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要讲“以人为本”,当下绣花功夫,履职尽责必须科学务实。水在低于零度的环境下会结冰,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但偏偏常识被“现实”所击败:明知冬天在道路上酒水会结冰,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过往行人滑倒,可是为什么还要这么干?为什么要违背常识,在低于零度时仍进行酒水作业?
相关部门应该调查,但据以往的经验,理由无非是为了降尘治霾和清洁道路。这本是为了让城市生活更宜居,如果因寒冷酒水结冰影响到交通安全,伤害到群众利益,该不该继续酒,恐怕谁都明白。
但如此明白的事情还要继续做,成了“和尚撞钟”,凸显了死板僵化。就城市道路洒水而言,虽然看上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背后却蕴含着科学治理的大道理。
比如,城市道路酒水和建筑工地酒水,除了需要与气象部门建立日常沟通机制,还需要改变一些考核标准。更具体而言,洒水的作业时段和频次要有科学统筹,气温变化和路面结冰等情况要有科学预判,包括遇到结冰情况也要有及时除冰预案和应急制度。
笔者认为想要破除“洒水结冰”之弊,除了搞好科学治理之外,更需要启动问责机制,让相关责任人为汽车追尾、行人摔倒等后果埋单,以此为那些死抱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顽症不放的人,立下一个前车之鉴。这些都到位了,“洒水结冰”之弊才可能不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