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间,乌克兰东南部当地居民与俄罗斯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独立后的乌克兰政府虽然推行一系列民族化政策但收效并不明显。相反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亲俄倾向不减反增。不少当地居民仍习惯使用俄语交流观看俄罗斯电视节目与俄罗斯亲朋保持密切联系。

在2022年冲突爆发初期这种亲俄情绪更加明显。许多东部居民对俄罗斯的行动表示理解认为这是保护讲俄语群体的必要之举。有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东部居民支持与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民公开表达对俄罗斯的同情。这种民意基础也为后续的局势发展埋下伏笔。

当地民众的这种倾向并非空穴来风。长期以来东部地区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经济往来。许多工厂依赖俄罗斯市场居民也习惯到俄罗斯务工。这种经济联系使得当地人对俄罗斯抱有天然好感。即便是在战事紧张时期仍有不少人通过各种渠道与俄方保持联系。

这种亲俄情绪并非铁板一块。年轻一代中也有不少人认同乌克兰的独立地位希望国家走向西方化道路。但整体而言东南部地区的亲俄倾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复杂的民意构成也为后来的哈尔科夫事件埋下导火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0月的哈尔科夫事件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当地行政长官甘切夫提出举行公投的倡议引发轩然大波。这一提议得到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支持。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当地居民表示赞同举行公投决定是否加入俄罗斯。这一数字远超乌克兰政府的预期。

随后的事态发展更是出人意料。当俄军开始向哈尔科夫推进时一些地方武装选择投降。这种情况在战争中并不罕见但令人意外的是投降规模之大。约5000名守军被俘这一数字令人震惊。更令基辅方面担忧的是这些投降行为似乎得到当地民众的普遍支持。

在俄军进城后街头巷尾的气氛也发生微妙变化。不少店铺重新开门营业市民生活逐渐恢复常态。一些居民甚至表示相比之前的混乱局面现在反而更有秩序。这种态度令乌克兰政府感到忧虑。

作为乌克兰重要的港口城市敖德萨这座城市历来就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文化色彩。街头随处可见俄语招牌咖啡馆里飘荡着俄罗斯音乐。即使在战争期间这种文化认同感也未见削弱。

根据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使用乌克兰语这引发不少争议。很多人认为这种政策过于强硬不符合当地实际。有调查显示敖德萨超过七成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更习惯使用俄语。

乌克兰海军陆战队指挥官赫里斯坦曾公开表示当地的亲俄情绪已经影响到部队士气。一些士兵家属甚至公开质疑继续作战的必要性。这种情况对军事行动的开展造成不小的困扰。

作为重要港口敖德萨的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黑海贸易。而战争导致港口封锁给当地经济带来严重打击。不少人因此对政府的战争政策产生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敖德萨当局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一方面要执行基辅的命令另一方面又要安抚民众情绪。这种两难境地也反映出乌克兰东南部普遍存在的治理困境。

战争持续近两年东南部扎波罗热和第聂伯等地区都出现类似的民意走向。这些地区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当地居民对继续战争的态度越发消极。

在扎波罗热有民调显示约六成居民希望尽快与俄方达成停火协议。这一数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一些工厂主甚至表示如果局势得不到改善可能会考虑将生产线迁往俄罗斯。这种经济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众的立场。

第聂伯地区作为重要工业基地这里的经济受战争影响尤为严重。失业率攀升民生困难这些都加剧民众的不满情绪。如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类似哈尔科夫的情况可能会在其他地区重演。

即便乌克兰政府继续推行强硬政策要在短期内改变当地的亲俄情绪也并非易事。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和经济联系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能够改变的。

目前乌克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西方援助。但随着战争持续这种支持能维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一些西方政客已经开始质疑继续援助的必要性。如果西方支持减弱乌克兰的处境将更加困难。

对俄罗斯而言东南部地区的亲俄情绪无疑是一张重要筹码。通过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俄方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这种软实力的渗透可能比军事手段更具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政府继续强硬政策可能激化矛盾但做出让步又可能影响国家统一。如何在维护主权完整和照顾地方实际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基辅方面的智慧。

地区民意、国际局势、经济形势等都将发挥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东南部地区的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乌克兰的未来。这场考验远未结束更多挑战正在等待着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