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今年前3季度,西安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8.1亿元,同比增长3.2%,高出全省0.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3元,增长6.9%,总量和增量均位居全省第一。90个村入选首批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占全省五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向军介绍,西安市坚持把“千万工程”作为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总抓手,全力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落地转化、创新实践。将“千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作为西安关于中央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方案,纳入“八个新突破”重点任务和2024年为民实事清单,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双组长的推进工作专班,细化明确44个市级部门101项具体任务。2024年至2027年,每年统筹不少于10亿元资金支持“千万工程”建设。

西安市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统筹推进乡村建设、发展和治理全面升级。深化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实现行政村“一村一公厕”、自然村通动力电、建制村道路硬化和4G光纤网络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自然村占比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92.9%、54.6%、98%和99.8%。建成美丽村庄738个、美丽村庄片区12个、美丽庭院10万余户。整市推进“千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对照6方面45项指标,分类施策、提升精进。截至目前,累计谋划涉及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11类1640个项目,涉及资金18.22亿元;投入衔接资金2.12亿元,同步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十镇百村”行动。

“我们始终把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夯实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基础。”赵向军介绍,西安市深入开展“百千万亩”高产示范方联动创建,一县(区)一策、整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持续优化壮大“三区一带三基地13+6集群”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乳制品、蔬菜、猕猴桃等3条百亿级和花卉、葡萄2条50亿级特色产业链。组建全国首个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建立“市、区县两级交易,市、区县、镇街、村四级服务”的城乡融合要素交易服务体系,建成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177个,实现镇街全覆盖。力推农村资源资产入市交易,全市累计完成11类129宗5.48亿元项目交易,为村集体增收4.49亿元,带动农民增收9541.27万元。

同时,开发可利用空间,打造西安都市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基地20个、西安乡村空间站18个,深度推进农文、农旅、农科、农教融合发展,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通过“万千行动·与你‘乡’约”计划,累计选派5016名干部人才到村服务,授牌创建“人才交流活动中心”和“人才服务驿站”216个,657家企业与787个村签署共建协议,吸引社会资本17.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认识、创新实践,凝聚合力,聚力攻坚,努力在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出西安新路径。”赵向军表示,西安市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加快宅基地需求和基础设施改造规划全覆盖。聚焦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大力发展“一村一特色”产业。坚持建设治理协同,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深度发动群众全过程参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努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突破。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郭峻如 图片拍摄:王健)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