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燃油车被新能源汽车取代是历史大势,无人可挡。
近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就大众面临的困难,行业内卷现状,大众可能的转型以及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谈了看法。
贝瑞德指出,2024年是大众汽车集团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第40个年头,为进一步适应中国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加快公司转型,大众计划从产品设计、软件更新、智能驾驶等多个方面入手。
具体表现在:大众和小鹏汽车携手,联合开发用于区域控制的电子电气架构CEA;在中国设立电动汽车研发中心,获得汽车软件开发授权;推出多款入门型、紧凑型电动汽车,以融合中国汽车产业链……
贝瑞德承认,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大众不会为了谋取市场份额不计代价,相反大众认为稳定的盈利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有利于大众健康发展,并将获得的利润用于下一个创新周期。
贝瑞德羡慕电动汽车在中国大获成功,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本土的销售占比将达到50%,到了2030年,数据可能突破75%,其中50%为纯电动车型。不过其他国家与中国相比较会出现差异,这个取决于政府的补贴,客户的偏好等。
采访末端,贝瑞德不忘给公司拉广告,称中国汽车行业俨然“健身房”,大众汽车就是其中的会员,大众在中国系统深耕了40年,不会就此止步。相信2030年,大众汽车将至少推出30款纯电动车型,并因此成为中国市场领先的汽车制造商。
没有记错的话,大众的国际汽车业务遭遇了“滑铁卢”。
毕竟今年前三季度,大众营收2372亿欧元,同比增长0.9%,因为采取了“降价放量”举措,大众的营业利润只有129.07亿欧元,比较去年同期的162.41亿欧,径直下降了1.6%。
受此影响,大众被动进行了瘦身,计划关闭三座德国工厂,裁员至少30000人。业务转型困难重重,叠加燃油汽车不断萎缩,大众恐怕拿不出资金进行产业升级,和中国车企面对面扳手腕了,如此贝瑞德的“预测”岂非自言自语?
讲真,燃油车全面走向衰落,出人意料。因为2019年,电动汽车的主要推动者—比亚迪,仍然处于亏损的边缘,当年只意向性卖出几万辆电动汽车,而到了2024年11月份,比亚迪的累计销量就已经超过了1000万辆。
短短数年发生了什么,相信大众作为车市的主要参与者,不会不清楚。用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话说,仅电动汽车研发,比亚迪就投入了上千亿美元,即便如此,比亚迪仍不敢松懈,仍将获得的大部分利润用于新品开发、技术升级等。
源于竞争的排他性,领先的一方不会给到落后的一方追赶机会,将会使用一切手段排挤同行,让市场只允许几个巨头存在。所以说,贝瑞德的估计太乐观了,乐观到忽略了公司与中国车企之间在新技术方面的巨大差距。
预测一下德国车企的发展前景吧。
其一、包括宝马、大众在内的燃油车企都可能走向破产重组。
大众只是试探性的裁员,就引发了旗下员工的集体不满;倘若裁员方案一一落实,唯恐德国的社会秩序崩盘。因为汽车产业是德国的支柱性产业,维系着数百万工人的生计,汽车产业黄了,相信德国就此脱离发达国家阵营,沦为发展中国家。
谁能想到,大众竟会走向没落,以主动裁员的方式适应市场变化,若非中国电动车企崛起,可能这些西方“大爷”仍躺在功劳簿上,对发展中国家的进步嗤之以鼻。好在中国改变了游戏规则,让对手不得不穷于变招。
其二、德国放低姿态,套用中国的“市场换技术”策略。
前提是德国市场对中国开放,不再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入设置任何障碍,但要做到这点,可能需要德国说服意大利、法国等“守旧派”,让它们放弃反华思维和中国相向而行。否则,中国不会多看欧盟一眼,也不会给到德国必要的帮助。
只盯着中国14亿人市场,却拒绝将自家的市场分享,西方的双标未免玩得太溜了。
老莫认为,接下来的几年将成为燃油车的生死节点,凡拒绝与中国标准接轨的车企都会被市场淘汰;反之,愿意和中国携手发展的国家,将有机会分享新能源汽车井喷的饕餮盛宴。
热腾腾的饭菜已上桌,就看德国政府使用筷子还是刀叉了。