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的战乱年代,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军事人才。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被称为“双子星”的林元帅和粟裕大将,他们是我军公认的战神。他们二人,年龄相仿,两人最大的兴趣爱好都是沉醉于军事;红军初创时,他们都曾经是朱老总麾下的底层指挥员;特别是到了解放战争期间,他们一个经略东北,一个经略华东,指挥大兵团和蒋氏集团决战,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林总和粟裕这两颗耀眼的“双子星”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一位成为排名第三的开国元帅,一位成为排名第一的开国大将。于是,很多人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粟裕战功特别卓著,却只被授予大将军衔?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授衔的标准,不仅仅看将领的战功,同时还要兼顾资历、所属的“山头”等等。无论是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在军中的职位都不算太高,都不具备授元帅军衔的条件。如红军时期,粟裕的最高职务仅仅是红十军团的参谋长;抗战时期,粟裕属于旅级干部;解放战争时期虽然是华东军事上的实际负责人,但上面还有一个比他资历和级别更高的陈老总。
如果论资历,粟裕在大将中甚至比不上张云逸、徐海东等人,而能成为十大将之首,靠的就是他极其辉煌的战绩和高超的军事水平。
那么,粟裕大将和林元帅,究竟谁的军事水平更高?
先来看看林总的履历。
1907年,林总出生于湖北黄冈。他16岁加入社会主义共青团,18岁就读于黄埔军校,同年加入共产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林总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接着跟随朱老总和陈老总参加了湘南起义,最后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林总逐渐展露出杰出的军事才华,被伟人和朱老总看中。仅仅用了三年时间,林总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连长成长为红四军的军长,此时年仅23岁。
要想被“伯乐”看中,前提是你必须是一匹“千里马”,而林总恰好就是这个“千里马”。从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林总在中国革命的几个阶段,均有突出表现。从反“围剿”作战的草台岗伏击战,到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到抗战的开篇之作平型关战役,林总已经是军中的一批“黑马”。特别是在解放战争中,林总的军事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率领的东北野战军(四野)歼敌两百万之多,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都是他指挥的。林总指挥的四野,从东北一直往南打到了海南,解放了大半个中国。
因此,林总和彭老总、刘帅、徐帅、粟裕、林总一起,被称为我军的“五虎上将”。而这五人,就数粟裕的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林总的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规模最大,粟裕和林总都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高手。
我们再来看看粟裕大将的履历。
粟裕是湖南会同人,被称为“没有元帅军衔的元帅”,他和林总一样出生于1907年。南昌起义时,粟裕也是底层的指挥员,担任起义总指挥部的警卫队班长。南昌起义后,粟裕跟着朱老总转战赣、粤、闽、湘边,参加湘南起义。到了井冈山以后,粟裕屡立战功,深受朱老总赏识。朱老总多次在大会上表扬粟裕,他曾经说:“革命就像跑接力,一棒一棒传下去。我老了,还有粟裕!”
但是后来的发展,粟裕没有林总顺利。粟裕担任红十军团参谋长后,因军团的战略决策失误,导致了谭家桥惨败,红十军团几乎全军覆没,粟裕率数百人突围后,艰苦转战在闽浙边,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全面抗战爆发后,所部被编入新四军新四军第二支队。从此,粟裕成为新四军名将,韦岗伏击战,是新四军的首次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黄桥战役歼敌1万多人,打开了华中的抗战局面;车桥战役,歼灭日军460余人,在全国率先进入战略反攻。粟裕指挥的第一师,是新四军歼敌最多的师级部队,占了新四军歼敌数量的三分之一。
在解放战争中,粟裕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战功。指挥宿北、鲁南、莱芜、泰蒙、孟良崮等战役,大量歼灭了国军的有生力量。特别是孟良崮战役,粟裕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歼灭国军最精锐的整编74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堪称经典。后来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粟裕都是主要指挥者。
那么,粟裕大将和林总,谁的军事水平更高呢?林帅一句话说明了一切。
1946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粟裕采取出其不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战法,率部七战七捷,歼敌5万余人。在东北的林总这被粟裕的战术所震惊,他让人找来粟裕此次作战的资料。为了研究粟裕的战术,林总特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天两夜都没有出门。
林总是比较自负的人,极少夸赞别人,但对粟裕是个例外。解放战争期间,无论是华北、中原还是西北战区的战况通报,林总基本不看。但是华野的战报,他每次都认真研读。在粟裕指挥了豫东战役后,林总由衷地说了这么一句话:“粟裕尽打神仙仗。”可见,粟裕的军事水平,绝不比林总低。
结论:林元帅和粟裕大将两人,都是军中的战神,是军中的瑜亮,但不存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情况,相反,两人是惺惺惜惺惺。粟裕到晚年没受到多大的冲击,多少也和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