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抗病毒治疗比例和质量提升,病死率下降,社会歧视减轻。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较高。

1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强调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

具体工作指标:

1.提高社会防护意识:到2025年,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2.促进危险行为改变:到2025年和2030年,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较前5年减少10%以上。

3.预防家庭内传播:到2025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在2%以下,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在0.3%以下。

4.提升诊断治疗效果:到2025年,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例达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抑制比例均达95%以上。

5.控制人群感染水平:到2030年,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2%以下。

防治措施:

开展宣教干预和社会动员,加强检测和监测,推进治疗和救助,落实不同人群针对性防控措施,强化重点地区防治工作,开展艾滋病防治社会治理等6方面14条具体举措。

保障措施与指导评估: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防治责任,落实投入政策,完善体系建设,提高防治能力,保障药品供应,加强研究创新,开展国际合作等,为实现艾滋病防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规划实施调研和指导,组织开展阶段性评估和终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