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曾经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取得赫赫战功,并创建了一支队伍,名为“湘军”。当时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湘军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30万。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人,往往最后会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但是手握30万重兵的曾国藩却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毅然选择解散湘军,甘愿一生向晚清称臣,这是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当时的晚清残败腐朽,急需一个有能力的掌舵者,带它走出黑暗,所以曾国藩就算是另立门户,也有充足的理由。而当时就连左宗棠也曾给曾国藩写信到:“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意思就是他们的德行能够配得上帝位,可以一起推翻当时的统治者,自立门户。但是很显然曾国藩没有心动,他非但没有同意左宗棠的提议,还大笔一挥把“似可问焉”改成了“未可问焉”,向当权者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实曾国藩有这样的行为也不难理解,由他早年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他对自我的要求非常高,言行举止中都体现着儒家思想的准则。除此之外,他还深受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因此在他的认知范围内,身为臣子就应该“忠君”,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有问鼎天下的野心,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中兴名臣,誉满天下。早年间,曾国藩的弟弟就有让哥哥造反的想法,但是曾国藩一句“倚天照梅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所以追根究底,打心里他就没有那个想法,自然就不可能反了。

但我觉得曾国藩之所以拒绝自己称帝,除了思想上儒学的浸润之外还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根本不适合。首先,当时的国家正接受列强的侵略打压,晚清统治者又极其无能,所以整个社会被黑暗笼罩。百姓们也接受着层层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而一旦改朝换代,那么伴随而来的就是战争。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果当时发动战争,受苦的是谁?不过是百姓罢了,打仗会使他们的生活负担将再一次加重,也会使更多的人流离失所。而当时的社会内忧外患,再经不起如此大的动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虽然当时表面上曾国藩手握30万重兵,但是实际上由他直接领导的只有12万,而这12万的部队还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其中就有他的老对头沈葆桢,沈葆桢手里握着3万的队伍,这股势力也不可小觑,而沈和曾的关系一直都非常恶劣,已经到了一种互相不可容的地步,所以这三万兵力绝对不可能为曾国藩所用的。而曾国藩如果不能够平衡好各方的关系,那么就算他发动政变,他能带领的队伍也不过是他九弟领导曾国荃的5万湘军嫡系部队,这样的话胜算非常小。再说了,有哪个皇帝会任由自己的臣子权力不断扩大,而不留个后手?事实上,咸丰帝也早有准备,在曾国藩攻克武昌之后,咸丰帝就担心日后他的权力过大,自己不好控制。于是就在部队中穿插一些自己的人,大力扶持反对派的实力,让曾国藩不能一家独大,最后达到分权制衡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对内的控制,对外来说当时也有两股力量在牵制着湘军,那就是李鸿章领导的7万“淮军”以及清朝自己的20多万八旗骑兵,这些人将会成为曾国藩拥兵自立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所以他想称帝并没有那么简单。实际上曾国藩也一直在朝廷的监视下,慈禧曾经私底下召见过他,问他一些部队的情况,问道详细之处甚至具体到某个人,这其实就是慈禧在侧面给他一些警示,告诉曾国藩:你在做什么,我都知道,朝廷也知道,一旦你轻举妄动,朝廷的人就会立刻出面镇压。

因此曾国藩不是不想反,而是不能反,他当时虽然有实力也有能力,但他还不足以和各方势力抗衡,一旦最后失败还得落个“不忠不义”的下场,他何必去冒这个险?最后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选择解散湘军,一生效忠清朝,这也成就了他身后“中兴名臣”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