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寒流来袭

各种传染病肆意传播

很多人都开始“中招”

感冒、发烧、流鼻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重的甚至还会

引发肺炎感染、肝病复发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面对这些病毒的攻击

及时接种疫苗

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以下是冬天最应该打的疫苗

每个人都应该打的疫苗:流感疫苗

☑ 接种好处:

降低流感死亡率!流感并不只是普通的感冒,而是可能导致死亡的病毒感染。

☑ 推荐接种人群:

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可以接种。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更应积极接种。

由于每年流感流行毒株可能发生变化,流感疫苗成分会根据当年流行的毒株进行相应调整,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持续获得免疫力。

儿童、中老年人推荐打的疫苗:肺炎疫苗

☑ 接种好处:

降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风险!儿童、老年人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且死亡率高,一定要注意预防。

☑ 推荐接种人群:

① 儿童;

②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③ 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患者。

最容易漏打的“防癌疫苗”:乙肝疫苗

☑ 接种好处:

降低肝癌风险!乙型肝炎若不积极治疗,则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是导致肝癌的高危因素。

☑ 推荐接种人群:

① 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常接触血液的医务人员、有多个性伴侣者、静脉注射吸毒人员等;

2002年前出生的人群:乙肝疫苗从2002年起才进入国家免疫规划,所以2002年前出生的人有很大部分可能并没有接种过。

小贴士

我国曾经是“乙肝大国”,是乙肝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拥有 1.2 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当时的调查显示: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约为9.75%,几乎每 10 个人里,就有 1 个人携带乙肝病毒。

  • 1992年,我国全面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此时疫苗及注射均为自费。

  • 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实施疫苗免费,但接种费用仍需支付。

  • 2005年到至今,对所有新生儿实行全部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政策。

    青少年和成人根据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自费接种

远离病毒,由预防开始

预防接种推荐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流感和肺炎球菌同为呼吸系统传染病,且流感和肺炎的高发季通常都是在冬春季节。易感人群都是儿童和中老年人,流感和肺炎同时预防有临床意义,流感容易诱发肺炎,而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具有协同致死作用,建议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1、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同时接种是安全的

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同时分部位接种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

两种疫苗同时分部位接种,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同时接种,防病效果1+1>2

目前多项研究证实了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联合接种能起到叠加保护的作用,相当于在身体里同时建起两道防御屏障。

患者抵抗流感和肺炎的能力明显增强,既可以预防流感,也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生频率。

即使发病了,也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预防效果明显。此外,还可降低慢性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因此建议进行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联合接种,起到1+1>2的预防效果

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高危因素

尽管得到有效控制

但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仍超过8000万

每年约有超过40万人死于乙肝导致的肝癌

  • 建议免疫空白人群尽早接种乙肝疫苗(2002年前出生等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

  • 建议接种时间间隔长导致抗体衰减的人群尽早进行乙肝两对半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1)首次免疫:

接种3剂次,分别在0、1、6个月进行接种。

3~16岁一般选择接种10微克的乙肝疫苗,≥16岁一般选择接种20微克的乙肝疫苗。

(2)加强免疫:

首先应检查乙肝5项指标,乙肝5项指标的检测有定性、定量两种方法,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确定哪些人需要接种疫苗,哪些人不需要接种疫苗。

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如果定性检测阳性或定量检测>0.05IU/ml,提示已经感染有乙肝病毒,此时接种无效,不需要再接种乙肝疫苗;

2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如果定性检测阳性,说明有抗体,但表面抗体的浓度有多少,其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有多强则不清楚,所以最好能进行定量检测。

定量检测中,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10mIU/ml时定性检测即可表现为阳性,但一般认为,只有当表面抗体>30mIU/ml时才有保护作用,最好能达到100mIU/ml以上。这种情况下,建议加强乙肝疫苗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中国疫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