戚谋取私利的,之所以对王海容特别疼爱,完成是因为他要知恩图报,其中秘密如下:
王海容,于1938年9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爷爷名叫王季范,是毛泽东的表兄,在湖南当地是颇有名气的教育家,其家乡唐家沱与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冲之间相距十公里多,隔着一座云盘大山。
由于毛泽东两岁那年,便被母亲寄养在唐家沱姥姥家。姥姥为了约束淘气的毛泽东,便让表兄王季范带他去学校旁听。谁知时间一长,毛泽东对读书认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季范见小润之如此有天赋,便教他读书,实际上成了毛泽东的启蒙老师。后来,王季范考取湘乡东山学堂,进而考取长沙湖南优级师范,毕业后来到湘乡驻省中学任教。
毛泽东之后也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可因为囊中羞涩,根本交不起各种杂费,只能找到在这里当老师的表兄王季范。王季范便找到学校教务科,立下字据,将毛泽东上学所需的费用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扣除。
上学的钱有了,但学校不能提供宿舍,王季范便从自己狭小的房子中腾出一间,来解决毛泽东的住房问题。当时,每次毛泽东只要出了事儿,王季范都会帮他想办法、出主意。
后来有一次,王季范去中南海去见毛主席,毛主席当着他的家人和工作人员说:“这是我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没有他,就没有我毛泽东。”
还有一次,王海容若有所思地问爷爷:“主席公公家里人那么多,我总觉得他对我们最好,还经常邀请我们来家里做客,这是为什么呀。”王季范想了想说:“毛主席是个重情义的人,知恩图报!”
二.父亲是坚定的革命战士,英勇的烈士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季范早已经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和不抵抗统治极其不满,对学生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和陕甘宁边区充满敬意。他思来想去,决定将自己的独生子王德恒(王海容的父亲)送到延安加入八路军,去参加保家卫国的战斗。于是,王季范便找到长沙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徐特立。
徐特立和王季范早年就是同事,一听说他要送儿子上前线,自然是鼎力相助。没多久,王德恒便在徐特立的帮助下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此时,他的女儿王海容还尚在襁褓当中。父亲奔赴延安后,王海容就一直和爷爷一家生活在一起。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德恒经毛泽东批准,留在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很快又来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来,他在毛泽东弟弟毛泽民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后期,党中央组建了八路军南下支队,准备奔赴湘、粤沦陷区开辟新的根据地。
王德恒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向毛泽东和党组织提出,要求参加南下支队。毛泽东对王德恒主动要求到艰苦地区去工作,接受对敌斗争的锻炼考验十分赞成。
从此,王德恒离开了他学习、战斗、生活了6年的延安,跟随着南下支队,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湖南,踏上了他熟悉的三湘大地。他甚至顾不上与近在咫尺的老父亲王季范见上一面,就全身心地投入革命工作当中。不幸的是,1945年王德恒被国民党特务认出,被他们秘密逮捕,并惨遭杀害,当时年仅30岁。
王德恒牺牲的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十分悲痛。但当时因为事关军事秘密,所以没有立即将王德恒牺牲的消息告知表兄王季范。直到1950年秋,王季范应毛泽东邀请北上进京,担任政务院参事,王海容一家人便搬到了北京。
在安顿好之后,他们一家人住在北京饭店。毛泽东亲自前来看望表兄,这才把王德恒牺牲的消息告诉了王季范。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王季范不禁悲痛欲绝,老泪纵横。毛主席拉着王季范的手说:“九哥,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照顾好德恒的一双儿女,他们是烈士的遗孤啊!”
三.继承祖父辈传统,刻苦学习、性格活跃
当王海容中学快要毕业时。有一次,她又随着爷爷来到了中南海。那时,王海容正当花季般的年龄,她衣着朴素大方,性格娴静腼腆,再加上出身书香门第,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颇有与众不同的文化教养。
王海容看着毛泽东,总有一种非常慈祥的感觉。毛泽东问她:“海容,你中学快毕业了吧?”王海容点点头。毛泽东又笑着问道。“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啊?”“主席公公,我还没有想好呢,王海容便据实以告。毛主席说:“你可以去报考大学嘛,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人才哩”!
“我的学业平平常常,不一定能考得上。再说,眼下国家正是建设时期,培养一个大学生国家要花不少钱呢!要是我考不上,我就去当工人、当农民。”王海容从容地回答道。
毛泽东见海容年纪不大,但考虑问题时,已经知道应该把国家利益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了,非常高兴地对王季范说:“九哥,你不仅生了一个好儿子,还生了一个好孙女。看看海容年纪不大,但已经有忧国忧民的意识哩!”
四,在毛主席的疼爱下,晋升为外交部之“王”
1960年秋,王海容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俄语专业,后又进入北京外语学院读英文,按学校的教学方向,她将来毕业后是要去当中学老师的。可是1965年11月却进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由周恩来总理指示,王海容被安排在外交部办公厅。
其后,是“文化大革命”开始,“轰轰烈烈”搞了三四年。这期间,王海容出入中南海,活跃于毛主席身边,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名位,但其“活动的权力”则等同于高级干部一般。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艰险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参与基辛格秘密访华和尼克松访华的接待工作。
1972年5月至1974年7月,王海容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主管礼宾事务。1974年7月至1979年2月,她升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达到了其人生事业的顶峰。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一天,王海容和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工作人员一样,伏倒在毛泽东的遗体前痛哭不已。一个时代结束了,王海容的“黄金时代”也结束了。
总之,王海容这位曾经的外交部副部长,因毛泽东主席对她祖父知恩图报、父亲是革命烈士,以及自己的刻苦努力,而受到特别疼爱,且度过了外交风云岁月。她的经历启发我们,毛主席是注重知恩图报的典范,如果要在工作中有所成就,自身的刻苦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