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1600多名开国将帅中,来自四川省(含重庆市)的元帅最多,共有4名;来自湖南的大将最多,共有7名;同样,从湖南走出的上将也是最多的,57人中占了19人。
那么,开国将军总数最多的是哪个省呢?既不是湖南,也不是湖北,而是江西。
江西是土地革命战争的中心区域,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到中央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再到红军的长征,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5万人!也因此有许多幸存者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据统计,从江西走出的开国将军共有325人,约占开国将帅总数的五分之一。
开国元帅和大将中,没有来自江西的,但是江西走出了3位鼎鼎有名的开国上将:陈奇涵、赖传珠和萧华。他们都是来自赣南的客家人,其中有一位曾任黄埔教官,有一位是最年轻的上将。
57名开国上将中,除了起义将领陶峙岳,陈奇涵的年龄最大,出生于1897年,他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江西兴国人。陈奇涵文化水平较高,在赣州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兴国办过学校,发现乱世无法实现“教育救国”的愿望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先后就读韶关的云南讲武堂分校、广州护国军第二讲武堂,因此打下了良好的军事基础。
1925年,在赣军担任过营长的陈奇涵进入黄埔军校,担任了学生队的队长和教官。抗战时期,国民党绥德公署的官员何绍周以自己是少将军衔而在时任绥德警备司令的陈奇涵面前摆架子时,陈奇涵一句“你们胡(宗南)司令官都是我的学生”,让何绍周狼狈不堪。而且,陈奇涵还是参加了南昌起义的5名上将之一,当时任朱德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谋长。
红军时期,陈奇涵以担任参谋长为主,先后担任过红3军、红4军、红1军团、红15军团参谋长;抗战时期,担任过绥德警备司令员、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员、抗大分校校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东北军区参谋长、江西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陈奇涵被授予全军唯一的军法上将军衔。
大名鼎鼎的萧华上将也是兴国人,他成长在革命家庭,父母都是共产党员。萧华17岁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途中,18岁的萧华担任了红2师政委,率部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抗战初期,萧华任115师政训处副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而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开辟冀鲁边根据地,被称为“娃娃司令”。
抗战结束后,萧华奉命挺进东北,先后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野第1兵团政委、四野特种兵司令员等职,率部开辟辽东根据地,参加鞍海战役、四保临江、解放长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为东北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萧华被授予上将军衔时只有39岁,是解放军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是政工名将,军政皆优,而且才华横溢,创作的《长征组歌》脍炙人口。
江西籍的第三位开国上将赖传珠,1910年出生于赣县。早在1928年,赖传珠就组织了赣县大埠农民暴动。红军时期,赖传珠曾任2师5团团政委、红1师政委等职,在反“围剿”作战中,他率领的红5团战功卓著,荣获了“模范红五团”的光荣称号;长征中,赖传珠曾任红1师政委,是红一方面军的开路先锋。
抗战爆发后,赖传珠参与组建新四军军部,先后任新四军参谋处长、江北指挥部参谋长。皖南事变后,正式担任新四军参谋长。他为新四军的建立和发展呕心沥血,被称为新四军的“大管家”。抗战结束后,赖传珠转战东北,先后任43军政委、15兵团政委,参加了辽西会战、平津战役、海南战役。
陈奇涵、赖传珠和萧华这三名来自江西的上将,都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为打败侵略者和旧军阀、建立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是江西人民的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