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将军是清朝时期的一个官职,算是封疆大臣级别的,但是在清朝存在的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共有33个人做过伊犁将军。作为封疆大吏,对于边疆人民和建设来说,肯定褒贬不一,但是有一个人名声极好,甚至可以说是所有伊犁将军中独特存在的一个人,他就是布彦泰。
布彦泰的故事
布彦泰在新疆的时间非常长,有三十年之久,要知道当时清朝人的平均年龄也就三四十岁,仅从时间长短上就能看到布彦泰的独特之处。在这三十年间,清朝的皇帝已经从嘉庆到道光,再到咸丰和同治皇帝,能够在这么长时间里保持伊犁将军不动摇,可见朝廷对布彦泰的信任程度也是很高的。
布彦泰是满人,属于满洲正黄旗,但布彦泰并不像那些纨绔的八旗子弟,他是非常出色的一位地方父母官,当地的百姓都非常敬重他,对他的夸赞不绝于耳。
在布彦泰担任陕甘总督的时候,张格尔发起叛乱,想要模仿当年大小和卓时期将新疆控制在自己家族手中。当时的伊犁将军是玉麟,在布彦泰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平定了张格尔的叛乱,也正是因为这次平乱,新疆百姓迎来了长达十年的和平时期。
后来,布彦泰就被朝廷任命为新的伊犁将军,也开启了他长达三十年的驻边生涯。因为伊犁将军管辖的土地面积非常大,并且管辖的高级别的官员很多,所以人们经常称呼伊犁将军为“总统”。布彦泰心中装着边地的百姓,他在担任伊犁将军期间兴修水利,扩大百姓可以用作生产的田地,整治官场范围内的贪污腐败行为,得到当地百姓的赞扬与好评。
林则徐的故事
林则徐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由他一手主导的虎门销烟更是为中国长了脸。林则徐对待英国人贩卖鸦片毒害中国人的行为是深恶痛绝,不仅仅在思想上拒绝,在实际行动中也是如此,林则徐虎门销烟足以说明一切。
竟然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人就不会挑起战争,这完全是歪曲事实的说法。就算是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人同样也会想到其他办法来发动战争,因为英国已经在为这场战争准备多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只是给了英国人所谓的借口,但其中的事实必须要看清楚。
清朝抵挡不住英国的进攻,只能怪清朝已经烂透了,林则徐组织的五千名刚训练的渔民都可以把英国兵挡住,为什么其他的地方就做不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清朝所谓的八旗子弟们毫无血性和战斗力,甚至渴望能够得到英国人提供的鸦片。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毋庸置疑。
布彦泰与林则徐
前面已经简单介绍了布彦泰这个满人,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位刚正不阿为民着想的好官。实际上,布彦泰非常敬佩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行为,他认为就是应该这样做,虽然最后是失败的结局,但是林则徐的选择和行动并没有错。
后来林则徐被朝廷变出流放到新疆地区,林则徐刚到就有好朋友来接自己,入城之后,林则徐先是前去拜见了伊犁将军布彦泰,两人寒暄之后林则徐就会到自己的住处,布彦泰立即给朝廷呈上一个奏章,内容是:已经接到林则徐。
林则徐到的第二天,布彦泰感觉林则徐已经安顿下来,就前往林则徐住处登门拜访,布彦泰的行为让林则徐非常感动,毕竟自己现在是被降职贬黜到新疆的,作为伊犁将军的朝廷大员竟然主动来找自己,丝毫没有官架子,这让林则徐对布彦泰印象很好。
作为伊犁大臣的布彦泰三天两头跑到林则徐那里,每次去都会给林则徐带些大米、白面,有时候还带着野猪肉。因为之前的仰慕,加上两人的为官理念相似,林则徐和布彦泰很快成为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下棋聊天。
布彦泰和林则徐平常聊的都是国家大事,两人都非常关心清朝的命运和前途,对外患忧心不已。布彦泰知道林则徐有很高的为官能力,他就让林则徐帮助自己管理水利和粮饷,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布彦泰对林则徐是充分的信任,交给林则徐的都是重要工作或者说是“肥差”。
新疆的地理位置导致与内地和沿海的气候有很大的差异,林则徐在到达新疆一段时间后由于不能适应气候而病倒了,布彦泰对林则徐的病情非常关注,为林则徐找来名医诊治,并且不让他过于操劳。林则徐天生就不是能够闲下来的人,虽然身体患病,但是他仍然坚持忙于工作,为了能够方便林则徐修养,布彦泰竟然破例将自己的邸报借给林则徐看。
有了布彦泰这个“大树”的照顾,林则徐在新疆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但毕竟是边疆地区,条件相比内地肯定艰苦不少,吃苦还是少不了的。
林则徐被贬黜在新疆期间,布彦泰经常隔三差五的就要向皇帝呈上奏章,主要是夸奖林则徐的态度好、能力强,深受百姓爱戴。作为皇帝当然明白林则徐这次贬黜并不是真的,主要还是帮道光皇帝出来背黑锅,但是面对不得不签订的条约,他束手无策。
林则徐在被贬黜了三年之后就被朝廷再次重用,这其中有皇帝的怜悯,应该也有布彦泰经常“说好话”的功劳。
在清朝时期,很多的满人官员对于被贬黜的汉人官员都是极其傲慢的,但是在布彦泰身上,林则徐丝毫没有看到隔阂与轻视,也没有对他这位被贬黜的汉人官员进行严密看押,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成就了一段佳话,也为百姓带来了福利。
林则徐在被贬黜新疆期间,他对新疆的主要贡献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兴修水利,另一方面是开垦荒地。林则徐发现要想抵抗沙俄,非常有必要在新疆进行屯田,林则徐第一站就是阿齐乌苏皇帝,依托着自己丰富的治水经验,最终有了今天的“林公渠”。
在林则徐获得成功之后,清朝开始想要开发南疆地区,林则徐来到阿克苏等地,在这里林则徐非常赞赏“坎儿井”,扩大了灌溉的面积,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就是布彦泰和林则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