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1年制作的一部寓言题材美术片,由包蕾编剧,徐景达、马克宣执导。该片根据中国民间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改编,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强调了团结合作、明确分工的重要性,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尚。

该片12月14日将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特别邀请本片作曲、原上美影作曲金复载老师回忆《三个和尚》是如何通过音乐设计完成戏剧任务,以及如何与导演合作完成音乐与画面的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个和尚》是一部没有语言对白,旁白,用画面和音乐紧密结合来叙述剧情,营造戏剧情境的动画片。动画片的文化定位对音乐创作是关键性的。导演阿达对《三个和尚》音乐的定位是:中国民族的、幽默喜剧的、音画合一的。所以我们的音乐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完成戏剧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用民族乐器的音色来描绘剧中人物。小和尚用高音乐器板胡;长和尚用中音乐器坠胡;胖和尚用管乐音色高音管子。他们三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基本是统一的,乐句短促,节奏轻快,结构完整来表明他们统一的身份:“和尚”。同时也用了板胡高音区的尖锐音色来模仿另一个角色小老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用各种乐器演奏带有装饰音和节拍单一的同音旋律模仿和尚念经。用云锣演奏五声音阶刻画“山上有个庙”的戏剧环境。并用突出打击乐为主的乐队段落,来营造三个和尚救火的戏剧性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以上各种手法形成的段落在统一的戏剧框架中,形成了“人物刻画”“戏剧进程”的完整影片叙事,从幽默轻松到紧张激烈再到舒缓悠闲的整个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要完成音乐和画面的统一,导演需要先和作曲讨论剧本,定出对音乐的要求;再画出画面的分镜头剧本,大致规定画面时间长度和人物动作运行;作曲基本根据分镜头剧本完成音乐创作后完成录音;剪接完成录音和画面的合成分镜头工作台本转交“动画设计”。在这过程中导演再加上必要的“效果音响”作进一步调整,最终完成全片的混合录音。

作者:金复载(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曲,曾在《哪吒闹海》《三个和尚》《雪孩子》《舒克与贝塔》《宝莲灯》《红河谷》《济公》《三毛流浪记》《雷雨》等多部动画片、故事片、电视剧、舞台剧作品中担任作曲)

策划:速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

来源:金复载/“电视艺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