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书生家在南方,他成绩很好,读书也很努力,却一直中不了秀才,后来转到了京师,竟三考连中,中了进士头甲,你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吗?
某地有一个儒生叫唐兴业,过了童子试之后,三十岁了还没有考中秀才,他的父亲是一个市侩之人,看到儿子天天在家读书不事农耕也不是事,就对他说:"我们家世世代代以经商为业,你想要读书,我也支持,但如今你已经三十岁了,我的年龄大了,已经养不起你,你将来怎么办?"
"你叔叔在京师做生意,听说做得不错,你去投奔他吧,也可以学门手艺,赚钱养活自己,比在家里吃白食强多了。"
唐生很羞愧,惭愧自己不能谋生,让父亲为自己操心,就收拾行囊离开了家乡,随着漕船北上。
他的叔叔在京师南门外开着一个货栈,生意很好。看到唐生来投奔他,很是高兴,对他说:"我的货栈里很缺人,你的两个弟弟都在读书,不能帮我。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可以给我做帐房,一年我给你十两银子,你可以寄回家补贴家用,如果你干得好,我再给你加薪。"
"多谢叔叔。"唐生谢过叔叔,开始了货栈的打工生涯。
在货栈里,唐生还是改不了好读书手不释卷的习惯,闲时就抱着一本书阅读,高兴的时候还拍着桌子朗读,被店里的伙计和往来的顾客当成了笑柄,他的叔叔很生气,说了他多次都不改,就对唐生说:“你既然愿意读书,我就送你去学堂,给你的两个弟弟做伴读吧!”
于是在货栈里打工不过三个月的唐生又回到了学堂,学堂的先生是京师的秀才,年过半百,面如冠玉,三缕长须,卖相上佳。他听了唐生的介绍,看着这个年龄比他小不了多少岁的弟子,问他道:你已经三十岁了,还能读书吗?
唐生说:“读书是我一辈子的愿意,非常乐意!”
于是先生出了一道题,让他写一篇文章,唐生一看题目,沉吟片刻,下笔扬扬洒洒,一挥而就。先生读了他的文章,赞道:“真是绵绣文章啊,你在南方读书,竟有如此的造诣,不能中秀才,真是埋没了才华。”
唐生阅读了先生修改过的表弟的文章,就有点看不上:京师重地,天子脚下,考生就这水准?就有点看不起,每天也不认真上课,偷偷和一班纨绔子弟在外面听戏,喝花酒,晚上回家才补习功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便如此,老师还是夸他的文章好,在班上当成范文供大家学习,这让两个堂弟很妒忌,就将唐生的所作所为告诉了父亲。
唐生的叔叔听说之后,十分生气,来到私塾对着唐生就一顿大骂:“你在客栈里天天读书,现在倒好,在学校里嬉戏无度,怪不得一事无成,你啊,真辜负了你父亲的厚望,真是烂泥不上墙啊。”
听到动静,先生走了出来,解释道:“令侄虽然爱玩,经常缺席,但没有耽误功课,他的才华胜令郎百倍,如果参加科考,必然高中。”
叔叔听了之后,表情好了一点,对他说:“科考在即,如果真如先生所言,就可以光耀门楣,只怕你未必有这个运气。”
先生很看中唐生的才华,眼看科考在即,报过名后,就拉住了唐生,对他说:考场上我教你一个策略,你千万不要写出太好的文章,要先帮你的两个弟弟写文章,剩余的精力再写自己的文章,不求考个好名次,只要考上就可以,你的两个弟弟学籍转到京师有一段时间了,大家都不会怀疑,考个好成绩无所谓。你初到京师就名列前茅,怕是会招人忌恨,一定要记得。“
唐生觉得有理,就同意了,他参加科考,县试和府试都听从老师的教导,帮助两个弟弟考个好成绩,自己只求不名落孙山。这一年,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名列榜首,一个考了第二名亚元,两战两胜,而他自己,没多久也中了进士头甲,入翰林院成了清贵之士,后来更是当了宰相。他奉养自己的叔叔,重重酬谢了先生,算是报答了他们的恩德。
说到唐生的考试,也有点像如今的高考,唐生在南方,考的像是现在的河南卷,上百万人争过独木桥,所以一直中不了秀才,后来到将学籍转到了北京,凭着原来的成绩,竟考上了北大清华。
由此可见,学籍对考生的重要性,古今都一样。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